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带给产品经理的反思——努力做好产品之外的事

吴德馨
5 评论 5285 浏览 39 收藏 14 分钟

PMP对标的证书对象是项目经理,但对于产品经理也有好处。作者围绕着PMP带给产品经理的一些启示,谈谈如何做好产品之外,以推进项目进程的事,一起来看看吧。

提前1小时交卷,从考场走出来,一个小里程碑算是达成了。虽然PMP考试结果还要一个月之后出来,拿证应该是很稳的。

一、为什么要考PMP?

我本是个不屑于考证的人,80%的PMP持证者并不具备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感觉证书就是个裱金的东西,我还不如把那时间投入到一些产品实践中,还要投入几千块学费。

可我平时自己主要靠书本、网文、办公来巩固产品知识,这次就想换个方式自我提升,据说还有利于升职加薪,就报名了。培训费2000,考试费3900。

当时也纠结过到底是选NPDP(国际产品经理认证)还是PMP?考虑到大众认知、求职网站中,PMP的知名度高一点,最终选择了PMP。

后话:PMP有利于跳槽加薪需要打个问号,但肯定有利于简历筛选时脱颖而出。比如:一个简历上写着PMP的产品经理,人事在筛选简历时肯定会多看两眼。到了面试环节,面试官一般就会考察项目管理的经验,决定他去留的因素是求职者项目管理的经验,而不是项目管理的资质。

1. PMP概念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说白了,考了这个证,就相当于你被国际机构认证为具有项目管理等资格啦!

PMP的证书对象是项目经理,此项目经理非互联网管研发的项目经理,此项目经理更接近于大企业的BU负责人、中小企业的副总、总经理。

传统的项目经理,拿着几百万的预算,管理着几十号人,在项目发起人的指示和授权下,制定项目目标,管理着项目运作的方方面面,监督项目运作的效果,确保项目在预算内、按时、保质保量上线,为企业带来效益。

敏捷的项目经理,是一个服务者,对敏捷研发有着深刻的理解。为研发团队、产品负责人、技术人员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通过可视化图表追踪项目的进展,以交付价值为导向,确保项目的相应变化能力。

后话:那PMP对产品经理有什么好处呢?

1、首先产品经理要搞清楚:产品经理的未来是什么?常说产品经理是CEO的学前班,那么PMP里的概念、工具就非常值得借鉴。考取这个证,就是学习成功人士的项目管理经验。

2、PMP的知识点与市面上对产品经理的要求非常接近。比如范围管理中的收集需求、定义范围;比如进度管理中的排列活动顺序、制定进度计划;此外团队建设、成本评估、质量管理、风险意识、沟通意识等,都是一名优秀产品经理必不可少的能力。可以说,能做好项目管理的人,肯定能做好产品经理。

2. 管理的重要性

PMP教材的每个章节,第一小节都是规划管理,不是直接教具体事项该怎么做。比如项目范围管理章,第一节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是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说白了,就是开始干活之前,先把目标、规矩、流程定好,形成一个范围/需求管理的计划。这样干活,才可以事半功倍。

举个例子:

小企业在不断发展中,业务扩大,人员激增,需求量爆炸,往往就会出现:

  • 业务多样化,需求很多,且频繁变更
  • 业务部门会争夺IT资源
  • 沟通成本几何增加
  • 时间被压缩,只做功能,没时间关注功能价值

如此,对产研团队就不能简简单单的做需求了,每天为“需求之外”的事情操碎了心,干起活来像无头苍蝇。这个时候,就需要项目经理出面:

  • 建立需求管理制度,规范业务的流程制度
  • 建立需求排期规则、优先级标准、变更流程
  • 规定沟通机制,例如:会议流程/纪要、晨会、5W1H
  • 建立需求上线追踪机制,设定产品成功标准

大家会发现,为了做好一个需求,我们往往要付出很多需求之外的努力,甚至需求成功的关键都在于需求之外。

后话:作为产品经理,要不断跳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圈,为了产品的成功穷极手段。可见,管理意识必不可少。虽然产品经理没有实权,却可抓住各部门的共同目标,连接业务部门,撬动研发团队,实现间接管理资源。

3. 范围、进度、成本

PMP中有一个必考点:项目发生变动时,哪些情况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处理?哪些情况需要上报项目管理委员会?解体的关键是看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三个其中任一个有变化,项目经理都要上报进行决策,除此之外,则可以由自己决定。

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

  • 范围意味着:产品服务的对象是谁?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功能做大做小?MVP?
  • 进度意味着:分几阶段完成产品?产品迭代要多快?什么时候上线?
  • 成本意味着:有多少资金?研发团队/服务器大资源有多少?要不要加班?

这对产品经理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产品方案有多个举棋不定时,需求有疑问想要“打扰”上级时,都可以考虑范围、进度、成本3个维度,从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业务部门做提需求,什么都要时,完全不考虑实现成本(范围太大),则可以通过进度、成本的影响,理性劝退。

研发同事出于写代码简单,要求改需求时,则可以告知范围被修改,会导致目标无法实现,理性沟通。

产品需求难有完美的实现方案,更多的产品需求都是结合公司面临的目标(范围)、市场机会(进度)、资源(成本)做出的当下的最合理的方案。

二、90%的时间用来沟通

优秀的项目经理每天会花90%的时间在沟通上。

产品经理作为各部门衔接的桥梁,应该花多少时间在沟通上呢?

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是:一天开到5个会,脑袋就开始昏昏沉沉,跟我说要罢工。现在回想做产品最轻松的日子,就是作为新人天天写文档的时候。

沟通是个体力兼脑力劳动,对人的精力消耗极大。如果碰到的是很难沟通的人,那简直是对内心的折磨。

现实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产品越做越大,要接触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PMP专门有2章讲和沟通相关的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相关方管理。

沟通管理中包含规划沟通、管理沟通、监督沟通。

相关方管理中包含识别相关方、规划相关方参与、监督相关方参与、监督相关方参与。

结合起来,通俗来讲,总结为以下4点:

  1. 项目启动阶段,识别相关方,相关方包括:领导、所有研发同事、所有业务同事、用户、合作企业、会影响项目的同行、会影响项目的机构/组织,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到项目的人/组织。比如:金融APP识别相关方时,除了将公司内的领导同事,公司外的用户,还要把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网络平台、圈内KLA等列为相关方。
  2. 项目规划阶段,对识别的相关方,制定沟通目标、沟通计划、沟通方式。
  3. 项目执行阶段,对相关方侧重分类,进行管理,使用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使相关方都能在项目运作期间对项目做出正向的反应。这里的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包括:冲突管理、谈判、情商、激励、团队建设等。
  4. 项目监督阶段,光有沟通管理办法还不够,还要监督沟通的效果,毕竟不是所有关联方都会配合项目。假如现有沟通办法效果不佳,则要不断优化。

三、敏捷开发

敏捷是一个术语,描述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增量交付、团队协作、持续规划和持续学习。敏捷宣言概述了四个价值观:

  • 个人和交互优先于流程和工具
  • 工作软件优先于全面的文档
  •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 响应变化优先于遵循计划

敏捷脱胎于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思维,有多个分支理念,其中最知名和广为流传的是Scrum,以至于很多人认为“Scrum=敏捷”。关于Scrum框架的介绍尽在下图,详情建议大家自行去学习了,它的理念和框架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启发可以说非常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敏捷受到了中国创业公司的热力追捧。因为它可以在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能快速交付产品,帮助公司抢占市场。可惜这点被很多一知半解的老板玩坏了,敏捷成了可以随意变更需求的说辞,成了研发加班常态的原因,成了产品经理不按规矩办事的借口。

如果所在的企业打着敏捷的旗号,实际却走在玩坏的道路上。那么,将研发模式推入正道,便是产研团队的第一重任。

结语

PMI机构成立至今已超过50年,其教材是一本厚厚的包罗万象的书,其理念已遍布全球各行各业,给企业、个人带来很多指导。我作为一名经验颇丰的产品经理,独立负责过项目的从0到1,学习考取PMP给了我很多启发,意识到为了产品成功,自己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产品之内要细细打磨,而很多,在产品之外。

最后,引用一段上下级对话作为结尾:

下属:我对现况不满,我想要更大的权力,调动更多的资源,才能帮助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级:我要先看到你做出的贡献,才会评估是否给你更大的权力。

本文由 @吴德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PMP好多机构 哪家好点

    来自湖北 回复
  2. PMP有哪些教材可以推荐一下吗?

    来自广东 回复
    1. PMP的教材就是PMI指南,报个班,会发的

      来自上海 回复
    2. PMP好多机构 哪家好点

      来自湖北 回复
    3. 可能都差不多,如果想报我考的那家,关注我公众号”吴德馨“私信我吧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122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瑞幸咖啡和茅台的这次联名合作,无疑让联名营销这类营销方式又掀起了热度。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联名营销指南。
专题
1931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画像标签是由数据标签经过分析、加工处理,形成的更加抽象、易于理解的复合标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用户标签体系。
专题
1563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301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忽略掉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一些因素,比如一些异常状态的出现会让用户产品卸载的想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异常场景设计指南。
专题
161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支付风控系统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