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I产品经理求职动态:卡年龄、卡学历,这么卷,怎么办?

1 评论 8374 浏览 7 收藏 8 分钟

编辑导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十分内卷,AI产品经理也毫不例外,本篇文章作者分析了AI产品经理在求职时卡年龄、卡学历等的可能原因,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应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近一些AI产品经理和我交流求职经历,让我感觉今年求职市场有一个明显变化:企业开始非常严格的卡年龄、卡学历、甚至不太讲情面,真的是太卷了(人才,供大于求)。

一、3个可能原因

1. 大厂业务收入见顶,再加上ZF打击垄断,这些企业本身已过最高光的时刻了(可参考《现在的BAT,就是曾经的外企》)。

2. 中概股断崖式下跌

(上图来自网络)

3. 很多大厂大幅裁员(不仅年前有一波裁员信息被疯转,最近几天还有腾讯阿里大幅裁员的未经证实消息),AI整体还是处于瓶颈期,不少AI创业公司,已默默倒下或长期横盘。

二、2个求职问题

以上三点,导致人才供给增加、人才需求(HC)减少,所以企业即使直接卡年龄、卡学历,依然能够拿到不少简历,人才方的求职难度大增了。

  1. 卡年龄:超过某个年纪,大厂就很难进了,除非能力很强。如果是做leader及以上职位,最多再给3岁的上浮空间。
  2. 卡学历:不仅大厂,连有的创业公司都说非某个标准的学校不看了。

三、1个错误心态

由于对“市场行情、如何面试”等问题不了解、没感觉,大家容易有一些错误心态、认知盲区。

1个典型的错误心态是:“自己能力和过往工作产出不错,如果跳槽,应该涨薪很多才合理”。

乍一看,这个想法没错啊?但要知道,价格(薪酬),是由价值、稀缺度以及供需双方心态和策略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在当前阶段,这个想法很危险。现在这个阶段,行业公司都困难,人才供大于求,所以不是“可以敞开讨价还价”的市场

当然,由于企业真的需要优秀人才,也有很多企业并不缺钱,所以并不是说完全不会给你涨薪。

而是说,企业会给你一个合理涨幅,但不会给出过于非理性的数字。

有的企业,即使不那么富裕,但还是愿意给人才不错的薪酬,为什么?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也是真的希望,你能多待几年!

不要过度关注钱。别人是可以感受到的,这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你一个年轻人,刚进去就拿大几十万,让企业薪酬结构倒挂,你让对方企业内部的老同志们,怎么想?等你到那个年纪,就能体会了。

而且,企业也很少完全接纳“空降”的模式了,而是需要你先在企业内部通过成功案例来给自己增加威信、背书,然后再给你升职、加薪、带团队。

这其实是更稳妥且有利的方式。

总之,如果对薪酬预期过高,会不自觉地采取一些看似正确的策略,其实是对自己不利的。

四、5个应对建议

1. 如果已经在大厂,有不错的薪酬,不要轻易跳槽(特别是,如果你学校背景不好,可能就回不去了)。

尽量不要裸辞(即使我们过往有成功经历,但其实很多人只能做好某个领域、某个类型的事情,而全行业真正适合你的公司、部门数量其实是有限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甚至可能是零!一旦你2、3个月搞不定新工作,慢慢心态会坏掉)。

2. 有的人,不希望继续在大厂养老,或提前解决XX岁危机,也可以去小公司。

但你要知道,去小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

1)有机会完整的从0到1 lead一个产品业务。

很多大厂PM,都是螺丝钉了;只具备“部分能力”和具备“全局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未来的职场机会,会非常看重这一点(特别有的同学,在甲方公司做了2年,如果没有实操产品项目,自己的产品能力可能就没有明显提升,“手生了”)。

2)开拓眼界。

在小公司,有机会近距离接触CEO,有机会看到整个公司是怎么run的,慢慢熏陶,你的眼界会不一样。

3)舒适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可能性。

有的公司,经过几年发展,已经不搞996了,知道急不来,这个时候,相比大厂,反而压力没那么大。

4)基于上面3个小点,你还有机会“酝酿出适合自己的自由职业模式”,比如未来回老家去降维打击一下。

5)可能的财务自由机会。

这个几乎完全看运(fu)气(bao),大家在选择创业公司的时候,不用过于看重期权。

3. 还有一部分同学,能力不错,但由于年龄等因素,已经不适合去大公司做高级螺丝钉了(大厂不一定要,自己也不一定想去)。

但又不适合非常早期的AI创业公司(需要熬太久、但家庭经济压力大),怎么办?

可以去已经发展还不错的C轮、D轮、快上市公司。

4. 如果要跳,尽早拿offer。

不论跳或不跳,在原公司或新公司,都尽量多待2年(有些同学换工作太频繁,简历已经快没法看了)。

5. “不要太自我”(过于关注自己的价值感),要先尽力帮别人达成目标。

重要的,不是指出公司的问题(没有完美的公司),而是自己是否能有成长、是否能干得开心、是否能有更大概率把握住下一个机会

#专栏作家#

hannim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AI产品经理,前腾讯产品经理,9年AI背景,12年互联网经验;关注人机交互(特别是语音交互)在手机、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AR/VR等前沿场景的可行性和产品体验;擅长对创业团队管理、个人成长提出实战型的建议方案;知乎/简书/微博帐号,均为hanniman。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卡的这么严,想必该方面人才应该不缺乏吧?职位提供也不多吧?市场发展很成熟了吧?

    来自中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