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B端需求池管理分享
基于需求的重要性和关联性,本文作者将需求池类型分为重点OKR、项目需求集和零碎需求池这三种,并对这三种需求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在之前的文章,我介绍了B端产品运营方法《适合新人:企业内B端产品的调研和运营方法》,接下来着重给大家介绍自己【需求池管理】的思路。
一、适合产品类型说明
适用性基于实践本身,我所处的环境和业务,才形成了我自己的方法,以下简要说明我的业务性质:
- 企业内B端产品和流程:主要用户在公司内部,可以与业务和研发进行快速调整和沟通;个人同时覆盖好几条产品线,需要应对不同的流程的并行需求;
- 业务型需求、功能型需求:对业务的操作改变、感知比较大的,而非技术性、底层逻辑改造;
- 需求量大、需要快速响应业务:平均每日接收2个以上小需求,需要快速响应和跟进;
二、不同类型的需求管理
我将需求池类型分为三种,这三种类型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需求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 重点OKR:对自身&相关方岗位产出有较高要求的关键绩效结果,一般都是季度性的关键结果。主要在 [流程1:发掘和接受需求] 阶段用到;
- 项目需求集:单个重点项目上线前后强相关的需求集合,需求不稳定性高。在 [流程2~流程5] 阶段用到,贯穿单个项目上线前后的历程;
- 零碎需求池:日常小优化,需求之间关联程度不高,且该模块基础流程已较稳定,不是重大变更。于我主要是用来做零碎备忘录;
[流程1~5具体内容可以查看《适合新人:企业内B端产品的调研和运营方法》
三、管理方式介绍
下面我将就不同类型的需求池展开我的管理方式介绍。
1. 重点OKR
流程:
1)搜集相关方和自己的重点产出结果
一般是在每个季度结尾,要开始约相关方制定下个季度的需求,并让对方排好优先级及期望上线时间。
2)预期上线时间和优先级沟通
相关方产出需求列表后,与其修订优先级和时间要求的合理性。时间的安排,可以自己根据经验先拍出一版预估上架时间,但告知业务方可能会进行修改。
3)每个OKR的生命周期安排
随后根据预计上线时间,倒推需求调研、开发测试的时间。然后就可以约研发团队沟通了。和研发沟通之后会得到一版新的相对合理的时间。
4)生命周期阶段记录
需要记录每个需求最新的状态,是否已进入调研、开发。
5)计划和完成度复盘
记录和计划当差异比较大的时候,要及时的跟业务沟通,跟产研协调资源。冲突无法自己处理时,要尽快告知上级风险和应对方案。
工具:OKR计划表和公示:https://docs.qq.com/sheet/DQ0xabEx2SG1jUkpT?tab=BB08J2
*我的OKR表格示例(许多公司也有线上工具记录):
思路:
1)明确自己在急流中的锚点
一定要从公司和部门的目标出发,对齐自己的定位,才能抓住最核心点。作为运营和产品很容易被眼前看到的工作吸引,容易忽略这到底是不是公司需要的。
比如基层业务要求你为一个流程做时效统计,但结合大部门的规划,下阶段重点是做精细化管理,意味着流程节点还会再细拆,此时如果做了时效统计未来必定还要调整,就做了无用功。
2)孰轻孰重
业务总会给你提一大堆需求,你需要让他自己先想清楚重点,这样双方才能达成优先级共识,避免未来“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的局面。以及最重点的需求细节必须跟进到位,而次之的需求细节可以相对粗糙,只有心中有把清晰的秤,才知道在什么场景需要放弃什么。
我们容易在很忙的时候,让自己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以此逃避真正的重点,需要时常让自己复盘“什么是重点”,及时把自己的舵摆正。
3)上下游联动
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管子“,从业务同步过来的优先级,也要与下游你的研发团队同步,提前告知大家背景和需求,达到三个目的:提前预约资源、让研发做好心里准备、提前了解产研疑问做好业务问题反向修正。
4)动态调整
表格只是个工具,表格不是一次性的,是可能每月每周都要调整的。在互联网和电商行业,重点可能随时在调整,资源随时可能被重点项目抽走,你需要动态地和业务、研发对齐当前进度。
2. 项目需求集
流程:
1)业务调研和功能需求整理
有一套框架,我的个人框架在下方模板里。
2)业务方流程拉通&产研侧功能讨论会
记得做好会议纪要。
3)上线前确认好准备工作
历史数据处理、验收用例场景整理、业务培训通知、上线通知。
4)上线后提供登记表用于业务异常登记
上线后一般异常会集体爆发,业务会集中反馈,导致信息霸屏,且业务只习惯截图和抱怨,容易忽略提供数据。此时在线登记表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既能清晰记录和追踪问题,也能汇总分析异常量。
5)业务需求需要进一步筛成具体的需求,和研发团队讨论
此时需要另一个张表单独记录。
工具:项目需求集登记:https://docs.qq.com/sheet/DQ0JQZnBEWnB1dG11?tab=s54h4t
思路:
1)一切实物,皆可追踪
你的需求点记录清晰,可用于未来和业务产研battle,毕竟细节才是最容易漏掉的。上线后的问题提供字段让业务记录清晰,才可真正最高效地解决问题,让问题止于抱怨和混乱。
2)落地不在心,在笔下
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时更井然有序,我相信每个人不乏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做好清晰计划,就很容易在上线前手忙脚乱。有清晰的todolist,才能最高效地把流程细节跑顺,保证顺利上线。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些资料和文件,在项目结束后都可以整理成文件归档,便于后人翻阅当时的逻辑设置原理、当时的会议纪要、当时异常的成因。当然每个公司不一定都用在线文档记录,可以记录到自己内部的流程文件里。
3. 零碎需求池
介绍:这应该是每个产品/运营人都会用到的最基本的需求池格式,不赘述。我一直用这个需求池记录了好多年,发现每次项目上线记录混乱后,才单独抽出项目内的需求到《项目需求集》的池子了。所以目前零碎需求池,更多是用来做备忘。
工具:https://docs.qq.com/sheet/DQ2ZJYk12T0l2aEFa?tab=BB08J2
思路:
1)Always Break
唯一在这里重点想提的,就是“反复打破”这个概念。零碎需求池的用法,很多人是按时间记录。而我会每周将它以“模块”为维度重新排列一次,观察需求的联动性,如果关联性高的不一定按照时间先后做,而是绑在一起做。这是一个观察方法,也是一个更高效的处理方法,它能让你对模块的联动更敏锐。
以上是我目前需求池的管理实践,会时新时更,方法要随着实践变化。
本文由 @我叫更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非常详细 很有帮助 谢谢
感谢认可~如有问题也可以反馈和一起探讨
请教下,B端的话,效益量化评估有啥可行的方法嘛~
我们公司的话~
1、销售额:增加的销售额或毛利
2、增效:减少人时
3、降本:节约成本
4、合规:按影响范围(部门-中心-公司)
多点这种文章就好了,既讲道理又把自己的成果分享出来,给楼主赞一个
感谢(◍•ᴗ•◍)❤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