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总是“搁浅”?

0 评论 5298 浏览 14 收藏 8 分钟

也许你曾制定过无数个中长期计划,又搁浅了无数个,最终还是靠外界推动自己“被动”成长。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呢?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制定计划的6个要点,希望能为你制定年度计划带来一些帮助。

从小到大,我们制定过无数个中长期计划,又搁浅了无数个,到头来还是靠外界推动自己“被动”成长。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不知道你制定了多少个计划。而这些计划又有几个能够真正落地呢?

以年度计划为例,经过去年大半年的探索,以及今年1月份制定自己的计划,协助一些朋友定计划的尝试来看,对于这件事我现在有了一些更客观的认识,今天简单整理出来。不一定对,但值得尝试。

个人认为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真的想、可拆解、好达成、能度量、有提醒、易反馈。

1. 真的想

首先,这些计划(尤其是自驱成长的计划)一定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觉得应该做,或者模仿别人做。因为一旦源动力不足时,后续真正的可持续性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你看到别人在坚持读书,也给自己定一个读书的计划吧。但是因为不热爱,被动的坚持除非有足够的其他动力让自己形成习惯,否则很可能不了了之。

而且真正长期坚持的事情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否则每次执行都很痛苦,渐渐地便失去了兴趣和行动力。

2. 可拆解

其次,这个计划一定要拆解,把一个大目标按阶段、按频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否则没办法及时衡量和评判,也会觉得目标很空洞,缺少现阶段的执行方向。

比如我今年的一个目标是能够重新在1小时内完成10公里跑步,然后将这个目标进行拆解:

  • 10月份要完成,那么倒推到8月份要能够完成8公里跑步
  • 再倒推7月份完成7公里
  • 5月份完成5公里
  • 3月份完成3公里

这样我的现阶段目标会比较清晰,从2月份开始锻炼,只奔着3月底能够完成3公里来努力。完成了第一步,再考虑第二步。

比如有朋友想全年读完20本书,那就要至少拆解成每月读几本。不然很容易上半年一本不读,下半年为了完成任务而仓促阅读。即便达成目标,但没有达到自己制定这个目标的目的。

3. 好达成

好达成,也就是我们拆解之后的目标要是相对容易达成的。如果不容易达成,则需要进一步拆解。只有面对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够达成的计划,我们前进的意愿度才会更强烈,也不容易拖延。

因为从时间管理方法论和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多数人在面对多个任务时,更愿意挑选容易的任务来优先做。

所以像每日读书这种长期任务,我会把每日的目标定得很低,只有10分钟。因为单从一天来看,读书10分钟还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然而即便这样,持续读书依然是一个很难的任务,我的读书群几十个人,迄今一个月,仅剩七八个人没有间断过。

4. 能度量

能度量,则是把比较虚的目标转化成可执行、可评判的目标。

比如有朋友想提升自己的产品讲解能力,这个目标就是不可度量的。

因为评判的标准很玄妙,也无法衡量出来到哪种程度才算提升到自己满意。所以我建议改成每个月进行几次产品讲解、业务培训并进行复盘,相信坚持一年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或者读几本相关表达能力的书,或者写多少次“逐字稿”等等,这些才是能度量的行动。

比如我想在今年提升自己的产品设计能力,这个目标也是不可度量的。

于是我把这个目标改成了一项具体的任务:上完32节产品视频课,每月读一本产品设计相关的书。这样的计划完成之后,相信产品设计能力自然会有提高,只不过提高之后的衡量标准不确定。

5. 有提醒

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拆解成好达成、可度量的子任务之后,还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有提醒。

因为除非是每日的习惯,很多事情都容易被忘记,或者拖延。

比如有朋友想每个月学一节视频课,那就要在月底的前一周,设置一个任务提醒,提醒自己自查一下有没有完成。如果没完成就要尽快利用剩下的一周抓紧搞定,否则一次延期将代表更多次的延期(也体现了定期复盘的重要性)。

所以我的月度计划复盘时间都定在了每月的25号,大多数全年任务的提醒、自查时间定在了10月底,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6. 易反馈

最后,易反馈则代表这些拆解后的任务在执行后,能够快速形成正向反馈,只有通过多次的、看得见的正向反馈,才能促使自己更愿意坚持做下去。

漫漫长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中途很多次的意外、变化都容易让自己懈怠、放弃。而只有持续的通过正向反馈激励自己,给自己注入新的能量,才能在这场长期竞赛中坚持下去。

最终,我对个人长期计划能够落地的观点,汇总而言便是一句话:

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拆解成好达成、可度量的一个个子任务后,通过适度提醒让自己快速完成并形成正向反馈,促使自己长期坚持下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一点帮助,希望我们设定的计划能多成功一些,哪怕只多一个。

专栏作家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