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1 评论 5806 浏览 63 收藏 24 分钟

编辑导语:如何用运营思维看待职业成长呢?本文作者从知现状、晓未来、搭路子、摘果实这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建立起自己职业成长的一套模型,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如何用运营思维看待职业成长”,我会带大家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帮助大家建立起自己职业成长的一套模型。

在进入正题之前想先和大家达成一些共识,这样你们能更好地理解我接下来所说的一些内容。如果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关于职业成长我会有以下结论:

1)持续提供核心价值是职业成长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不等于核心价值,你的能力必须有让人买单的理由,并且买家要足够多。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比如早期的编辑、再到微博运营、公众号运营、社群运营、短视频运营、直播运营等等,每一次主流营销渠道的变迁,就意味着你要顺应发展去逐步迁移和升级。你不可能指望拿着已经过时的技能在今天的环境下与别人竞争。

过去你的核心竞争力让你获得溢价,在今天需求锐减的变化下,无法持续形成核心价值,买单的人变少,自然就意味着你的贬值。围绕当前和未来去做核心价值构建,打造核心竞争力才会是制胜关键。要特别关注市场上的供需变化。

2)“戏路宽”的运营才有前途。

“XX+运营”只是针对新手入门做细分,“专精”有可能让我们走进职场的窄门。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必须认清楚,其实不存在专门的“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等等”,这些词都是人为刻意去做的限制,到后期你不该拿他们框住自己。

新手时期我们去解决问题的范围很有限,因此需要更加具体,所以会有专门的前缀词汇来限定我们所做的事情。但是无论你叫什么运营,都必然会涉及到运营的方方面面。比如就算你只是内容运营,你也需要区分用户类别进行内容分发,也必然会去做一些活动。

看似不同的岗位,需要的技能方向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看你在哪个维度更加精深。精深程度取决于你究竟侧重于解决哪些问题。关注迁移性强的,通用能力的成长。岗位这种东西,只是为了解决特定范围内问题而存在的,问题的价值大小,决定了岗位的价值大小。

3)职业成长要做到双重沉淀。

职业成长上很多人经常忽略的就是“双重沉淀”,职业沉淀&行业沉淀。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职业沉淀就是随着职位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 基础岗位的时候你需要打磨技能、夯实执行能力
  • 中层岗位就需要打磨自己的协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 高层之后要打磨自己的领导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

然而大部分同学在技能方面关注太久,在一个低维度的层面里走不出来,常常表现为胡乱学习疯狂报课。

行业沉淀就是你需要清楚的知道,你所在的行业里都有什么特点,比如产业链上下游、行业数据、比如特定的术语、特定的规则、以及如何与行业里的人打交道等等等等。不了解这些就说明还没有入门。那么你就不可能在一个行业里取得成果。

职业成长双重沉淀缺一不可。只有职业沉淀,你可选范围就窄。只有行业沉淀,你可能就很难走得高。

最后我们整理一下我们的共识:

  • 共识1:持续提供核心价值是职业成长的关键
  • 共识2:岗位是解决问题的概括,随着问题变化而变化
  • 共识3:职业成长要做到双重沉淀

然后我们基于共识,进入到今天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 如何整理自己的能力现状-知现状
  2. 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长坐标-晓未来
  3. 如何搭建自己的成长模型-搭路子
  4. 如何展示自己的成长价值-摘果实

01 如何整理自己的能力现状 -知现状

在我整个职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和大家有过相同的经历。有过大量的打杂,感觉自己什么都会,又感觉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不仅是我,也是我遇到的几乎所有运营人都会困惑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我们对自己认识得不够。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现状呢?我们就需要为我们的发展划分阶段,这里引入一个职业成长发展周期曲线。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1)0-1年: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

基本上属于大量打杂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其实主要就是测试我们自己这个“产品”,在哪些功能上发挥稳定,擅长解决什么问题。衡量的标准是,如果你感觉在哪方面都差不多,那么就先看看哪些事情你做的比较不吃力,不那么讨厌的,作为重点先打磨。

2)1-3年:依赖方法论解决问题

这个阶段仍然属于大量打杂的阶段,区别在于你对某些模块已经有了特定的工作方法,并且能依据这些方法稳定产出一些成果。比如策划一个活动、比如写一篇文章等等。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不断沉淀相关的方法论,并且重点去发展自己较为突出的一部分,快速拿到标志性成果。

3)3-5年:通过别人来解决问题

这个阶段可能你手底下可能就有一两个人了,而你也不再是纯执行了,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管理别人来解决问题。然后你要学会准确理解目标、传达目标、拆解目标、与手底下的人达成共识,然后对人员进行分配与管理。

4)5-10年:完善商业认知及资源整合

这个时候你应该会独立负责业务,在一定预算下进行业务的部署。除了了解一个业务是如何做的之外,还要关注市场环境变化,竞品的动态、资源的整合及资源的应用,职业沉淀和行业沉淀都需要到达一定的水准。

5)10年以上:能够把握战略决策

这个阶段可能就是独立负责一个公司,敢于把握机会,在一定风险下敢于做决策,拥有招聘权、财务权、决策权,以及综合战略定位能力。

这里提到的仅仅是个参考,但是基本上你当下所处的情况都能涵盖进去。重点在于将你当下所处情况与里面对照起来,找到你的阶段侧重点。找到了你的侧重点之后,我们再来建立自己的坐标。

当我们匹配到自己所处的阶段之后,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自己的已有产出,然后再深挖出对应的方法论。

关于方法论很多人其实未必真的理解,方法论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判断,大体上包含以下几个点:

  • 解决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步骤/哪几块内容
  • 依赖的模型或者判断规则
  • 每个步骤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进入到下一步直至问题被解决

举个例子,比如要做一张海报,我们首先要知道做海报大概有哪几个部分(主标题、副标题等等),有个叫“海报六要素”的判断规则,把六要素每个点的要求都做到才算是把海报做完。

最终我们梳理出结论:通过“海报六要素”可以做出一张合格的海报。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方法论,是解决我们做海报这件事的一把钥匙。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理解了方法论这件事之后,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个梳理,比如:

工作这些年我做过哪些事情/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在这些事情上分别取得了哪些成果(无论好坏);

对于做这些事情我有没有遵循的方法论;

哪些需要更新迭代以及迭代到什么程度。

最终我们会得到以下内容:

  • 做过了什么:按照时间线整理自己做过的事情
  • 做得怎么样:需要有对应的数字指标或他人的评价
  • 用的方法是:需要有对应的模型或者一个判断流程
  • 最后的工具:比如一套表格、一份文档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做完这个梳理之后,你就会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认知是模糊的,哪些方面是具体的,以及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都能有个清晰的图景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当下的岗位名称去进行搜索,提取JD里的关键词进行一一匹配,你究竟胜任没胜任也能够一目了然。经过这一个模块的整理,我们对自己的现状就会无比清晰。

02 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长坐标- 晓未来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为了找到当下的坐标,那么这一步则是需要知道我们未来要到达的坐标。两个坐标点都清晰,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对的路上。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人做职业访谈,这个方法无论是还没毕业/初出茅庐的人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人都适用。整体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用户画像维度

在做访谈之前我们需要锁定访问对象,我通常会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锁定。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横向:比如都是做活动运营的,但是我们所负责的产品或者行业不同,我会去找几个人分别去了解他们所关注的重点。通过认真分析,可以拓宽自己的见识边界。

纵向:根据岗位高低来划分,比如分别去问运营专员、运营主管、运营经理、运营总监,然后去了解他们所关注的重点。通过认真分析,后面可以得到一条潜在的升职密钥。

第二步:根据访谈目的确立问题维度

一般来说常规问题有这几个:

  1. 典型的一天是如何过的(了解该岗位具体工作场景)
  2. 压力感与成就感(了解该岗位的动机来源)
  3. 面对问题如何解决(了解该岗位需要的心态和方法)
  4.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胜任(核心能力模型)
  5. 需要和哪些同事进行协作及如何协作(了解该岗位的人际关系)
  6. 对业内一些案例的看法或者解读(了解该岗位需要了解的核心信息)
  7. 对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了解该岗位的未来发展趋势)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第三步: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理

相同点提取:如果从横向访谈及纵向访谈的结果来看,大家都关注的重点是你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需要我们重点去突破。

差异点提取:需要结合自身当下情况来看,每到一个节点,就只专注于当下的突破,突破了这一层再进入下一层,不急不躁。

第四步: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

先根据第一部分整理出自己当下的现状,再看我们这部分基本要求是否达到,然后再看我们阶段的突破重点为自己设置里程碑,突破的衡量标准。

当我们清楚现状、也清楚了自己要奔向哪里,剩下的就是寻找合适的路径帮助自己最快到达。

03 如何搭建自己的成长模型-搭路子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人的成长快慢,实力决定一部分、运气决定一部分。运气的部分不受人为改变,但实力的部分可以。

然后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怎么让自己成长的再快一点。我认为有四个层面的努力:

  1. 自身的努力:包括技能的修炼和效率的提高,技能要到位,效率要够高。
  2. 关系层的努力:快速成长离不开贵人,贵人不一定等于大佬,而是带给你机会信息的人。
  3. 资源层面的努力:当你自身强大了之后,也经营了一些人脉,你能不能借人成事,事情会卷入资源,资源带来机会。
  4. 平台层面的努力:借由前三层的努力,你由成事到成势。

但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只重点讲讲第一层的部分。毕竟这个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

通过前面2大部分,我们既知道自己的现状,也知道自己的未来,那么接下来就要解决如何去的问题!

以我自身的成长来说,我在无意中使用了“五牛”这个模型:“牛人、牛作品、 牛公司、牛著作、牛资讯”,简称“五牛”。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正如我们刚入行运营的时候,多数人告诉我们互联网运营大概有哪些岗位,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等等。于是我们脑子里才有了一些基本概念。

再到后来我们阅读了相关的书籍比如《从零开始做运营》、《运营之光》、《超级运营术》进一步理解了运营的基础概念。

随着我们开始工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开始有不同的侧重点,就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能力。比如老板要求你做社群、要求你写公众号、要求你做裂变等等。然后我们就需要不断去寻找“参考对象”。

整个经历就是我们逐步建立自己认知、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我们会关注大公司、关注一些大佬、会关注刷屏案例、也会了解到最新的一些信息、还会看书等等。

但最后其实看下来我们绕不出这“五牛”,所以后来我的做法就开始遵循这些步骤:

第一步:梳理我当下缺失的技能方向

第一部分的梳理帮助我知道我当下已有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的梳理让我知道和那些比我厉害的人他们厉害在哪里。在这里就是要将缺少的部分给明确出来。

第二步:通过五牛去建立对应认知

根据梳理出来的缺失点,找出对应的“五牛”,然后逐步展开学习。

第三步:建立了这些认知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用自己的话将那些内容翻译成自己的理解,再拿去与原作者/操盘手去交流校正自己的认知,如果这些人接触不到那么就去问问身边人如何理解这些,进一步整理。

第四步:然后去设计与实践帮助自己拿到结果

自己去做一些小活动来验证这些思考,执行过程中主动说出自己的思考、困惑点、从原作者/操盘手或者身边人不断拿走反馈,反复修正调整,直到做出结果(一般不太会拒绝,因为你会很容易成为对方的案例,没人会拒绝)。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当你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不断拿着结果,那么就离你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注意,虽然你这里做出了结果但是不等于你摘取了果实,我们继续往下。

04 如何展示自己的成长价值 -摘果实

“如果价值不被看见,意味着没有价值。”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被看见能获得认可、获得流量、获得背书、获得价值。因此如何被看见是一门技术活。

1)什么东西值得被看见

① 深度的案例复盘(展示思考过程)

②有方法论的输出(展示思考成果)

③ 工具化的内容(如sop、表格文档等等)

④ 其他人的评价(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大佬的评价)

这些都属于易于传播的内容。

2)如何才能被看见

① 自己去说

这里需要注意自己去说的时候不要把功劳都说成自己的,仅仅展示你对这件事的一些思考。

比如如何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其他决策选择,你的反思等等。仅做内容输出,不标榜成绩,顺带称赞同事和领导。聪明的人一眼就清楚只有真正深入事情的人才能讲得这么细致。

②借他人之口

再好的课程都会有差评,再烂的课程都会有好评。所以无论是卖课程还是卖商品,只要你想证明自己好,总能找到一些可以证明的素材。你自己说别人未必会相信,但是借由他人之口去传播就说明你是真正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平时要去注意收集这些素材,结合前面提到的输出内容之后,去找对应的传播节点帮助自己传播。

比如做爆款案例库这件事,当时如果我只是做完就没了,那也不会有后续的流量。

而是我主动去到某课堂做分享,也去找了零一的同学帮我做传播,再借着我的粉丝一起传播,然后借由这些事情,帮助我形成一个运营标签,我再以这个标签去勾搭亮哥,最后才让不少人认识到我。否则到今天我仍然可能只是一个小透明。

3)在什么场景被看见

在这这里我要说两个场景:一个是在职场景,一个是求职场景。

干货 | 4招让你学会用运营思维规划职业成长

①在职场景

职场里做出了成果被别人拿去邀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对的时间、对的人面前去展示自己的价值。

最合适的时间是什么?

项目进行中的工具内容输出、项目汇报时的成果汇报、项目复盘的复盘总结

对的人是谁?

决定你升迁的领导,客户面前,以及汇报时在一起的同事(记得凸显同事以及领导的帮助)。

②求职场景

基本上求职场景下的价值呈现一般从简历开始,这里我不重点去说简历该如何去做。而是告诉大家一个基本原则。

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内容运营的思维来设计。

首先当你的简历被收取之后,HR第一反应就是看你和JD描述的是否匹配,本质上做的就是拿你的描述去匹配JD中隐藏的用户画像。因此在这里价值呈现的原则就是将你最有价值的亮点放在简历前面,让他一眼就识别出你是与JD背后藏着的用户画像匹配,然后你还有亮点,只有符合这个原则,他才会对你具体的经历感兴趣。这将大大提高你获得面试的机会。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还原运营事件的本来面目,为你呈现背后的逻辑,只讲方法,不讲道理!

本文由 @志忠(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

本文由 @志忠(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岗位这种东西,只是为了解决特定范围内问题而存在的,问题的价值大小,决定了岗位的价值大小。

    来自广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