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焦虑中重塑个人成长

11 评论 5028 浏览 15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很大一部分的职场人都十分焦虑,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十分内卷的行业也不例外。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在职场焦虑中重塑个人成长的具体方法和逻辑,感兴趣的的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我的焦虑

最近经常会有2个方面的焦虑来源:

  • 来源1:埃隆马斯克成为新晋的世界首富,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会像前几年的地产/商业地产行业被互联网首富取代一样,互联网被其他应用载体,比如芯片、机器人、新能源车,甚至是医疗领域所代替。互联网行业已经不算一个崭新的行业,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会有更新的行业将会融合或者部分替代互联网的,成为未来的“关键行业”。
  • 来源2:前段时间,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个制度将成为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第三个养老方面的制度性安排,目前主要潜在的好处可能是税收方面的优惠。

我们很难不会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焦虑,这个行业究竟能不能允许我们顺利干到退休?

事业单位可能会有“继续教育”这个说法,互联网行业可能只能靠自我的“个人成长”,打破35~45岁之间的职业焦虑。

二、自我怀疑

1. 做了多少“撒胡椒面”的事情

回到自我的层面,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的自我怀疑是:细数一下,我自己干了多少“撒胡椒面”的事情?

对于北方的同学来说,“撒胡椒面”可能并不陌生,做菜的时候会经常撒点胡椒面,味道会好很多。在古代胡椒都是从西域引进,非常珍贵,价格也很昂贵。

胡椒面还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菜品本身很重要,但是不撒胡椒面还是能吃的,你不放盐试试?

2. 那么,什么岗位是企业的“盐”

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什么岗位是企业的关键岗位?看公司的治理时间分布,上半年抓产品设计,下半年抓区域销售,全年抓制度漏洞。看手里的工作,要么应该贴近产品,要么应该贴近销售,在中间的往往更加危险,没有资源、没有支持。产品和销售,应该是企业的“两把盐”。

3. 通用技能or专业技能

还有一层的怀疑,是我拥有的技能应该是“通用技能”多一些?还是“专业技能”多一些?

通用技能的好处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人的技能可以保证求职者快速过渡到其他的行业,包括学习的能力,甚至组织能力,会议总结的能力等等。

但是很难保证在这个公司里活的久,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会在一家公司活的更久,但是跳槽的成本会更高。

三、需要什么

1. 需要一场硬仗

前几天听过一个播客,讲当你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的哪些事情做的是有意义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挂掉的那一天,你会愿意把哪些事情写在你的有限面积的墓碑上?

这样思考虽然有点诡异,但是和职业生涯一样,你的哪些spark愿意被写在简历上?

应该是一场一场的硬仗,尤其是在毕业很久很久以后,做过哪些影响深刻的事情,做过哪些事情又影响了这场硬仗,可能是需要简历解释的事情。

2. 需要项目思维

有的公司要专门设置项目经理的岗位,公司里很多事情不可能无限期的花钱支持你干下去,事实上每件事情都需要当成项目来做。

项目思维就是无论是创新岗位,还是执行岗位,应该有点项目思维去思考,需要成本控制,需要业务规划,需要相关方管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来可能人人都应该是项目经理,公司需要更靠谱的你。

3. 需要知识体系

现在行业发展很快,但却要见客户就造航母,但产品单一到下水就翻船。钻研一个行业,应该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最起码读读行业洞察,知道行业规模,知道现在哪些公司在做什么的。

也要最起码读10基本这个业务的专业书籍了解行业大致面貌吧。横向能不能讲讲所处的大行业里面有多少细分赛道,纵向看看业务流是怎么样完成的,各个资质是怎么配合的,盈利关系是什么?

4. 需要点好奇心

我的一个做市场的朋友向我抱怨,怎么没有人愿意帮我写公众号材料呀,我出的主意是在和老板开周会的时候讲出来要他干什么。但是这样的模式有可能会造成人家业务不愿意帮你完成KPI,你应该了解你的协同团队在干什么,他在乎什么,他的业务有什么困境,你能不能帮他干点什么?

好奇心就在这时候有作用了,可以带着好奇心,主动了解一下这些售前的工作,产品线都有什么,这个工作不是非常容易?

喝个咖啡的功夫,做一个访谈,几百个字的大纲总能写得完吧,没有好奇心,不愿意主动接触这些公司正在干的事情,你只能求人家帮你写,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厌倦这种工作内容。

更合理的市场,应该是需要接触产品和销售的,甚至领先他们布局市场,但没有好奇心,就只能干干新媒体的活。

5. 需要业务逻辑

我总是在想突破现有公众号的行文逻辑,但是发现很困难,我的思维经常是枚举型的,喜欢罗列很多的关键事项。

当然也有的人是抓大放小的思维,或者注重因果分析,或者是利用别人帮自己达成业务目标,或者善于资源交换,或者甚至像有的销售,是更善于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总归是需要养成1~3种逻辑的习惯。

6. 需要真诚做事

真诚的这个事情,最近感受比较强的是一个销售在和客户沟通产品的时候真的是既不夸大产品的能力,又在替客户思考产品未来的价值。

一家公司或一个人在这个行业存活的是否够久,不取决于能不能把产品卖出去,取决于能不能把吹出去的牛交付掉。这么想想,工作上的真诚应该是一种践行精神。

7. 需要独立人脉

职业发展到中程或者后半程,应该是对人脉的经营。

脱离共识和平台,当你自己做公司的时候,真的还有现在的人脉资源吗?现在的资源到底是公司的?还是你自己能继承的?

现在的环境可能是不像前几年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任何行业在生命周期里,都会到成熟期。

在大的浪潮里面,选择会比努力更重要,行业的上限决定了个人发展的上限。但上限里也要卷一卷的,能否卷到上限可能是需要个人长期努力的,发展复利精神,很有可能会比不搞投资,或者喜欢炒股的人赚得多。

#专栏作家#

稀奇先生,公众号:稀奇星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拥有十余种标准化产品规划经验,7年TO G业务老兵、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确实现在的职场人都有一些职场焦虑,经济下行,什么都得担忧

    回复
  2. 有时候真的会焦虑,怕被公司裁掉,所以也想努力提升自己

    回复
  3. 感觉现在大环境下焦虑蔓延,不过适当的焦虑有利于个人成长。

    来自上海 回复
  4. 我也经常会感到焦虑。焦虑的来源还是对自身的不自信,可能最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所以常常会对自己不满意。

    来自浙江 回复
  5. 职业焦虑可大部分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上能力的不足,所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真的很重要

    来自广西 回复
  6. 当自身能力与当前资源不匹配时,就会产生焦虑,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来自江苏 回复
  7. 焦虑是难免的,更何况现在还到处都在贩卖焦虑。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只能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断进步

    来自云南 回复
  8. 作者比喻的很形象!非超好理解,怎样积累项目啊总感觉没有拿的出手的项目可说

    回复
  9. 现在的就业环境压力太大了,如何平复好自己的焦虑很重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来自贵州 回复
  10. 与压力和解、与焦虑和解,不抗拒压力跟焦虑,在压力中重塑个人成长

    来自陕西 回复
  11. 拥有专业技能的人,会在一家公司活的更久,但是跳槽的成本会更高。认同作者的观点,到了一定时间段,你的能力其实是平台加成的。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