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友好的产品新人避坑指南

1 评论 2478 浏览 30 收藏 13 分钟

今年是我做产品经理的第五年,从懵懵懂懂的新人开始,我做过C端产品也做过B端产品,做过老板纯自嗨型项目也淌过K12的水,国内国外厂各有体验,回顾过往想写写一些自己的或是身边同行淌过的河,踩过的坑,希望能帮助一些想入职产品或是刚入职不久的新人能有所帮助。 

一、“互联网不能干了?”

还记得刚入职时互联网正是声势浩荡的时候,各个大厂为了流量不停厮杀补贴用户,新闻媒体上遍布着收购合并的消息,脉脉知乎上四处是跳槽薪资涨50%甚至是翻倍的资讯,十八线小县城的亲戚都听闻了做计算机很赚钱,一听说你干互联网的便觉得你至少得有个年薪五十万吧。

五年过后,潮水退去,更甚尘嚣的则是大厂、裁员、35岁老人、转型这些令人焦虑不安的信息,连在抖音上直播带课的主题都变成了“产品经理如何开启第二职业曲线”。我和身边的同行们也裹挟在这样的信息之中,迷茫与忧虑是每个人的正常应激反应。

冷静下来想想,其实这不过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的兴衰罢了,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到如今绝对还未成为夕阳产业,如果你下楼围绕小区一公里走走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人仍然在做着传统的小生意,许多的传统行业依旧有数字化转型的诉求。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1-2026年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支出规模约为2.8万亿,估算2021-2026年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2.3%。伴随着新的AI浪潮来袭,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仍然是21世纪最好的行业之一。

因而如果你是一个行业新人,同时这也是你感兴趣的行业,那我鼓励你继续坚持深耕,因为产品经理岗位许多技能都是可迁移技能,即使有天你找到了第二曲线,在过程中积累的对用户和商业的理解也能帮助你至少把事情做到及格, 据笔者了解有不少产品经理转行后在剧本杀、民宿、自媒体、新零售等方面创业成功。当然如果你不喜欢IT行业,讨厌每天对着电脑工作的生活,一开会就感到头疼,那你尽可以尽早去尝试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毕竟生命短暂。

二、“这公司也太烂了!”

在过往工作中,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感觉自己的老板整体天马行空,高层战略一变再变,每天都在不停的做Demo做汇报,然后根据老板的建议改了又改,最终做出来的产品用户数据仍然很差甚至为0,完全看不到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成果。于是感觉这公司好像根本完全没有在踏实做产品,周边的同事也有这样的怨言,然后我们常常聚在一起抱怨说这老板也太蠢了吧,这公司真是烂,做的产品也没有市场,在这里待着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现在回顾过往,我会觉得既然一个公司能够在市场化竞争中存在,也许是因为它过往做过一些优秀的产品仍然能够让公司维持运营甚至扩张业务线,也许是因为公司有一些优质的商务关系能够带来稳定的业务量,又也许是因为公司的注册资金/融资还没有花完,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公司业务合规且仍能运转,你也还未具备能够从0-1去打造一款产品的高阶能力,那在这个阶段也许你可以把精力聚焦在自身基本功的培养上,例如市场分析、目标用户分析、情景分析、演示汇报等等。即使是在纯靠人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二道贩子公司,你也能学习到如何去和上下游的领导客户沟通交流,成为别人能够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这期间很多时候你可能会感到迷茫,会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然而很多时候机会就是在这样等待的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的是机会出现的时候你的能力是否足够。也许会因为随着你在公司的受信任度提高得到契机被任命负责一个新的有挑战性的项目,又或是你更中意的公司终于放出HC了而这时候你的能力已经可以与之匹配了。

更何况,任何一个平台都是一种‘围城’,也许你有天终于进入了你心之向往的一个公司,但是也会发现事实并没有你想象的好或是也不过如此,总之你终会回归到一种平常心态,再继续潜心修炼,正所谓“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

三、“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在一些公司初级产品经理往往也承担着画产品原型的工作,有些产品经理自身有一定的审美要求所以对自己产出来的原型完美度要求也较高,常常在自己画原型的时候费劲心思画得好看一些,例如保证各个元素对齐,大小正确,甚至连icon和图片资源都给贴好,加了不少班让最终的原型看起来很fancy,结果过需求的时候开发提问初始值状态如何设定、不同状态如何跳转、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怎么处理、如何防止出现性能问题的时候你却完全答不上来尴尬万分,再到后来UX团队又把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公司的UI要求把整个原型重新做了一遍…

回顾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在原型表现上吹毛求疵的投入产出比很低,作为产品经理,对产出物的审美有要求固然重要,初期你在熟悉原型软件的过程中学会尽可能把软件用好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你的精力应该更多花在考虑用户体验要素中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这些高优先级的问题,从而产出一份更完善周全的方案,表现层相关的问题请交给你合作的UX团队,过多干涉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能力发挥。

同理,产品backlog的处理也是这样,每天可能会有很多QA部门的同事因为一些bug问题来找你,例如某个地方报错的文案不准确啦、页面排版不统一啦、某个一年点击量都不及用户数万分之一的功能用户体验不够好啦等等,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你很容易陷入到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之中,鲜能把时间花在分析用户流失在哪里、KA客户反馈的一些棘手问题上。

要知道作为产品,不仅仅你做的每件事情都在花自己的精力成本,同时你每提出的一个需求背后都对应着公司的资源消耗,包括设计成本、研发成本、测试成本等等,为什么不把同等资源花到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上呢?所以每天上班的时候请先在心中默念六个字:“优先级!优先级!”

四、“直觉型”产品经理

每天我们收到的需求来源五花八门,有来自老板的、售后部门的、团队同事的,也有你半夜三点睡不着突发奇想想到的,有些需求你听到时会觉得好像有那么点道理,我感觉也应该是这样,然后你就开始根据需求设计方案推进开发做了一大通,最后发现产品核心数据好像也没什么提升跟变化。

作为一个产品,试着让自己尽量不把“我感觉”、“应该”、“好像”、“一般来说”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挂在嘴边,因为这很容易挫伤团队对你的信任感,尤其是当周围的人激情满满地提出一个需求,被你用这种“直觉”型的词语拒绝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更多是拿出数据来佐证需求的必要性,比如笔者做的是在线会议产品,前段时间有开发同事提出来说为什么App端有会议录音的AI总结回顾功能而管理后台没有这个功能,然后我就开始分析各个端访问录音的数据情况,发现终端用户在管理后台访问录音的比例很低而且从流程上来说云端生成录音后推送的通知也是引导用户到App端进行访问,基于此可以认为该功能的优先级为P3,择期再考虑排期问题。当能够拿出对应数据时,团队会觉得你有做过对应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用直觉来做决策。

同样对于基于某特定目的而提出的假设性方案,例如用按钮A是不是比按钮B更能提高点击率啦、步骤1和步骤2合并在同一个页面是不是能提高流程的完成率啦,你可以通过A/B测试或是用户可用性测试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得到验证之后再进一步走到研发环节,假设验证过程能够减少做错误决策的概率,同时也会让你越来越理解用户。

五、向上管理

我理解很多同学“一身正气”,不喜欢过多跟上级领导沟通汇报,甚至反感周围那些跟老板贴得近的同事,很多时候其实这也算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因为如果你是这换位到上司的角度进行思考,你就会更能理解他们的处境。在这里我不对如何向上管理班门弄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这本书。

作为产品来说,积极向上管理其实是在为你自己赋能,当你的某个想法需要跨部门协作才能实现时,你需要获得资源才能进行开展,而要知道资源始终是掌握在上司手中的,所以尝试了解上司的沟通风格、积极主动地和上司沟通是成熟职场人必须跨出的一步。除此之外,“反馈”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因为我们往往在自我认知上有很多的“盲区”或者是“待探索区”,上司从更高视角观察给我们带来的建议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短板。

今天就写到这儿啦,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儿收获,个人觉得掌握了以上几点基本能让自己以一个较稳定的心态做好产品经理的工作,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坑,日拱一卒不断精进。有想法或者反馈建议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 @離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很好,很有启发,产品小白学习了

    来自福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