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实现三步曲:目标设立、路径设计与能力规划

1 评论 6865 浏览 22 收藏 17 分钟

职场上如何设立目标,规划合理的路线完成目标?本文作者介绍了几点关于职场规划与目标达成的小建议,指出了在目标设立上容易被忽视的几点盲区,帮助你在职场上更好地设立、达成目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想和你分享关于“目标实现”的主题,希望对你有启发。

疫情虽然整体上已经结束,去年就已解封。然而疫情的影响并没有结束,去年我在北蔡被封了接近半年,原先谈好的客户也有一些在疫情的影响下没能挺住,各大公司也在努力降本增效。即便到了2023,也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恢复往昔,一路欣欣向荣。

我所见到的景象是一堆人失业,其中有的继续奔波于求职,有的人趁此机会尝试自由职业。

作为一个过了近4年自由职业的人,我在我的朋友圈里见证了不少人的沉沉浮浮。

有的人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最后伤心欲绝地黯然离场。

有的人则是重新定位了自己,回归到了职场,找回了目标。

更多的人则是内心充满挣扎,以及茫然无措只好躺平。

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

但无论是“卷”还是“躺”,我们内心都迫切地寻求破局,再次出发。

既然要再次出发,那么我们要怎么做?要解决哪些问题?

  1. 确立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2. 简单可执行的路径
  3. 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到达

一、确立有价值的目标规划

没有目标的航行就只是流浪,无法带你走向任何远方。错误的地图,也无法指引你找到宝藏。

如果我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也许你会给我很多回答:比如实现月入几万、比如升职加薪、比如做一次出圈的刷屏活动。

那么如果我继续追问:你为这个目标做了哪些事情?

可能你就回答不上来了,甚至你压根就没有仔细想过这件事。

我们对自己现状的关注要远超过对未来的关注,既弄不清楚当下的重点,又不知要去向何处。

这也是我们陷于当下生活的繁忙与庸碌,挣扎在琐碎与纠结之中的主要原因。

既然设定目标那么重要,那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1. 目标的实现与你是否找对价值点位有关(垃圾堆里找不到你要的宝藏)

当我们将目标锁定在月入五万的时候,按照正常的脑回路都是,我要怎样才能价值五万?

这样的脑回路会让我们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内心出现面向目标的讨好逻辑。类似于“我不够好,所以我没资格被爱”、“我基础差,不配拥有这个目标”这样的心理。在我们在面对批评以及嘲笑时,心态非常容易崩。

我们太需要客观地去看待我们的目标了!如果只以当下去丈量未来,那么以你目前的能见度,是不可能意识到月入五万的机会在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镰刀们趁此机会告诉你做这个可以月入五万,做那个可以月入五万,然后给你总结一大堆他自己都没尝试过的副业渠道。于是,你成了被收割的对象。

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如果要实现月入五万,谁来向你买单?谁有支付能力?他的需求是什么?

去年年底我刚回厦门,和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如果回厦门求职,想要和在上海时一样拿个几万的工资,应该如何做选择?

朋友回答我:如果你去的是一个20人以下小公司,想要达到月入几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规模的公司,首先在职级分配上就必然是很简单的,基本就是基层员工+基层管理+老板及合伙人三层结构。

板及合伙人拿完大头之后剩余的资金就有两个去向,一个是支付基层员工薪资,另一个则是维持公司的运转,那么你夹在中间,可能拿到这个数吗?显然是不能的。当然陪着公司发展壮大,是有这个机会的。

你才是你目标的第一责任人,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能够帮你实现目标的价值点位,只有在那里你才能实现想要的目标。比如能够让你月入五万的岗位,至少得是一名总监。除了职位我们还要看行业,在一些传统行业里,即便是总经理,年薪也很难超过40万,距离月入五万尚且还差20万的距离。

所以我们如果要实现月入五万,我们要锁定好能给这个钱的行业、公司、岗位,然后绘制自己的实现路径。

只有综合概率足够高,机会足够大,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这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

2. 能做选择的前提是有好选项(巧克力味的屎和屎味的巧克力都难以入口)

我的好朋友绵绵说过:决策的前提是创造足够多的好选项,面前就天堂和地狱,或者有裂痕的碗和缺角的碗,这都不叫选择。而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巧克力味的屎和屎味的巧克力的选择问题。

2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个6000块,一个8000块。可能对你来说多2千块意味着你的生活质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你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那就称不上是一个选择。

当然你可能会说如果面前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呢?要么有能力创造新选项,要么在里面选择一个你可以勉强接受的。

但是暂时接受是为了换得时间进行修炼,我们最终仍要驶向我们的目标。

简单来说,如果你当下处在一个不是那么喜欢的岗位上,你暂时也无法切换到想要去的岗位时,你要做的就是锁定目标后,积极修炼相关的能力,等到机会来临时,你才能及时抓住。也许目标有时候比较远,我们也需要经历拐弯才能重回主线。

3. 重复设定同一个目标(同样的方法和路径无法带你实现目标)

在设定目标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重复设定同一个目标。上个月没完成,下个月再设一次,去年没完成,今年再来一次。除非你发生基因突变,否则重复的路径只会得到同一个结果。在复盘的时候就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有的人会说,我认为我的达成路径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的执行力没有跟上。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

你当下什么状态,你在未来大概率也会是这个状态,几乎不存在突发的改变,我们也并不会一下子更新版本,成为那个实现目标的自己。多数情况是无意识的,悄然发生的,只有你回顾过后才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很多,这个才是真相。

我认为改变的整体发生源于细小的变化,而不是一下子突然就实现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细小的地方,逐步去推动变化。因此设定目标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作为变量考虑进去,同时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缓慢推动的过程,质变的积累离不开量变。

二、设置简单可执行的路径

1. 过于复杂的路径难以执行

年初的时候,我在会员群里提到,要给自己定新年关键词。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下面八个大词。

当我列完之后,会发现围绕关键词要做的事情特别多,于是事情就会多到分不清主次,线程一多就会面临着从哪入手,从何时开始的纠结里。焦虑使我关闭了网页,让自己强制冷静下来。

在经过几天的冷静之后,我总算走出了焦虑,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思考产出结果与目标实现强相关的事情,如果只能选3样放在最高优先级,那会是哪些事情?

我按照GMV=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这个公式来理解。

  • 与流量、转化相关的工作是:内容的输入与内容输出
  • 与交易相关的工作是:我的服务/产品

也就是说我不单独围绕前面的关键词来做行动,而是将工作项目化。只需做好这三个项目,就能对我的目标产生较大的影响。

也许你看到这张表会有疑问,是不是表格里提到的每件事都必须每天做完?

其实不是,因为我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效率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但我所做的事情,都对下一件事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整个模块是在推动的,即便我不能完成我所设定的目标,那也会无限接近。

在我朋友阿赵的直播间里,他提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没有行动。

让路径变得简单可执行特别重要,如果路径特别复杂,意味着我们的关注点会特别多,需要评估的地方也特别多,那么你留给行动的时间就会变少,执行不到位,那么也必然无法拿到结果。

2. 从放大招到做小事

过去规划时,我都会把一个事情的逻辑拆解出来,然后在集中的时间里完成一个个里程碑,又复杂又难以执行。

所以我不再把一件事情规划成到什么时间点必须要取得什么成果。而是拆解了目标和必做动作之后,不再对目标关注,只关注我是否是正在有效执行。

我理解起来就是你如何过一天,如何过一周,如何过一年,就会有怎样的结果。因此不想那么多远的,就静静地去做单日的时间模型,一周的时间模型就好。让达成目标这件事在平时,而不是给自己弄太多枷锁。

我们对长远的规划掌控较弱,但对短期的计划掌控较强。当你明确了方向之后,重心就放在有效执行上,我们要在对的地方用力。别在执行中总想着“迭代”计划,把一件件事情做好,做漂亮了,距离目标也会更近。

三、具备达成目标的能力

1. 准确的评估自己/避免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过分努力

在实现目标上即使拥有清晰的路径,也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确保目标被达成。在目标倒推的过程里,我们需要准确评估自己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到底是60分万岁,还是需要达到80分、90分,我们需要一个大致清晰的标准。如果每样能力都要求自己做到100分,你不止会很累,还很容易放弃,一切围绕目标来进行。

那么如何衡量?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你在这项能力上是有明确的执行步骤&执行标准还是只有模糊的感觉。只有弄清楚这些,我才会知道自己要在哪里做提升。

我们要认识到精力及专注力是一个消耗品,要用到刀刃上,别让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过分努力。

2. 考虑自己作为“人”这个变量

在我们设定目标后,你路径拆解出来了,理论上都是可达成的。但还需要将自己作为“人”这个变量考虑进去。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按照理论来说每天我要做什么都可以计划的很清楚,但实际上我可能会遭遇很多事情,有时候想摆烂,有时候情绪烂,有时候会生病,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即使是机器有时也会因为超载发热而宕机,更不用说作为人的我们。

我们需要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将这些考虑进去,让整个规划变得“弹性”一点。

不是把自己作为机器去考虑,而是视自己为人。

即使我们给自己留了一点时间和空间,也需要通过量化管理的方式帮助自己进行调整,你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看看自己在一个周期里大概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如果到后面你能理解自己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进行调整,我相信实现目标也会更加容易。

3. 善用“心血来潮”的时刻

当你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需要做太多心理建设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些事情大概率你很难完成的很好。

但我们也会有“心血来潮”的时刻,在这时我们尝试很多事情的意愿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此时去行动,对意志力的消耗是比较少的。通过抓住这个时刻,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小实验,拿到一些小经验,用作未来的能力存储,也许之后在你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发生作用。

此前我心血来潮所做的一些事情,最后也为我在会员群里设计的一些东西做了铺垫,一些效果其实还不错。所以我认为这点还是特别重要的,不要轻易忽视。

作者: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还原运营事件的本来面目,为你呈现背后的逻辑,只讲方法,不讲道理!

本文由 @志忠(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文已阅,多谢作者分享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