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层逻辑,让工作效能最大化

1 评论 12694 浏览 39 收藏 13 分钟

日常工作生活中,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大家都制定过不同的计划和实施策略,而其中的过程如何?结果是否符合期望呢?本篇文章作者分享自己认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四步”,让大家能有效且轻松地提高效率和执行力,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段永平和OPPO创始人陈明永这样说:“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

我结合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总结了提升效能的四个步骤,你可以通过这四个不变的逻辑,推导出自己的策略和方案。或许可以让你对“高效”有一个新的理解,带来新的视角。

这四个步骤可以灵活切换于工作或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掌握了高效的底层逻辑,才能持续不断地、动态地抓住事物本质。

譬如:如何用1年时间考上清华大学,如何在1个月时间内减肥成功等等。

从一个清晰的目标开始一步步突破自己,建立自己潜意识的深层力量,帮助你成为职场中的高效人士。

一、一个清晰的目标与原则,做正确的事情

之所以是一个清晰的目标,而非多个,是因为这样能够让你保持平常心态。

而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一个阶段内,只聚焦做好一件事。

同时目标也是职场中对自己工作完成情况的判断,这个判断的重点就在于“目标的追溯”上。

举个例子:

我要减肥体重到80斤(现在是100斤),相当于我要减去20%的体重,所以80斤就是你的结果目标,但并不完全清晰。

而清晰是指有目标的追溯过程,从「我要减肥」到「我要减重到80斤」,再到「通过每天1小时有氧减重到80斤」,最后「今天已完成1小时有氧」。

如果在一个阶段内选择了多个目标,你就会牺牲自己的专注度,会分心,就会需要再降低标准;或提高效率中寻找平衡。大部分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

所以制定的目标数量越聚焦,完成质量也就更高。

最终制定完目标后,就要告诉自己,我就这一个目标,做好这件事情我就能达成我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目标是需要为顶层的目标负责地,必须要有明确的时间和标准。

而原则是制定目标的底线、行动的依据准则。

如之前你减肥选择以牺牲健康为前提,每天不吃晚饭节食,这个就是原则。一个月下来失败了,你觉得问题就在于节食上。其实不然,是节食的策略与减肥的原则上出错了。因为节食是损害健康的策略,所以你的目标原则就应该是“不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减肥,这些原则能帮助你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要做到目标正确,除了原则与追溯外,还需要在不同阶段“定位”不同的目标,确保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就需要根据公司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目标。

譬如:试点期的心智打造,追求“使用动机”;推广期的成本控制,追求“价值点洞察”;成熟期的增强多场景适用性,追求“体验”。

底层学习逻辑:「“定位”一个“清晰”有“原则”的“目标”」且有「明确“标准”和“时间”

二、敢于被质疑和挑战的策略

很多人把行动计划当成了策略,忽略了过程中的阻碍,而定义阻碍和问题就是制定策略的重中之重。

如上次减肥失败了,你认为是每天1小时有氧的问题,还在不断的加大有氧的时间。其实根本在于你每天摄入的卡路里远超于有氧的能量消耗。

你没有把“每天健康饮食”(能量消耗)这个问题准确的定义出来,并制定解决方案,所以你无法真正减肥成功。

那如何定义问题制定策略呢?

  1. 根据目标定义出问题,锁定矛盾点(摄入和消耗)也就锁定了问题。
  2. 定义出问题的标准,再做问题决策(健康饮食能不能减肥,先定义再判断能不能)。
  3. 通过自我批判性的挑战和质疑提出假设,区分现象和本质,有选择的落地行动比例。

在制定策略时我们可以把一些瞬间的思路记录下来,一开始你的思考可能并不能直接为你构建出系统、连续、有价值的策略体系。

但也并不是记录下来的方案你都要去做,那都做了就不叫策略了。

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在目标价值中作出取舍(时间、精力、钱、资源等)。

如每天下班去健身房减肥,就意味着要放弃陪伴家人/工作成长/副业赚钱的时间。

这个时候你就要做出取舍,平衡好价值,找出最优的那套方案。

  1. 瞬间价值,立竿见影(不吃晚餐一周瘦10斤)。
  2. 中短期价值,定义多个连续的策略(有氧+无氧+健康饮食一周瘦15斤)。
  3. 长期价值,动态的接触,按需逐步调整策略(依据原则及自身情况动态调整策略)。

依据目标及原则系统地、多维度地定义出问题,梳理方案的列表和排序。

清楚的知道做与不做的优先级、平衡出价值点,这才是策略。

底层学习逻辑:「围绕目标价值,定义出问题和标准」并「提出挑战,回归本质

三、方法结合方案,高效执行

执行力是指按照目标所展开的行动,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及关键指针指标,坚定不渝地执行。

高效执行力的第一点,找对方法并推导出解决方案

无论职场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拖延症。不管上级交代的工作是什么情况,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拖了就糊弄一下,导致无法很好的胜任工作。

而好的方法会帮助你克服拖延,如根据减肥制定的策略A「健康饮食」,方法「每天清淡饮食」;策略B「多运动」,方法「每天负重跑步上班」。不难看出策略B的方法你其实很难坚持。

当你有了好的方法后,你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调整自己,执行之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也会让你更坚定的去执行。

相对于方法,方案就来的更实际,侧重于具体产出物。

根据减肥中「健康饮食」的策略,到「每天清淡饮食」方法,就可以推导出具体方案。譬如:早餐一碗小米粥;午餐100克五谷杂粮+水果;方案是具象、可见的,也是最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可被动态调整、被评估和改进的形态。

其次是在方案落地之后,提升自驱力

什么意思呢?不是PUA自己,而是让周围的人和环境来影响自己。

如你不是要一周2次撸铁吗,在家里你可能就会给自己找理由了,时间一长拖延症就犯了。但如果去健身房,或者极端一点在家里房间贴满模特海报,那潜意识就会去强化、放大健身这件事情的意义,让减肥这个目标时刻铭记于心。最后通过这个潜意识强化自己的驱动力。

但这里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自驱力并不是形式上的驱动(把成功人士海报贴满公司就能发财),而是找一些真实可以触及内心的情感和场景。

最后就是“关键指针指标”

关键点在于如何找到“关键指针指标”。因为这并不容易。

为什么说是“指针”呢?因为这个“指标”是具有引领性地,也能够帮助你开启下一阶段的目标,并且可被预见和能够及时干预的。

譬如:我通过每餐减少20%碳水食物,提高新陈代谢,影响体重。通过指针指标,影响后面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是可被预见的,因为你可以通过减少碳水摄入,推断出体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里的重点在于标准(餐量)的衡量与检验,且能够帮助你呈现目标质量(减肥)和改进工作。

底层学习逻辑:「用合适的“方法”推导出最终“解决方案”」并「找到“关键指针指标”

四、结果复盘与动态调整

在职场工作中“指针指标”一般很难被发现。但如果通过不断的复盘和反推过程,把结果和指标转换成可被衡量的输出物,再根据最终结果的差异就能找到根本原因。

也许你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用了很多方法,也输出了方案,找到了关键指针指标,执行力也很高。但最终依然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呢?是不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答案是:复盘。只有对结果不断的复盘,才能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那如何复盘呢?

举个例子:你给目标制定了健康饮食的策略与方案,早上吃1个鸡蛋,中午50克红肉+100克五谷,下午一杯500ml奶茶,到了晚上1个苹果+一杯50ml酸奶,一个月了你瘦了3斤,虽然瘦了但离你的预期还是差了些。到了月底你开始思考一天的饮食结构,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案,对比一些网红达人,在哪个阶段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经过你的复盘思考后,发现是下午那高碳水的奶茶阻碍了你,所以你把奶茶替换/减量/去掉(同时提升了你的减肥认知,即奶茶是高碳水食物),其他依旧不改。

你的目标没有变,但是方案变了。

这个不断自我审视,动态调整方案的过程就是复盘。复盘能让你在职场上不断提升认知,累积经验。

底层学习逻辑:「回顾目标差异」并「评估关键指标」重新「定义/挖掘问题,动态调整」总结「自我审视

五、写在最后

希望通过这「四步」帮助或启发到你,能让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共同点”和背后“不变的东西”,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模版。

同时能够让你每天通过“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复盘总结和调整,养成习惯后成为你职场动力的来源。

本文由 @设计读心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受益了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