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换行业攻略

6 评论 7021 浏览 59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读:要说去年变化最大的行业,非在线教育莫属。从人人争抢的香馍馍到大规模裁员,短短一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职场人的人生。如何选择一门好的行业和工作?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换行业的故事,总结了一些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转行这件小事

上个月底,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团队一起做了场直播,讲了讲自己从B端转做游戏的故事。

下播后,很多同学又追着我问了些换工作、换行业的问题。比如:我该如何找下一份工作?什么样的行业是好行业?产品经理会消失吗?

我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产品经理可以在哪些行业深入发展?

于是,我想写篇文章深入聊聊:这些年,我换工作、换行业的思路和得失,顺便谈谈我眼中的产品经理该如何择业。

二、行业与发展的关系

初阶产品经理靠落地能力和方法论沉淀。

高阶产品经理靠行业洞察和业务驱动能力。

越进阶,越贴近业务,行业积累越深,换行的成本越高。

所以,越早考虑换行的问题越好,越早调整到好的行业,成本越小。

最近分析了一下身边发展比较好的朋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大多都符合“在朝阳行业的快车道上”这个情况,还蛮有意思的。

比如,有在房产家装行业早早进入好好住、贝壳的,最近几年都有可观的增长,升职加薪速度也比较快;也有在游戏行业从小公司换到腾讯,赶上了自走棋类游戏爆火的时期,迅速积累了财富;还有的是从阿里出来,加入了爆发增长期的拼多多,现在早早功成身退的。

他们所在的行业,发展都不错,盘子也很大。所在的公司,也都处在飞速增长的势头上。即,朝阳行业加上快车道。

深度聊了聊,发现他们都较早开始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不会随波逐流,才能有职业上这样的飞速发展。于是,整理了一下大家的经验,聊聊“如何找到更好的行业和赛道”,给大家换工作时做一个参考。

三、好行业的背后是稳定的需求

在我目前的认知里,产品经理是一个集中性满足需求的岗位,比如大家都想刷牙更干净,那么产品经理就整合了电机、防水等技术,向大家提供“电动牙刷”这种产品。只要需求存在,产品经理就存在。

所以,在选行业上,我一直是跟着需求走的思路。也就是说,我不太认同将未大规模商用的技术性概念作为一个行当,因为没有应用场景和需求,就是空壳。

进一步说,一系列稳定的需求,才可以撑起一个行当。比如游戏、电商、本地生活、广告、音乐。

而单独的技术、概念、岗位都不能称之为一个行当。比如区块链、AI、策略产品。

不可否认,这些技术、概念、岗位,会在行业中起到助推的作用,甚至革命性的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一定是先有需求,再有行当,再有技术对行当的颠覆。

所以在选行业上,用户需求是基础。关于如何找到有稳定需求的行业,我有两条路推荐给大家:

第一,是选生命周期早期的行当,比如短视频内容、直播内容等,这些是互联网最前沿的新兴热门行业,目前刚刚完成了基础设施的积累,还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如果有对口的积累和资源,不妨入局尝试,起码三五年内都能有不错的沉淀。同时内容的能力可复用性极强,后面再转战其它平台、领域也未尝不可。无论是成长性还是未来的前景,都无可挑剔。

第二,是选稳定存在的传统行业,比如电商、游戏。这些行业看似现阶段已经见顶,但还有大量新技术储备正在酝酿之中,比如VR/AR/MR等技术,对电商看货场景、游戏场景,都会有较大的颠覆,目前来看那一天一定会来到,但能够享受到红利的人,一定是对业务和需求洞见清晰的人,所以不妨先进入行当去积累认知,这样起码可以在未来赶上新技术的红利。

第一条热门、竞争压力大,效果也好,第二条路短期平稳,需要一段时间蛰伏,但长期价值更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机会选择。

四、好行业还需好项目

有些同学可能好奇,如果新兴的互联网行当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有裁员的传闻?这就得往行业内更微观的项目和岗位去探讨了,索性讲讲我眼中裁员的底层逻辑。

裁员的理由可能千万种,但不裁员、保留项目和人员继续投入的理由,在我看来只有两种。

第一种我称之为“项目赚钱”。

第二种我称之为“战略意义”。

项目赚钱,顾名思义。

通常我们看一个项目是否赚钱,主要看营收、成本和利润。

举个例子,不如先说说C端消费互联网最常见的业务模式,广告。

广告是实打实的现金牛业务,一般来说,广告时长和用户时长正相关,在有大型流量平台的企业中,做广告业务的都不会太差。

“2020全年快手收入588亿,同比+50.2%,其中广告收入218.5亿,同比+194.6%,收入占比从19年的19%提升至37%;直播收入332.1亿,同比+5.6%;电商业务37.1亿,同比增长1331%”

全年销售成本350亿,这里面主要是广告销售运营成本、代理商渠道分成、达人主播分成等。

单纯看广告业务的毛利率,大概在40%左右,业务量越大,边际成本递减,规模效应极强。

这样看来,广告是不是个好项目呢?是也不是。

从规模上看,确实盘子够大,但随着用户时长见顶,增量就不明显了。所以我的判断是,广告项目内,做用户增量的岗位,重要性会渐渐弱于做用户存量价值挖掘的岗位。

再看看有战略意义的项目。

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往往短期不赚钱,但是长期很重要。但不代表现阶段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会一直存在,相当部分的业务调整,都会在这些“还未被验证可以赚钱”的项目中发生。

赚钱的业务往往属于老业务、核心业务,能挤进去的机会不多。但进入有战略意义的项目的机会,就相对多了很多。比如:

“电商板块对阿里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集团整体的净利润率为23%,而核心电商业务的净利润率高达38%,这意味着电商板块一直在补贴其他亏损业务”

所以亏损业务不意味着不好,只是处在验证期而已。如果亏损业务能经过一两年的发展,被验证成为一个新的“赚钱项目”,那么这个过程我们能获得的回报是巨大的。如果验证失败,很可能我们会被迫换到新的赛道。整体来看,机会与挑战并存。

综上,在我看来,整个企业的业务布局原则,简单来说就是:

  • 有一部分赚钱的业务,积累现金
  • 把赚来的钱,投到可能赚钱的业务上
  • 把肯定不赚钱的业务砍掉

这样说来,可能会缩招、调整的业务场景一般是:

  • 未到天花板的赚钱业务,继续扩张招人
  • 达到天花板的赚钱业务,缩招降成本
  • 试错后确认不赚钱的业务,缩招止损

所以,当你选行业的时候,要看的核心两点就是:

第一,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中,能不能赚到钱,前景如何,这决定了未来的3年左右,该企业会不会对这个方向持续投入,如果不会,那么你的经验很可能被迫断档、再次换行。

第二,你所做的岗位,在这个业务中,是否有成长性。如果你处在一个赚钱业务的成本部门中,同时赚钱业务天花板已到,需要降成本缩编,那么你的发展也会遇到危机。

五、换行虽好但水土不服

如果你已经是三年左右的成熟产品经理,再重新开始加入一个新的行业,一定会感觉到比较深的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来自于:一方面在基本功上要比新人熟练,另一方面行业认知上又是个小白。认知上的差距,会导致你无法参与到深度决策中,经常要做基础的执行性工作。这在换行初期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初期的目标,就是抗住压力,并缩短这段行业认知小白的时间,用最快的方式补齐认知。

我的经验是:用空杯心态,不计成本地吸纳一切知识。

在开会和读文档的过程中,一旦有任何我不懂的名词,我会用滴答清单记录下来。然后在会后看看这些知识谁会懂,接着会找对方要材料或约时间请教。这样获取知识即时又高效,比自己去买本入门书来读,要快得多。

如果你发现概念都已经补齐了,接下来就要有重点地深挖某些领域,我称之为“业务洞见”。

业务洞见,就是know how的能力。不单单看同事们都做了什么,而是看看他们是如何定义问题、思考解法的。关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发生了什么。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在你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在看到现象后,很容易出现归因错误的问题。每当有一个洞见后,都要找专家求证,否则就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越走越偏了。

六、产品经理的终极职业目标

以上,我梳理了我对换行业的判断和经验技巧。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上的。我个人而言,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不断以更好的方式,去满足某个群体的需求。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即,用相当长的时间,和用户一起成长。

产品经理想获得这种成长,一定需要:

第一,一个稳定的用户群体和需求,不能总是在不同用户和浅层次需求上反复从0到1,这是一种低级重复。

第二,啃掉硬骨头的经验,要有足够复杂的业务,并且产品在业务中有核心作用,经验才够硬核。

所以,抽象来讲,我一直追求的都是更原始本源的需求,以及,可以通过产品驱动的更复杂的业务。和开头提到的几个朋友一样,大家都有类似的想法。这固然不能成为一条成功学的金科玉律,但我们都因此受益。所以,不妨求索一下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最终目标,看看是否自洽。

以上,祝你能和你热爱的用户一起成长~

#专栏作家#

花生酱先生,微信公众号:产品之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金融业资深产品经理,对职涯规划与个人发展有丰富经验,产品涉猎广泛,ERP、金融领域较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现在就想摆脱:总是在不同用户和浅层次需求上反复从0到1,想换公司,可找工作怎么这么难啊啊啊

    来自四川 回复
  2. 好像讲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来自美国 回复
  3. 其实做任何事情 明确自身的需求和外部标准是最不可或缺的吧

    来自福建 回复
  4. 行业前景、业务规模,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便随时应对换行危机

    来自广东 回复
  5. 啃掉硬骨头的经验,要有足够复杂的业务,并且产品在业务中有核心作用,经验才够硬核。

    来自中国 回复
  6. 最好还是找和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相关或者相匹配的职业,好上手,也好上道,作者所给的建议值得参考。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6975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想要做款好产品,这些规范你得知道。
专题
69433人已学习26篇文章
学会数据化运营能够提升效率,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专题
1226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各大产品中,都离不开会员体系的建立,那么会员权益模块产品该如何设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会员权益设计的思考
专题
132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64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1250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技术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塑的机会,那么,当AI与社交赛道碰撞时,会讲述出怎样的故事?各家产品的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