复盘是为了走得更好:像管理产品一样,来管理自己

10 评论 6402 浏览 14 收藏 29 分钟

编辑导语:在前进的路上需要不时的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脚步,是杂乱无章,还是方向一致。善于从经验中总结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降低我们的消耗。这篇文章正是一位入行三年有余的产品经理的总结,希望对产品经理有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偶然间,回头看看,入行产品经理已经三年有余。沉迷在各种具体事务中,却并没有很多的收拾和整理,似乎还如初入职场时的小白一样,面对各种问题,迎向各种问题,杂乱而无序,而后时间、精力大幅消耗,一年复一年。

项目的推进已经三年有余,而自己也已经加入近一年的时间,有一些改观,但是离实际的成功似乎还差了很大一截。一些问题,似乎在老生常谈,不管是梳理项目的情况,还是梳理自己作为产品的关键角色,对自己进行复盘思考都是很有必要的。

当所有的事情都有些脱离掌控,自己的努力发挥不到很大的力量时候,那就更好的做自己,一点点去扭转这个情况,一点点从可以着手的地方着手,一点点的把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做的更好一些。当所有人都共同努力的时候,事情终归是在某一个节点会拐弯掉头的。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昨日之梦想会是今日之现实,明日之辉煌纪录。

像管理产品一样,来管理自己:发现痛点,给出解决办法,落地主要安排,进行检核校验,然后通过实践不断的复盘优化!

一、痛点

1. 产品设计方法不完善、规范

具体表现为,产品设计没有落到最踏实处,总是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自己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案,在最开始的产品部内训中相互沟通,却没有得到团队的共同认可。自己过于操之过急,想凸显自己,更是当前的自己只是产品经理的角色而非之前的主管,信息宣贯上出了大的偏差,也给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

加上之前一个重要项目,在设计阶段没有梳理完整背景,只是按照既定的方向设计完成。加上之前方法的偏差,使用新的思路去完成需求。导致需求实现的复杂度很高,其中被迫两次改版需求,团队精力、时间都经历了极大的消耗。

虽然过去的这段时间,通过适应和调整,及时的在新的需求中拿回来了应有的评价,但是也依然有些束缚,前行受阻较多,也才导致现在的情况。

自己对于这套完整的方法没有项目落地的更多打磨,而对于现下的业务能推着走的部分在缓慢前行,却没有很好的办法推出更多的变化。借此,想通过自己的复盘和思索,不断地打磨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更深一步梳理业务。

学习一些方法,总结一些经验,达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

2. 项目问题杂糅,拆解难度大

产品已有小系统17个,耦合性很高,虽然知道整体流程,但细节拆分出现较大偏差。

产品已经研发推进近三年,系统集成较多,包含较多杂糅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实际业务拆解不合理,线下本身是A的走向,向下细分多样,而系统落地成为B,细分支交叉、混合、杂糅;需求设计的不规范和存在多方的干预,没有很好的闭环、逆向、数据追踪检查,本身存在较多的细节问题;技术架构存在一些问题,在技术实现上被迫修改一些执行细节;整体业务流程耦合性太高,为了某些功能落地,存在一定情况的让步……

入行一年,总感觉拆解不够彻底,总是主体大致知道,但是落到细节,落到最关键的部分就不敢深挖、不能深挖。当前还在弥补更多未做的系统,而未进行现有系统的试用和优化,这个实际上已经是大问题的。

进行业务梳理,从最关键的流程入手,达成最小闭环,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

3. 步入中年,需要全新的思维角度

一不小心步入三十,都说三十而立,而当下的自己似乎还差了很远。

从之前的完全掌控一个精巧产品,到当下参与控制一个大的产品,角色的切换、产品范围的变化、团队合作方式的变化,都让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可我知道,步入新的年龄阶段,需要全新的思考,身上背负不一样的责任。

过去的自己一步步把压力优化掉,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过去是没得选!现如今,终于不再是被压迫着前行,就需要往前再走走,为自己的之后留一些空间。

作为一个不是很聪明的人,那就把自己的路走踏实些,落稳定一些。一点一步都踩出足迹。

有说,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次之是现在。

那就从现在开始出发吧!

成长最快的是实战,比成长更快的是输出倒逼输入。

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

4. 落地过程比较困难

自己完成对产品设计方法的梳理已经有段时间了,却因为各种理由没有落地下来。

当前还在执着于产品设计,这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这是不是起点有点低了?万丈高楼平地起,事情还没有开始执行,就开始过度在意评价,这是很不对的。提供自己的思想,和其他人的思想进行碰撞,就能获取更为完善的思维,这本身就是成长。

打造最为坚实的基础,练拳百万,不问归期。

现在项目的进度本身就比较紧张,而自己落地实现的样例又不能直接使用项目情况。样例的质量及样例本身的打造,都是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来完成的。

产品样例的打造,复盘的整理和完善,文章的编写和输出,都是很大的挑战。

但是不出发,不试一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相信自己,即使一个很糟糕的开始也没关系,只要未来你复盘完项目,项目得以正式上线,那就达成了基础的价值;只要你完成产品设计方法的输出,再经历大家共同的完善,一定是行业内最接地气的实现,大神也都是从小白过渡过来的;只要你完成CMS、CRM、ERP等一系列产品的梳理,只要你完成相关竞品的完整拆解和复现,只要你完成当前榜单前100名的平台、应用的拆解,只要你深度挖掘每一个提示语、每一个数字限定的意义,你就会是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

先有方法,通过千万次的现实检验,实践就能出真知。

二、解决办法

1. 关键选择:兴趣+专业

什么是兴趣?

大致拆解为,喜欢做的事情;

再拆解一下,有时间的时候想做的事情,没时间挤时间想做的事情;

仔细再拆解一下,累的时候想做的事情,并得到放松;着急、焦虑的时候想做的事情,从而宁静、精神力修复;

再详细描述一下,兴趣不是那种轻易得到的,没有什么身体优化,没有什么精神提升,没有什么不要“用点劲”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努力、需要天分、需要汗水、需要长时间、需要大量重复、需要苛刻精研的缓慢成长起来的一件事情。

人生很有幸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不断地从兴趣出发,凝练不一样的人生。兴趣最后可能不是实现价值,只是个人的温养补剂。

而大多人没有那么幸运,更多的是选择了专业。读一个专业,长时间在这个方向延伸,从而引申生存、实现个人价值。在这一群人中,更可怕的是放掉了专业,只是谋生手段。也就会慢慢地失去热情,只是工作流上的工具人。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兴趣,然后兴趣转为专业,并应用专业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我没那么幸运,甚至于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啥,可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啥?那就沿着专业深耕一次试试吧,要是专业温养出来兴趣,两相能够结合,那就是最棒的了!

做正确的事。

2. 执行力将可能变成现实

仍记得袁朗对成才说:成长的路,你比许三多还远的多!

一个聪明的人会很快学的很好,却很难做到极致。一个笨人学东西很慢,但只要沿着一个方向,不断琢磨,却是那个最接近极致的人。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这应该是老板最喜欢的下属了。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会办,都能办,但是事情交给这样的人,你是放心的。这就是靠谱的来源!(而来这家公司,首期的项目就消耗了很大部分的靠谱,这实际上很不划算)

自己是一个笨人吧,但是呢不该多了一些小聪明,中间时间上多了不少的曲折。

现如今,能够说道说道的就是,从19岁开始才坚持锻炼,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吧。没有很厉害,没有什么肌肉率多少多少,只是有几块腹肌,有了一定的跑步距离积累,有了一些骑行数据积累,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疾病,最多感冒一下。

在规律的作息下,在相对较高的工作效率下,持续的坚持,应该是最没什么问题的。

水滴石穿。

3. 自媒体输出倒逼输入,促进个人吸收成长

尝到通过输出带来输入的甜头,还是在小组学习的时候。同样是一天的线上学习课程,在最后的作业阶段,实现小组内互讲,让很多问题暴露,然后集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小组内全员熟悉透相关规则。

在当时那个集中培训的时候,本身带着目标的系统化培训,目的、努力、师资都已经是最佳条件了。而对别人讲解带来的消化吸收,还是让小组每个人获益匪浅。

按照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就已经占据了很高的转化率。而基于当前全民自我品牌的时代,自媒体的输出更是要求消化、复盘,以及不断的优化。

选择进行自媒体的输出,本身就是一项挑战,是为了克服当前所有问题的注脚,是以后回头来看的标准和记录,更是自己如何跨过这个难题的明证,也是自己后续专业化的佐证。或许,最开始的版本和记录都是质感不是那么好的,所幸有这个方向,所幸有这个每天的增长值。

正确的做事。

4. 以终为始,归零再出发

找一个好门派,拜一个好师傅,是江湖新秀很好的选择。是所谓见坦途。

一个好的门派,有他的规矩、师承、规则,可以将很多不必要的曲折、挫折、磨砺避免掉,不至于还没在自己的自我挑战开始上,就折损了所有的朝气、傲骨。传承久远的门派,提醒你打牢坚实基础,你会担心打造基础需要很久的时间,而不会怀疑打牢基础的必要性。

一个好师傅,引导着攀向高峰,有他的经验、方法、积累、沉淀,最真实的经验绕过坑,避过很多险。他会知道想要翻过前面50米的崖壁,绕行需要2天,走什么小道;从崖底直接爬,可能需要臂力多大,持久坚持2小时才能办到。不至于没到这能力时,出现重大摔伤;也不至于找了另外的小路,走了1天,越来越怀疑。

经过这么些年的实践,自己掌握了一条小道,可以攀到产品的这座高峰的峰顶,只是道路比较曲折、消耗时间比较多、落地的细节很多、削减到最后砍掉部分很多。可相对最有价值的是,只要按着这个办法,就能搞定产品设计,很稳妥的移交团队实现。

当下需要的就是反复的验证这个方案,不断的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攀爬,熟悉各个阶段,去除各个步骤不必要的消耗。甚至于通过这反复的检查和完善,将这条路取直、拓宽,变得更加系统化。

当然,这也不是终点,之后还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联合更多人的思想,终归将这个方案体系化、标准化。从而为再攀高峰打好坚实基础。实际上,当前的阶段也可以继续兼容并包其他人的思想,只是时间、精力有限时,合理去均衡一下。

标准输出10篇左右,各环节强化20篇左右,拆解市面上标准系统10篇,拆解当前成熟头部系统应用30篇。一直不断重复下去,不断磨练和凝练,笨人走笨路。

百炼成钢,万锻成神!

5. 用产品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他大手一挥,略作沉思。

前将军、中军、后军、左右护卫均已到位。攻城梯队已经做好准备,轻骑兵已经斗志昂扬,投石车、云梯已经进入一箭之地;直撞营已经对准城门,兵力富余,准备直接三门齐破。

手握五十万重兵,前面的重镇就在前面,只要一战功成,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均大手在握。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一句命令。

报,东路伏兵已到位;报,西路伏兵已到位;报,北路伏兵已到位…

他面终于露出喜色,手握令旗,缓缓起身…

耳旁一声炸响,吓了一跳:再TMD不交网费,就给你直接断网了!

工具要被使用才具有真实的价值。所谓产品思维,所谓的产品设计方案,所谓的攀高山都是需要在现实中实际应用,在用户中流转,在客户中实现价值,才有真实的意义。打破当前产品的迷局是第一步;也将逐步具备掌握控制一款产品的产品设计能力;基于个人认知的半熟人社交也可以逐步开始落地。

攀到产品峰顶,可能还是初见峰头,或许更有制高点;也可能独峰不成群,需要更多的支撑,才能上的去峰顶的高度,总之,未来的攀山之路,肯定不会很简单。可就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欣喜!

三、主要安排

1. 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设计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随着互联网浪潮来临,成千成万的人成为了产品经理;产品设计是一个很神圣的工作,在于他是后续团队的目标,一旦偏差,就需要很多的代价才能逐步纠偏回来;也在于他是在制定规则,甚至于制定影响世界运转的规则。对于大平台的产品,似乎多了很多慎重。简单的示例:自媒体平台,影响了很多人的创作重心,也实现很多个人成为品牌,而这些又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递的重心。推荐算法这个双刃剑满足了个人想看自己爱看的,也挡住了个人的自主选择,甚至于潜移默化的在消磨个人的选择能力。

作为一个职业产品经理人,需要去深度思考一下这些影响。

而作为产品经理最基础的实现产品能力就很基础和重要,基础能够较快的达成产品的实现方案,对于后续团队的执行和产品落地减少了偏差,更是为能够深度思考产品提供了时间、精力,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要重要得多!也就是人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

作为产品经理,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想。现如今,自己整理了一套工作方法,在已经落地的项目中,验证了可以实现产品经理的需求设计方案。对于大神来讲,可能是小儿科,可对于所有攀产品经理这座高山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小道。这是一条可以攀到一定高度的道路,可能有点曲折、有点弯弯绕,但他是能够达成目标的!能够达成目标这一点很重要,你不必怀疑,就是沿着道路向前奔跑就行。对于每个环节的落地快慢就是你达成目标的速率。随着这条道路上多跑几遍,可能就会发现省时省力的区间,也可能会发现还有更好的方法,但是这是基础线。

(如果你有其他完整方法,欢迎一起交流。是的,就像是一个从未练成某种功法的人,现在有了一套可以初步修行的法门,这是能否的关键。悄悄地说,假如这是修仙法门,恭喜大家踏进修仙大门,想想能够自由翱翔于天地,还有点小激动呢 [偷笑])

【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2. 后续的计划安排

只是这样一张简单的图,很难达成别人看了就能跟随并训练的目标。接下来的行程中,需要优先拆解解释清楚关键路径,用案例和相关的解释文章来转述具体的执行过程。

很有幸,参与过两个大类型的项目设计及落地。包括项目管理软件及代理公司业务管理及发展。本身系统的复杂性很高,拆解为单个子系统足足近30个。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一点点积累累加形成当前的思路。

关键路径的解释落地,10篇内容;基于自己经历过的项目,进行相关的案例拆解,初步实现至少20篇。以助于不断的磨练整体思路,也不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通过不断的过程深度思考和再次复盘,让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暴露出来,为进阶下一步奠定基础。

这些过去的项目,可以让我思考优化当前的产品,也能磨砺自己向前。但毕竟只是一个人的思维,在进行拆解的基础上,会进行现在比较成熟的各大系统拆解,包含OMS、CMS、TMS、OA、CRM、ERP……明确更系统的划分原理,构筑自己的系统化思考能力。基于以上的锻炼和磨砺,参与到当前出色产品的拆解分析中去,包括微信、抖音、头条…不断尝试锻炼产品的相关能力,竞品分析、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更好的扩展自己的相关能力。

为了更好的执行并达成目标,目标需要可衡量并检核。在此设定目标,基础框架10篇,产品拆解20篇,市场产品深度挖掘20篇。。

千百万次的听,不如一次的亲自动手。若是你也是同道中人,愿和你一起试试。

四、检核方案

1. 整体设计方案的检查(PDCA)

产品思维其中一个点就是把任何事项都像一个产品的来进行管理,乃至于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来进行管理。换言之,我个人想把这一次产品设计方案的落地也当一个产品来进行管理。

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初入产品岗位或者想入产品岗位的相关同学;

产品的定位是:讲清楚产品设计方案的设计及实现;

产品的实现方式是:用图文展示,通过自媒体来传播;

产品可行性的原因是:类似爬梯子理论,在产品经理这架梯子上,永远有人不断从最基础爬到最高处,我尽绵薄之力让其他人相对快速的达到自己的水准,也把自己向上再推一级;

产品的规划是:一期,讲清楚产品设计方案,10篇文章,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二期,产品拆解,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逐步浓缩可高效执行阶段,20篇文章,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发布;三期,市场产品深度挖掘,提升自己的产品思考力,寻找设计方案的优化,突破产品经理的基础设计层级,20篇文章,在2023年6月底前完成发布。

目标明确可检核,有截止时间。

2. 目标设定的检核

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总结,明确目标的具备可实现性。

但在实现过程中,还会存在多种干扰因素,首先是时间、精力的问题;其次是其他人的评论。在目标设定上,由于是首次用这种形式来实现,目标在我预期的范围内降低一半,在时间上比我想要的延长一倍。相对于在短时间提高压力完成突破,有可能导致压力大完不成和自我挫折,我更愿意目标定低一点,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质量更高一点。

在长期的运动中,逐渐学会的一个道理是:一次性力竭的训练远不及长时间规律的坚持,毕竟自己不是专业运动员,作为普通人需要的是运动带来健康和较好的精神面貌。

在内容输出这件事情上,自己是一个小学生,在大量的输出压力面前,更好的结果是自己坚持下去。逐步走入专业化才是最好的。

而对于相关的评论,实际上网络上包容性还是 比较高的,加上这本身就是专业化的内容,只是专业水准的高低,不存在较多观点纠葛,会存在较少的撕扯。再说了,自己的目标是不断地磨炼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偏离这个目标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啥?更何况,若是传播率很低,如何就确定会有人来更多的讨论呢?[尴尬]

在内容输出上,坚持找模板、找老师、找方法。在完成的基础上,找模板样例,来进行整体的内容优化。在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前,只能硬性的要求自己通读10遍,多进行自我检验来完成最后成果的发布。

自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当前的差或者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未来很棒很好。这些不好的历史就是自己相对不错未来的证明,这是一步步踏实走过来的。而这个过程的所有作品就是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证明。

自己能够把自己的积累一点点记录下来,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在发芽来着。

目标可行性高,正向驱动。

3. 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大学有幸学了一个道理: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在之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应用这个方法。对于产品设计方案的思考,也是总分总的思考方式,设定了讲明白这个方案的目标;逐渐拆解为各个阶段的目标,然后各个阶段内再检核阶段内是否可以达成。乃至于本文的输出,也是在遵循这样的道理。要解决自己的痛点,找到解决方案,并规划后续的执行方案。

基于方案的落地,更重要的就是各阶段达成的质量!

先完成内容的完整,再完成内容的修改完善;

然后再找一个样例,调整布局,进行内容的优化;

最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地优化每一个输出版本。

有些许担忧的是,自己是一个技术型输出者,较多的内容较为学究,还存在道理反复讲的情况,需要优化和提高。大家暂且先包容下啦。

(哈哈,有意见可以提,反正,我也不准备改!     嗯嗯,皮一下很开心~~)

百炼成钢,万锻成神!

一切才刚刚开始,找一个样例,好好的模仿,然后不断的迭代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由 @钢铁侠战幻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实践中成长

    回复
    1. 小步快跑

      来自重庆 回复
  2. 错别字还是文化水平,老身长谈?

    回复
    1. 这个“需求”太复杂,下一期

      来自重庆 回复
  3. 车轱辘话多了点

    来自北京 回复
    1. 就怕讲不明白,反倒讲多了。和研发的“战斗”已成日常,难搞~~

      来自重庆 回复
  4. 复盘是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错误避免再犯,优点多加总结

    来自山东 回复
    1. 感谢宽容,借言自当再勉励~

      来自重庆 回复
  5. 发现痛点,给出解决办法,落地主要安排,进行检核校验,然后通过实践不断的复盘优化!

    来自陕西 回复
    1. 总结的好精辟!赞

      来自重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