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领导不满意,要么技术团队有意见,我可太难啦!

2 评论 2572 浏览 3 收藏 10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领导不满意,技术团队有意见,产品经理怎么做?这道经典的面试题,从产品的角度如何合理解决?作者曾经在这个题上踩过坑,现在有了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大家可以参考。

01

毕业找工作那会,有一次,面试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开发团队调动了全部人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一个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这个时候,某位领导让你过去,提了一个需求,命令你尽快完成。作为产品经理,你要怎么做?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一个“两难困境”:要么得罪领导,要么打乱整个项目计划,无论哪个后果,都不是我一个卑微的产品人所能承担的。

我只好回答:

“两害相权取其轻,我选择两个选项中损害较小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解题思路”,看似合理,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很多产品新人,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往往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具体是什么问题呢,下面我展开说说。

02

新需求是什么?旧项目现在是什么情况?

如果不先去了解清楚,仅凭2个抽象的概念,就自顾自地开始分析,那完全就是空转。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情况紧急的时候。

1、对于新需求,需要初步评估其所需的工作量。

抛开“排期冲突”的问题,先单独看看这个新需求具体要怎么做。

举个例子,比如新需求是向特定用户推送活动短信,感兴趣的用户可在H5专题页上预约咨询。

那么,主要工作就包括:产品和设计输出H5专题设计稿、前后端及测试完成H5专题页的开发测试、数据洗出目标用户明细表、运营配置并推送短信、后台分配预约名单给客服。

根据以上工作内容,再参考以前类似的项目,产品经理就可以大致预估,在开发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如果不出意外,需要多少天完成,比如说“一周”。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容易发生且较为影响进度的“意外”,产品经理心里要有所预期。

比如,如果该领导对宣传内容很在意,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对文案或者图片不满意,多次地返工调整。

2、对旧项目,需要大致了解当前的具体进度。

该项目,当前进展到什么程度,计划什么时候完成。

需要注意,越是大项目,按时交付的可能性越低。计划完成日期是一回事,实际完成日期往往又是另一回事。这就需要产品经理结合已完成部分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另一方面,产品经理需要去具体了解每个人员的分工情况。即使是调动了全部开发资源的大项目,也不是说,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有任务。新需求涉及的人员,当前手上有什么任务,做到什么地步,需要重点关注。完成现状评估工作后,产品经理很可能会发现,情况不是自己“想当然”的那样。

比如说,新需求的工作量很小,对旧项目有干扰但不大,那完全可以一起做了。

比如说,旧项目按计划马上要完成了,但是调研结果显示,延期的概率很高,那新需求可能就等不及了。

03

准确把握现状之后,就可以思考解决方案。

上面提到了一个词,“两难困境”。其潜台词就是,“这里面有且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要么,新需求先搁置,等旧项目完成后再开始。

要么,先暂停旧项目,优先把新需求搞上去。

且慢,认真想想,手上真的只有这两张牌可以打吗?

其实,现状没有那么窘迫,可能的解决方案,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1、有没有可能,相当一部分开发资源已经可以挤出来了。

上一步,把调研的颗粒度,从“项目”缩小到“人员”,作用就在于此。

比如说,到了项目开发后期,接口、后台之类的工作可能已经完成了。前端可能还在调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等测试反馈问题”的空档。那么,就有可能挤出新需求所需的开发资源,消解掉“冲突”的问题。

2、有没有可能,可以把任务拆分,分次完成。

比如说,先做核心模块,次要模块后续再安排。

比如说,先做用户量大的站点,其他小站点后续再补上。

不仅是新需求可以考虑拆分,旧项目也可以。原来可能打算一鼓作气一次搞定,现在情况变了,那就得考虑调整计划,分步实现。

3、有没有可能,可以换一种平替的方案。

比如说,原本想要做个预约咨询专题,可以考虑把预约表单去掉,改成“拨打客服电话”的按钮。

比如说,原本想要做个统计数据的后台,可以考虑先挑几个核心数据,让数据人员写个SQL语句,每天手工跑一下。暂时性地满足主要需求,减少工作量,以内容换时间。

解决方案,其实可以有很多。

甚至,还有“全员996,2个项目一起上”的牛马方案,“随便搞搞,整出个电子垃圾先应付下”的老油条方案,等等。

不要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把自己的视野给局限住。

04

每个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在几个方案之间做抉择呢?

回到开头的场景。

其实,问题不在于“我选的对不对”,而是在于“我选”这个动作。

需求排期,本质上是由所有干系人达成共识后,相互妥协、共同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干系人因为已经认可了既定的决策流程和决策原则,所以也就默认了产品经理基于该流程和原则所做的安排。问题在于,在开头的场景中,这样的“共识”,并不存在。如果此时,产品经理不管不顾,自行做安排,就容易引起另一方的不满。所以,这种时候,需要和主要干系人进行沟通,以建立共识。

上述场景中,主要干系人有2个,提新需求的领导,以及技术团队的负责人。能最终做决定的,是领导。因此,产品经理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下一步要做的,应该是“向该领导汇报情况”。需要说清楚“当前面临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作为产品经理的“建议”。最后,让领导来做决定。

需要注意,在向领导汇报之前,最好先和技术负责人碰一下。

  1. 确保产品经理了解到的情况,是准确的,技术负责人也是认同的,以免被“背刺”。
  2. 确保产品经理考虑的方案都是可行的,同时,也听听技术负责人的其他意见。
  3. 让技术负责人了解情况,知悉产品经理已尽了人事,后续无论怎样的牛马结果,都别抱怨。

05

处理这种两难困境,总的来说,需要三个步骤:调研现状、设计方案、建立共识。

需要避免一紧张、脑子一热,就直接输出结论。

产品经理需要回到现场,在具体细节中寻找解决方案。

专栏作家

简明产品论,微信公众号:简明产品论(ID:JianMingPM),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在真实的世界里做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爷没空,叫老板自己和开发说

    来自广东 回复
  2. 很好,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31214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和未来。
专题
6966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想要做款好产品,这些规范你得知道。
专题
1355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打造用户“上瘾”的产品。
专题
1683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搞懂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并推进业务系统财务模块的建设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财务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881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社区运营的正确姿势。
专题
3488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你需要一套合理的推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