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经理,如何有效进行述职答辩晋升?
在职业成长道路上,晋升、答辩,是大多数职场人都无法逃避的过程,而一次有效的述职答辩,不仅可以帮助你回顾以往的工作经历,也可以让其他人看到你的职业能力闪光点。那么作为一名B端产品经理,你知道应该如何有效答辩吗?
最近顺利通过职级的晋升,回顾一下整个流程,过程很艰辛,但结果很开心,感慨还是比较多的。
由于公司内部并不像大厂那样有非常多的晋升指导文档,网上B端相关的述职晋升文档也非常少,前期都是靠着领导的述职PPT和自己摸索来推进。于是暗暗决定在通过后一定要总结一篇文章,一方面希望做到经验固化,另一方面也说不定能够帮助到后来的小伙伴们。
整篇文章尽量以纯干货的形式呈现,以答辩的时间顺序为编写逻辑,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报名答辩前、准备答辩时、答辩进行中以及完成答辩后。
一、报名答辩前
报名答辩前,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与报名。
作为一枚产品经理,相信大家对于写周报、月报、季度报、半年报(或者总结)绝对不陌生了,但往往却对于晋升答辩很头疼,尤其是对于很多在中大厂工作的小伙伴来说,述职答辩晋升是一个永远逃不过的问题。
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排斥参与答辩的朋友,大家都会觉得答辩很难通过,尤其是对于一些从事B端产品领域的朋友,B端产品普遍周期长,个人也往往只负责产品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模块,客户数量相比C端用户数量少很多,产品还不一定盈利,于是大家会觉得B端更难进行述职。
但其实,B端晋升答辩的本质,只在于2点:
- 如何有效呈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 为什么做出这些价值的一定得是你而不是别人。
只要能够讲清楚这两点,晋升答辩就不难。把“难”这件事情具象化后,本质上和你遇到的业务问题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只要有晋升的机会,不要错过,试试总归没有坏处,大家对于答辩没通过的同事并不会持有其他态度,不必有心理包袱。如果有能够跳级申请的机会就更好了,“最年轻的高P”这个头衔谁不想要呢。
除此之外,多参与答辩也会迫使你经常以职级通道标准来检视你的工作,这样也可以知道自己短板所在,通道标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你工作方向的指导之一。
二、准备答辩时
准备答辩的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你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一方面,报名到答辩的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也就2周甚至1周,另一方面则是你需要根据答辩思路去准备材料,答辩PPT是次要的,佐证材料反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如何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一段时间,是通过答辩的关键。
这里推荐一个比较适用于B端产品的时间模型,即4-4-2模型,40%的时间用于前期准备,40%的时间用于材料准备,20%的时间用于试讲和调整。下面会分别介绍每个阶段的重点内容:
1. 前期准备
在确认能够参加答辩以及答辩的准备时间后,不要立即投入到答辩材料的编写中去,对于B端产品来说,调研与规划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答辩这件事也如此。通常,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
1)提前阅读分析好今年的答辩通道标准,找到最重要的、占比最大的3个部分。
B端产品的评判标准往往较多,抓住最重要的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有机会对比往年的标准则更好,看看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尝试搞清楚变化的原因,这也许就会是今年重点考察的点。
2)尝试找你的leader\其他通过晋升的同事等,获取他们曾经通过晋升的材料。
看看他们的答辩逻辑和思路,如果可以的话,一起吃个饭聊一聊他们对于晋升的一些想法,之前评委问过什么问题之类的会更好。
3)回顾并梳理自己过去1-2年内做过的项目/产品/版本等工作成果。
注意,梳理出来的工作成果只要与本次答辩评级要求相关的,不相关的不必梳理。可以以时间线+评级要求的维度进行梳理,例如:
4)结合通道标准分析结果、工作成果回顾以及从第三方同事学习到的经验,确立目标,搭建初始的PPT结构框架。
结构搭建的核心原则只有2个:
- 突出重点,繁简得当。
- 我胜任,成果棒。
所以,自己擅长&占比大的要重点讲,不擅长&占比大的想办法补齐或者绕过,擅长&占比小的可以提一提,不擅长&占比小的直接略过。
2.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答辩晋升PPT准备,另一部分是佐证材料的准备。佐证材料每一家公司都不太相同,因此本次不做阐述,我们主要从答辩PPT这一部分展开。
很多小伙伴在写答辩PPT的时候,都写的比较简单,但实际上PPT在你的述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好的PPT+演讲表现能给你带来极大的加分。
但PPT怎么写比较合适呢,这里从整个PPT的框架维度出发,分享一些思路: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每一份答辩PPT必备的部分,甚至很多公司的答辩PPT模板中会直接贴上一个表格让你填写。但是这一部分却是最重要的,写得好的话,它可以给评委带来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怎么写好一页自我介绍,建议可以抓住几个主要的点:
- 个人简介不是个人简历,不必铺设所有的信息,只需要提供一些重点的量化个人信息,让评委对你有一个直观认识,例如8年的海外产品经历,安全网关行业经验。
- 获奖经历,代表你个人获得的组织认可。
- 绰号(如果有),代表同事和领导对你的认可。
- 简要工作经历及成果概述。以最简明概要的方式说明这几年主要做了那些事情,取得了哪些成果,只写最关键的点,如果可以,以时间线和因果关系的维度串起每一个重点成果。例如2020年进行了市场洞察,2021年业务设计和市场突破,2022年取得了重点成果。
- 胜任力评估:可以在自我介绍时用雷达图直接给出你胜任的结论,PPT里的其他内容则是胜任力的论证。
2)过程能力证明
过程能力证明是整个述职PPT中最最最核心的部分,它是直接证明你能否满足晋升要求的证据,因此这一部分要仔细斟酌,反复思考。关于这部分,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论证模板或者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但整体而言,对于B端产品经理,推荐至少要讲清楚下面3个部分:
① 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这个业务/这个产品?
市场/行业洞察能力是B端产品经理的必备基础能力之一,所以在介绍你的产品或者业务前,一定要把背景讲清楚,例如行业背景、市场容量、客户痛点、竞品情况、自身现状等等,这些背景不要只通过口头描述,而是要清清楚楚的放到PPT中,有数据就摆数据,有友商业务设计就摆业务设计。
讲清楚为什么,一方面是向不同业务领域的评委同步做这个事情的背景,另一方面也是凸显你的业务能力与视野,告诉评委你就是公司里对这个市场和行业最了解的人。
② 你怎么去设计你的产品/业务?
业务设计能力是B端产品经理往高职级晋升时不可或缺的能力。也许你有很多个业务设计案例,但是在PPT中一定要只挑最能表现你的能力和成果的1-2个,不要贪多。
同时,尽可能重新设计图表,各类方法论的图表设计尤佳(例如价值曲线、SWOT等),而不是用你平时的材料直接截图贴到PPT中。
在编写这一部分的PPT时,要留意两个常见的坑。第一个是在讲你的设计思路时,应该讲的是你如何做出了一份好的业务设计,而不是如何做了一份业务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做好。第二个在于B端业务设计的时间周期往往比较长,内容比较多,讲的时候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挑选其中几个最重要的点讲即可。
③ 你设计的产品/业务,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B端产品与C端产品不一样,它有一个唯一评判标准,那就是商业成功情况。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个行业,最终你的产品都是为了给客户带来价值,给公司带来钱。因此,这一部分也是衡量你业务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三个小思路出发去描述你的业务成果:
- 你的业务设计的核心指标如何?例如,如果你的产品最重要的业务设计就是打差异化竞争,那么在差异化的设计这一块的商机及转化率如何?客户认可度如何?圈定的目标客户及行业是否有效突破?
- 你的业务设计整体效果怎么样?给产品带来的收入增量如何?同比环比数据怎么样?为什么这些变化是由你做的业务设计带来的?
- 未来预期的数据和效果会怎么样?例如2020年设计的业务在21年落地后跑的不错,22年上半年也不错,就可以预计下22年下半年,23年的数据摆上去,并给出这么预测的理由和逻辑。
在描述业务成果的时候,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摆数据,数据可能会掩盖真相,但一定不会说谎。尤其是一些优化类的业务设计,尽量去做对比和量化。
如果实在没有数据,或者产品刚上线没有太多数据,那么可以从这两个思路尝试下:
- 推导一个符合逻辑的数据,并给出充分的推导思路,告诉评委这个产品的价值以及你对于这个产品的思考逻辑。
- 外部是否有一些好的反馈或者评价?例如beta客户的好评,渠道的好评,领导的OKR好评等等,都可以用来作为第三方的佐证。
总体而言,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这三个部分就是整个过程能力框架的核心。
还记得文章开头提过的B端产品晋升答辩的本质吗?这两个本质就会在过程能力论述中得到呈现,所以,在整体编写过程能力这一部分内容时,还要额外突出注意下面2个点:
① 你在整个业务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一些优化型的业务中,“为什么前人做的不如你好,为什么你就能做好”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清楚的(做过相关业务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这个)。
你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呈现这个问题的答案,例如你对于某个市场就是最了解的,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你推动了哪些其他人做不到的变化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评委:“这些事情换了其他人做不到,在这个领域我就是最好的”
② 要把你做的这些事情的“难点”讲清楚,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困难,有那些复盘和思考,不能让评委觉得你经历的业务非常简单,没有挑战性。
3)其他部分
述职答辩PPT的其他部分在每一家公司的要求都不尽一致,这里针对常见的部分给出一些个人想法。
需求设计这一部分,相信对于晋升中高端产品的小伙伴已经不是问题了,这里也不是评委关注的重点,简要清晰的列举案例即可。
创新成果这部分,重点就在于体现一些个人特质(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点)。
人才培养这部分,在部分中型公司里其实是一个比较难以论证的事情,因为团队小没啥人要培养(就是本人了)。但有机会的时候,还是可以列举一些案例,包括团队氛围建设、人才激励、人才指导及人才培养结果,重点在于人才指导和培养结果部分,把指导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讲清楚。
流程和方法论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关键词:赋能及效果。思路就是定期复盘-定期赋能-产生效果,把效果讲清楚,给团队带来了多大价值,如何证明这种价值。抛开面向晋升的背景,这些在日常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行为,平常也应该要多进行。
其他还有不少部分,受限于篇幅不一一展开阐述,如果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交流。
4)PPT本身
完成了主要内容后,就回归到PPT本身了。很多小伙伴在写完前面的内容时就已经筋疲力尽,PPT也不怎么包装就草草收尾。但实际上PPT本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提升通过率。
虽然晋升答辩不是零和游戏,候选人与候选人之间并不存在明面上的竞争关系,但毕竟评委是连续参与评审的,材料好意味着你的态度端正,他们也会给你增加更多的印象分。同时,未来也许你的下属也会向你借阅晋升PPT,试想下当他看到你潦草的晋升PPT时的想法。
PPT本身不需要做的非常花里胡哨,但是一定要确保无错别字,字体一致,大小、间距合适(14以下就不要用了)。同时,在主要内容结束后,增加一页Q&A,以及来一个感性收尾,对工作内容做下回顾和展望,写写理想和抱负。
3. 试讲和调整
在完成了PPT后,就可以参与试讲了。尽量邀请你的领导和部门同事作为评委,给你反馈。试讲期间尽量在真实答辩的会议室,以发现除内容以外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之前在试讲的时候,发现答辩会议室是电视机投影,导致屏幕上PPT字体非常小,于是及时调整了字体大小,避免了正式答辩时的尴尬。如果实在无法在真实会议室中模拟,那也在答辩前尽量去踩踩点,看看是否有坑。
如果觉得紧张,那就多试讲几次。紧张是必然的,几乎没有人不会在第一次答辩时感到紧张。很多人在多次参与答辩后仍然会紧张,反复尝试,调整声音。因为你的紧张和不自信是可以从声音里听出来的。
在试讲过程中,尽量记录评委们提出的问题,并调整材料或者演讲方式,快速迭代你的答辩过程。
三、答辩进行中
在答辩进行中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点,前期准备充分的话,答辩过程通常会比较顺利。提前准备好投影材料,不要迟到,沟通时保持冷静且自信,语速适中,音量到位,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等低级错误。
这里有两个小tips可以分享给各位小伙伴。
1)不要怕挑战。要坚信你的能力和水平,你每天都在研究这个领域和方向,在你的领域中,你就是最了解的,就是专家。
有一些评委会基于一些他们自己的顾虑或者疑惑对你的结论进行挑战,这个时候需要坚定的告诉他们你的思路及过程,尽可能以口语上的金字塔结构并结合PPT材料做阐述。
2)对于一些困难/难点举例类问题,除了介绍案例以外,更多的是要说清楚在解决这个案例的同时,你是否发现了一些共性现象,以及是否抽象出这些现象并形成业务设计并落地解决了更多类似困难。
本质上,评委想听到的在于你是否能够深层次的思考及分析产品对于客户的价值。尤其是晋级高阶岗位时,这个信息很重要。
四、完成答辩后
答辩会议结束的那一刻并不意味着这一次的答辩流程就结束了。答辩结果通常来说不会立即公布,而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公布,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打听,没有的话也可以静候佳音。
在等待结果的期间,把答辩时评委们问过的问题以及你当时的答案都写下来,复盘思考下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比当时的回答更好的答案,以及,站在实际工作的角度,思考下是否有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点。
这里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感受想分享给大家,早些年在答辩完做复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在被提问的那一刻答出最好答案,总觉得自己错过了机会而感到懊悔。
于是后来每一次都在努力,向自己心中的完美表现靠拢,但随着业务与职级的上升,每一次评委的提问维度和难度也在上升,每一次都无法做到自己事后复盘时的理想答辩表现。于是释怀,要么努力抓住机会,要么努力做到错过不要懊悔。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完美的答辩表现,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做到更好就足够了。
等到答辩结果出来后,无论是否通过,都要向评委们请教建议和指导,他们给出的信息往往非常有用。如果通过,可以请团队喝个下午茶分享下喜悦,如果没通过也没关系,吸取经验,再接再厉,来年再战。
至此,就是整篇分享的结尾了,受限于行业的局限性,所述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小伙伴,各位可以摘取自己觉得合适的部分。如果能够在晋升答辩前帮助到各位一二,那便是最大的欣慰了。
预祝各位小伙伴成功通过答辩!
本文由 @魔力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台产品要怎么提现自己的成果呢?感觉没什么数据成果,主要都是在做业务支持
中台的核心本就在于数据治理和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业务与数据的一体化。可以考虑从2个方面体现价值:
1.你做的中台产品的价值。例如中台做之前和做之后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指标有明显的提升,例如数据层面的数据指标、质量、重复使用情况等,以及业务层面的开发周期、开发流程、开发成本、运营成本等。
2.你作为中台产品经理的价值。前面那些变化,你是怎么洞察到需求的,怎么思考的,怎么沟通的,你起了哪些关键作用,例如在业务支撑方面做了哪些突出贡献等等。
如果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甚至还未上线的阶段,实在没有数据,那么可以尝试收集一些业务团队、leader等其他人的积极反馈作为侧面佐证。
看完这篇文章真的觉得干货满满!产品经理快快学习起来~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