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复盘都写什么?

2 评论 4252 浏览 30 收藏 16 分钟

每当导师带新人时,第一步总会让他们写复盘。为什么要写复盘,复盘的好处是什么?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该如何写好复盘?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你分享他对复盘的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交互设计师应该怎么进行复盘?以及应该都复盘写什么内容?

一、我对复盘的理解

我工作的第一年,因为是新人,给我的工作都是一些细碎且基础的工作,说白点就是“工”,只要你花时间,甚至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完。开始还开心每天没压力,时间久了就开始莫名恐慌,发现自己没任何成长。

于是就和当时的导师诉说,我非常清楚得记得我的导师给我的回复:就算简单的事情,在做完后你也可以复盘,总结经验,将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你当时能力下的最好就非常牛逼了。

这是我做设计师来第一次知道复盘这个词,而经过了4年的工作,我对复盘有了更深的理解,即:感触 > 经验沉淀的过程,即回顾你做的某个事的过程,然后针对该过程遇到的问题(流程、需求理解、沟通……)进行分析总结,以及如果再做一次你会怎么做?是否能够沉淀成经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之前跳槽面试的时候,一开始面试我都没录音,在1个小时面试后,因为疲惫直接葛优躺,到后面依靠记忆很难对这场面试中我的回答,面试问题进行整理。

这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以至于我在后面每场面试都会记得录音,这样我就可以根据录音一段段的总结不足,尝试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个方法对我非常有用,在经过2 3 次这样的总结后,我后面的面试回答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你看这个事情其实就是 感触>经验沉淀 的过程,没录音造成的后果让我感触到记忆力流失的速度,以及对我的总结造成不便,所以我后面每次就很记得录音。面试是这样,换到别的场景也一样,向同事请教问题、汇报、演讲等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记录。

所以你看,这就是感触的力量,可以让你记忆深刻,就和看书一样,可能一本好几年前读过的书,内容几乎忘记了,但是却可以一直记得让你感触的片段、句子。

复盘也需要这样,我认为复盘中最关键的点是回忆整个过程让自己触动的点,而不是一开始就去照搬他人的对于复盘的流程,上来就注重形式。

这个触动点可能是一个很基础的设计改动、设计方法、甚至是工具的使用,触动点不管大小,把它先写下来,因为根据能力圈法则,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是在自己现有基础上一点点往外扩,所以找到触动点就是我们向外扩的一个很合适的契机,因为产生了触动,就可以让自己对认知圈边缘的知识进行关联,这样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二、复盘究竟何魔力,以致于导师们都提倡新人复盘?

1. 提高自己个人能力

刚刚我也说了,复盘便于我们对自己做的事情的一个总结。

当然这个总结有正向和负向的,正向的总结不仅可以激励到自己,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外,还可以让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一旦后面有类似的案子我们可以立马复用;负向的也很好,这个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以一个全局的视角去看待当时自己的问题点,反思当时自己为啥这样做?为啥没想到最终的方案?反思后往往变成了自己宝贵的经验。整体而言,复盘最终的结果往往可以帮助我们 提高个人能力,这个能力包含了:

设计能力:初稿的设计方案和终稿设计一般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来可能是自己当前的设计敏感度可能还不够,没想到更适合的方案;二来也可能是业务原因,选择了最适合当下业务的方案,这个方案从纯设计上来说可能不是最好,但综合是最合适的。

这个设计师应该可以很明显感受到用户体验和业务商业上的平衡点问题。多复盘几次就能够更好的在两者间更快速的找到平衡点,这时你会从追求极致体验到追求合适业务设计上进行转变,我认为这是逐渐成熟的表现。

沟通能力:沟通上的问题我觉得是每次项目上都会发生的问题,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大家理解都不一样,一不小心就理解偏差导致后面全偏了,然而通过复盘,你可以可以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就喜欢私聊,然后出问题就甩锅,然后这个锅就到你头上(锅从天上降)。

经历过后,你可能就有经验了直接群聊,杜绝私聊,哈哈哈哈哈~ 关于沟通上的问题可以看我以往的这篇文章:《谁说菜鸟不会需求沟通》

2. 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价值的量化

通过复盘可以将整体设计上线后的结果进行整理,可能会有数据、用户反馈等结果,这些量化的结果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你做的这个方案量化的价值成果;如果后面的数据反馈不好,也可以反推到设计进行不同方案的探索并验证。

3. 为后续作品集做准备

这点我认为好重要呀,因为如果你没复盘,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一来,记忆太久了,很多背景、原因、更深次的细节等都会忘记;二来,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翻之前的稿子及优化前的稿子,甚至还不一定找得到;三来,有时候很多案子的结果都是在群里同步,若当时没有整理好,过了半年 1 年的想要去找,相信我你肯定会遗漏很多重要的信息。

如果你有复盘的习惯,每次项目的资料都整理好,等到做作品集的时候可以轻松非常多!非常多!非常多!

举个例子:我入职的时候,我的导师就要求我每两周就要做一次复盘,还是要做成ppt的那种,还要排版啥的,我当时做的时候很烦,很累,感觉没必要,但是当我整理作品集的时候,我直接打开那些文件,发现可以直接拖过来,做些调整就可以了,非常快速。

三、那交互设计复盘怎么做?都写什么?

1. 回顾

在项目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逐渐开始复盘,因为这个时候刚做完项目,很多实操和做法原因等都是最清晰的,也记得最清楚。而回顾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预期目标。预期目标主要是要理解清楚当时做这个项目的原因是什么?做这件事是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例:之前做的一个B端的项目,一开始复盘的时候就像是流水账一样将自己做的设计全部铺上去,最后导致没有一个主线进行出串联,最后重新冲背景和目标出发抽象出一下两个核心点,到后来所有的优化内容都是围绕这两个来的,这样你整体的内容就能够站得住脚,因为都是从这两个点得来的。

2. 整理问题并分析原因

这里的整理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① 产品本身存在的的问题:因为我们出的设计方案必定是为了解决实际业务中的某个、某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复盘的时候需要提取出我们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分析现有的产品为啥会有这些问题?是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如:支付相关的优化可能是要整体解决支付安全和支付效率体验这两大问题。

② 自己过程中的问题:在回顾完预期目标后,我们可以将全部过程稿平铺出来,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次的变化,以及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去分析每次之所以这样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回顾当时其他人提出的建议等,这其中的问题可能会有:布局问题、模块比重问题、感觉重点不够突出、流程问题、表现问题……那么每个问题都可以去分析原因。

如:布局问题,自己画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信息权重?是否考虑到阅读习惯等,这次犯了这个错误,可以回顾下自己画稿,是完全没有这个意识?还是没有基础的板式规则基础?

完全没有意识:让自己养成看到某些竞品的时候就去分析页面,在打车的时候,看到打车的页面是怎么做?DD和高德和曹操等其他的页面差异点在哪里?哈哈哈哈哈 让自己养成职业病!

没有板式知识:可以看看板式设计、设计师需要懂的排版技巧等书籍,至少看了之后能够很快得扩充自己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相信我,这种发现了自身问题,然后寻找方式去解决或补齐短板的方式很有效!至少比凭空没事就去看有效,因为这是你自己经历到的,当看到相关的解决建议的时候你的脑中就会很快浮现出你当时做的不好的排版,这样的关联可以加强你的记忆~多练几次,根深蒂固。

以下是我的建议:

① 刚刚说的有很多版稿子时,每次的改动建议可以记录在稿子旁边,便于我们回顾以及清晰上一版稿子为啥不好要改。如:

② 做案子过程中他人建议,或者你当时的顿悟请立马找个地方记录下来,方式可以自己定,我就很简单的放在excel表格里面,按照时间顺序往下排,这样你随时去看,都很有警示作用~

3. 总结并沉淀经验

总结也是也是一样,一个是针对案子本身,另外一个是针对自己。

针对案子:这边需要写的是在上一步中你发现案子中的问题,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了这个问题?是通过了调研?还是竞品?还是从用户动线出去去解决的。以及最终解决后的成果如何?

如:支付的优化,通过用户安全感心理学理论出发,从心理安全,物理安全和社会安全出发营造安全的因素。

针对自己:可以让自己在做过的事情中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够沉淀成自己的知识,而知识的最大作用不是你知道了,而是在后面工作中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知识并不是学术上的知识,是我们自己量身定制的个人知识,也是最适合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其次,可以思考我们这次的经验是否能够扩散到其他项目中,是否需要沉淀成团队文档之类的,提高自身影响力。

四、复盘结束后呢?

很多人复盘后就放着了,其实可以将自己复盘的东西整理下,发出来让其他同行看看,说不定可以加个好友成为朋友,平时可以互相沟通设计问题呢?

我之前看到有个新人交互设计师她每天会用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当天的感悟写下来,虽然每天只有几段话甚至一两句,但是一个月30天,一年累计起来是很多很多的,我看到后也学习了下,但我没坚持住每天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工位上写了到了22:03 ,希望我的内容能够给你感悟,其中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在面对当下的诸多疑惑,内卷的环境,生活的焦虑,预期的难达,都如钝刀慢割着每个鲜活的个体.心有块垒,却在沉默中隐入烟尘。

本文由 @小发的设计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现在就在坚持每天写总结,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

    来自福建 回复
  2. 感触很深!!!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