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春招|大厂裁员不断,作为应届生,我如何成功上岸?
编辑导语:根据今年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看来,整体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那么2022年的应届生应该怎么迎难而上呢?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成功上岸的方法经验,从获取招聘信息、简历投递优化、面试准备等方面展开阐述,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年的互联网让人意想不到的艰难,很多人都经历了大厂裁员、跳槽难、被毁约的灾难,面试邀请率和面试成功率大大下降,进入行业的整个门槛都变高了。我也是这一洪水中的一员,经历了HC被锁、面试邀约少等等和去年秋招盛况完全无法比的情况。
给大家看一组数据: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截止5月29日,仅29%的高校毕业生拿到Offer或找到工作。
这个数据能比较有力的说明今年春招于应届生同学有多难。当然,我们要冷静看待这个数据,把这个数据摆在这里不是为了引起恐慌,而是想让一些不知道就业形势的学弟学妹了解状况,早些做好应对措施。
虽然很难,从开始到结束,我的春招历经了接近四个月时间,但最终还是在6月份接到了3个Offer,最终选择苏宁易购的offer,因为这是除了做音乐产品外,同样梦寐以求的电商产品。总的来说,最终的结果是远超我预期想要达到的目标的。
在这场春招中,招聘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煎熬,从获取招聘信息到选择合适的企业,再到修改简历、投递简历,再到初面、二面、三面甚至四面,还包括Offer下达的环节,一直到签三方之前的所有环节都是“步步惊心”。这种招聘流程效率很低,也容易让我们丧失信心。
那么我们如何在这种裁员浪潮下、在如此多的环节中坚持下来,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offer目标呢?
以下就挑选找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就每个环节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每个环节的效率,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无论你是22届、23届的应届生,还是正在找工作的社招朋友,都希望能给到一点启发,哪怕这篇文章在你的求职之路上只是一丝的帮助,我也很开心。
下面是本文目录,供大家查阅~
一、获取招聘信息
今年这种就业形势,有些公司甚至不开启春招,很多公司岗位的HC也大大减少,因此招聘信息的获取就格外珍贵,我们需要快速、大量地获取较新的目标岗位信息,增加能进入更多公司面试的机会。
1. 招聘获取方式
我认为比较高效的获取招聘信息的方式是:
- 第一,大厂,关注招聘公众号。一般大厂的招聘公众号会有比较多的超出岗位信息的资源在内,对于面试大厂更有利。
- 第二,中厂和小厂,可以更多在第三方招聘网站获取。
因为有些你听过的中厂并不能一下被想到,而通过第三方招聘网站则能刷取到他们的招聘信息。小厂则一般是大多数都没听过的,
就更需要在第三方招聘网站去发现。但如果选择投递渠道,我推荐第三方招聘网站。
因为公众号投递和官网投递是差不多的途径,往往需要填写一大堆的信息,一系列繁琐流程下来,自己的时间耽搁了不说,HR看到你的投递信息也需要比较久的时间,处理过程更长,这样有可能HR还没处理完简历HC就满了。
虽然官网投递能够通过内推码进行内推,但大公司的内推很多都是没门槛的,一个内推码被用无数次,即使HR优先处理内推渠道的,也有非常多被内推的人选。另外就是到春招末尾(比如五六月),内推渠道可能都关闭了。
2. 我心中的最佳投递渠道
对于第三方招聘网站,有实习僧、BOSS直聘、智联招聘。这里面我最推荐BOSS直聘,反馈速度快,岗位新,信息全。
在我春招这段时间,真的多亏了BOSS,没有它我一定拿不到后来这么多的面试机会。夸张点说,我甚至可以放弃其他信息渠道,只选择BOSS这个渠道。
BOSS上会推送最新出的岗位,这样就能保证岗位不是被挂了很久的已经招满的岗位,能抢先及时地面这个岗位。
同时BOSS上的沟通能看到已读未读信息,可以及时知道对方是否已经查看消息。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高级的筛选便于不同的多样的求职需求。
当然了,要想获得更多的职位信息,是需要我们付出真心的,要让平台知道我们确实在认真找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
- 一个前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在线简历,因为HR是通过在线简历查看你的大致信息,然后决定你能不能把简历给他,进行简历复筛,平台也会根据回复率计算倾斜给你的流量;
- 每天花一小时的时间查看职位和对应的公司信息、沟通职位、打招呼、刷新岗位信息
- (我是说真的,不是在打广告)。
最大程度的使用BOSS上的功能,比如上图在「职位」模块,在「推荐」「最新」「综合」「产品经理」等不同tab下刷取信息流。
当我们在平台上反复不停的刷取、查看和沟通职位,以及被回复率越多的时候,平台倾斜的流量会越来越大,展示的职位越多,我们个人被展示给招聘方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此一来,我们就能
节省在找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上的精力,把重心放到准备面试中去。
另外,当我们被对方同意发简历过去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向反馈,自信心会大增,有利于身心健康,减轻可能的焦虑感。
总结一句话,在boss平台上一定要多活跃,越活跃机会越多。
二、简历投递与优化
1. 投递技巧
我们一般不太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简历优化到最佳,往往也不会在第一次面试就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我们的简历投递也需要一些技巧,以此提高简历和面试通过率。
这个技巧即,先多投递中小企业,有了反馈以后,慢慢的再投中大型企业。
比如,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小公司岗位,可以在boss先沟通,看对方是否同意发附件简历,这是第一层反馈;简历发过去之后,被对方邀约面试的概率,这是第二层反馈。
当这两层反馈逐渐增多时,可以考虑往大点的企业投递。举个例子,第一种反馈多达约10次时,可能说明你的在线简历大概率没有多大问题,第二种反馈约5次时,可以考虑开始投递一些中厂,因为这时候你已经要开始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了。
如此,一是有利于提高中大型企业简历的通过率,二是我们会先于中大型企业去面试中小型企业,可以多练练手,为中大型企业的面试积累经验。
这是我自己踩过坑后得出的经验,千万不要在春招或秋招一开始就在官网投字节、网易这样的大公司,否则简历、笔试和面试方面都没有优势,同时还打击自己的自信心,白白浪费时间在等待简历、笔试等流程中(当然你是大佬的话,当我没说啦)。
以上这些,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招聘活跃季前一两个月开始投递小企业,这样才能在中大厂正式招聘时拔得头筹。
2. 简历优化
无论是在招聘官网、招聘公众号还是第三方招聘网站投递简历,都会有简历投递后的反馈。
投递后如果石沉大海,或者显示简历不通过,我们就需要进行简历的修改。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以问身边的前辈们、同是应届生的大佬们(这时候就体现人脉的重要性了,多交高质量的朋友)。
之前也写过一篇写简历的文章《双非本科出生的我,是如何优化简历并拿到大厂面试机会的?》,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虽然现在看这篇文章写的也有不合理之处,但大体上还是不会错了方向。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投递的渠道是招聘官网、公众号,往往不清楚自己的简历是否被查看、进展如何,或者很久得不到进展结果,简历的效果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
所以如果你想尽快地知道简历投递后的效果,boss直聘也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它能看到对方的已读未读状态,及时了解招聘方是否已经看到你的求职信息;第二,你可以随时和招聘方沟通,了解有没有机会进入到下一轮。
三、面试准备
为了面对应聘中面试至少有两轮的情况,同时基于行情,我们于面试的准备需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一个是实力,一个是心态。以下就分这两方面来阐述。
1. 面试题库(硬件)
虽然说我们要把面试当做交流而不是做题考试,但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提高面试通过率,毫无准备也会被招聘方认为态度不认真、不诚恳,被认为是海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准备接下来招聘中的面试呢?比较好的一个准备就是做好面试题库,在问题之下先想好自己碰到这种问题会如何回答。
尤其高频会被问到的项目怎么做的、遇到的困难等问题,甚至可以写好逐字稿,并在逐字稿中挖掘面试官可能会深挖下去的点,先自己追问自己,在每一个细节延伸出问题,在面试的时候才更能够应对自如,同时这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深度复盘,对自己的成长来说同样非常有益。
那么面试题库又该如何准备?以下是我于面试题库的主要准备途径,同时鉴于我的目标岗位是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岗位,题库来源仅供参考~
1)上网查找,准备常规题库
“常规”指的是那些在面试中中频、高频会问的问题。
以产品为例,如“你为什么想做产品”“你怎么理解产品经理的”“你这个项目怎么做的”“给我介绍一款APP”“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类面试官经常会问的问题,一定要提前认真想好,让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
从这个方向上去准备,主要是能通过前人归纳总结的面试问题,熟悉这个岗位大体会问的问题,就够了。
网上查找的途径包括一些关于面试的公众号文章、第三方网站如牛客网。
牛客网上面比较多面经,如果对面试内容确实不太清楚,比如在刚接触这个岗位的时候,是可以多看看的,但后期随便看看就好,不要形成依赖,变成“应试教育”。
2)面试复盘,积累自身题库
前人的总结具有普遍性,但每个不同的人会有差异性,或者有些问题只能是由个人过往经历的特殊性延伸出来。
比如每个人经历的项目不同,针对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细节,面试官会进行充分的挖掘,如果我们自己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面试后就可以进行补充。
即通过每一次的面试,我们都会积累面试的经验,这其中面试官的问题都可以记录下来,重新思考,优化自己的面试题库,让自己在面试中不断学习、成长。
3)通过招聘信息反推能力要求,针对性准备
针对性准备即在面试前对公司、所在行业、职位信息做充分研究,推测岗位候选人侧重需要什么能力,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虽然我面的是产品经理岗位,但由于公司、业务、项目状况等的不同,招聘方对候选人的能力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相对的考察候选人的角度也就不同,有的希望你做过数据分析的工作,数据分析能力很强,有的则完全不在意数据分析,最重要的是候选人有产品思维。
更具体的说明,可以看以下两个职位描述的对比。
我们提取第一个职位的职位关键词,发现有“需求调研”“产品设计”“文档撰写”“项目推进”“用户运营”“行业和竞品分析”“智能语音相关产品经验”。
由这些岗位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可以推测出面试官侧重会问的问题:
- 需求调研、产品设计:通过询问和深挖项目经历考察,比如“你这个项目怎么做的,有过需求调研的经历吗,可以讲讲吗”、“在项目中设计了什么样的功能呢”
- 文档撰写:比如“写过PRD吗,怎么写的,内容都有哪些”
- 项目推进:比如“和研发、UI等协作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矛盾,怎么解决的?”“研发觉得这个需求做不了,怎么办?”
- 用户运营:项目有相关经验则通过问项目考察,如果没有,可能会问诸如“你认为在产品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哪些指标很重要?”,考察你对一些运营知识的基本了解。
再看第二个职位的职位关键词,发现有“需求收集与分析”“原型设计”“项目推进”“文档撰写”,这些也是产品岗位基本都会考察到的,与第一个职位关键词大体相似。
同时还看到“了解新零售领域”这个关键词,推测出面试官还会刻意考察对新零售的了解。
可以的话,如果能通过公司内部人员了解该岗位的招聘背景则更好,这样我们能了解到该岗位要做什么项目,项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了招人的需求,能更有针对性的准备。
2. 良好的心态(软件)
你的能力很重要,但心态更重要。
找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如果想面上自己心仪的公司,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找工作是个双向选择,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类似你去相亲,双方都合眼,需要时间。
而在这较长的时间里,我们可能会被无止境的面试和不如意的结果打击,有些人能力其实不错,但会因为面试结果怀疑自我。
因此我认为不管是在校招还是社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面试最后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下经济不景气的阶段。
要保持良好心态,这里推荐三种方式。
1)自我排解
自我排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大哭、听歌、跑步,这个就不多说了。
这里重点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没有通过招聘公司的面试,不一定是我们的能力问题,不能因此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在心底里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给自己一个定位,才能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影响发挥,也能清楚自己在面试中的实际表现如何,最后的面试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我排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你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以校招为例,我在春招中面过不少中小型企业,面试感觉非常良好,有不少面试官直接在面试中夸奖我,以至于我以为这家公司的offer稳了。
但事实是,所有面试面完以后,就没下文了。后来通过面试官了解到,hr认为我的预期薪资较高,把我待定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团队跟我“气味不相投”,我自己也不太喜欢面试官,所以就没了下文。
这两种情况都不属于自己的能力问题,通过面试后的复盘,我能分析出自己没收到这家公司offer的原因,不管是能力问题还是非能力因素,我都能计划下一步该怎么走,有了具体的执行计划,也就不再会有焦虑的情绪,至少能大大减少焦虑情绪,这才是有力的自我排解。
2)找朋友诉说
当我们产生了情绪无法通过自我进行排解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可以诉说的人说出来。
这个人可以是亲人、好闺蜜、好兄弟,但我认为更好的诉说对象是同行业的朋友,这个朋友最好还是获得你认可的人、你信任的人,比如同行业中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前辈、同是应届生的大佬。
有一个或几个理解你的同行人能成为倾吐的对象是极为重要的,他们作为深知苦海的人能帮你疏通心理、放松情绪,让你更快恢复信心,也能帮你出谋划策,少走弯路。
有一段时间里,我面了比较多的中小型企业,都是面完没有后续的情况,以至于那段时间我有种“无尽的面试,无尽的没后续”的伤感。
但庆幸的是在这种焦虑中,不少产品朋友们一直在给我鼓励,帮我做模拟面试、告诉我值得去的企业相关的信息、解答面试中遇到的难题……
比较惊喜的是,我还和一次面试的面试官交了朋友,他说希望我能去更大的平台成长(因为当时觉得自己在这种行情下能进小厂已是万幸),还想帮我改简历。
这说明在任何面试中好好表现,对自身都是有益的,会有人看到你的闪光点,愿意助你一臂之力,这同样能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建立、重塑或牢固自信心,缓解或避免焦虑。
3)少看负能量内容,不和他人作比较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内容社区产品或者工具产品的社区,很多个人产出的内容在散发着各种焦虑,诸如“五月底了,还有应届生没找到工作吗”“放弃了,我摆烂了”“毕业被毁约,还有希望吗”“今年形势不好,做好毕业即失业的准备吧”。
这些内容大都源自于小某书、某脉、某客等应用,建议大家刷到这种内容直接划走,还可以选择“减少相似内容推荐”,尽量不被这些消极内容包围,这对本就疲惫的我们而言只会是可怕的精神内耗。
这种负面内容的存在,不仅加重焦虑心理,还成为自己和他人不继续努力、坚持下去的借口,导致求职者们只会归因于外,而不反思自己该如何做。
这就像产品经理经常犯的错误一样,当产品发展的好的时候,往往归因于内,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而当产品发展的不好的时候,往往归因于外,认为是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当我们遇到困难,应该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是否在进步,是否有了更深度的认知,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做对比,不要看别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样遭遇困境,不要看别人是不是比自己厉害,
只和过去的自己作对比,埋头做自己想做、该做、要做的事。
四、写在最后
即使今年的就业情况不如意,我们依然要对这些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在焦虑中学会成长,以行动对抗焦虑,最后超越焦虑,找到解决办法。也许这正是迈入职场初期,社会给我们上的珍贵的第一堂课。
最后祝22届的我们毕业快乐,愿我们都能“紧咬靛蓝的誓言不松口,继续自己所爱的事”。
本文由 @产品小朋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苏宁易购的offer。。。
分享的内容确实很棒,感觉现在找工作真的是越来越难了,每一步都要好好琢磨呀
感谢认可,一起加油呀~
对于面试方面的内容写的好好呀,给我很多启迪,希望自己将来能不被困扰
加油呀~
去年秋招拿的offer,617被毁约了,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唉,有两个谈薪然后又没了😬😬
慢慢来,不着急,保持好状态~
只和过去的自己作对比,埋头做自己想做、该做、要做的事。
这篇文章思考的角度真的很不错,太需要了!现在毕业生压力真的挺大的
精力有限,把精力都用在自身成长上对自己是有很大好处的
这位产品小朋友好棒,面试完还做了一个复盘,真的是非常的棒。
经济下行周期里 除了考公考研以外的 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论 简历关就是个难迈又不得不迈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