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营销总监的东北求职奇遇记

5 评论 1935 浏览 2 收藏 33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人民日报》说:“只有时代的马云,没有马云的时代”。这句话套用在东北乃至中国绝大多数50岁以上的企业家,都很妥帖。

可惜的是,他们绝大多数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

(以下人物姓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谅解。)

吴穷接到猎头通知,说有一家东北吉林的企业想跟他聊聊。

“聊聊呗”,吴穷沈阳人,常年在上海工作,之前是一家奢侈品公司营销总监,生意好的时候,年薪百万起,这两年公司老板属意儿子接班,吴穷跟公子向来不和,几次摩擦之后,挂印封金而去。

吴穷是典型的东北大个,能喝酒,善交际,在圈子里颇有豪侠之名。离职之后,数家同行相邀,年薪都过了百万,但吴穷考虑到跟老板多年的交情,不屑于做这种让人置喙的事,反正家里尚有余粮,心里倒也不慌。

猎头说一家东北的企业想跟他聊聊,吴穷的第一个感觉竟然是“可能吗?”,这猎头之前就与吴穷认识,知道吴穷是“百万级”的人才之一,断然不会随便发出面试邀请。

吴穷的母亲还在沈阳,吴穷深知东北现在的情况,“东北振兴”喊了数年,依然停留在文件,许多企业都半死不活,“投资不过山海关”,自贸区设了三个,但金梧桐引不来金凤凰。还有企业愿意花年薪百万请总监?

吴穷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刚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吴穷的母亲曾经供职的华晨集团宣布破产重组,华晨宝马曾经是沈阳的旗帜性的公司,现在也面临如此窘境,让人唏嘘。

“别回来”,妈妈接到吴穷的电话,果断做了决定。“这儿都啥样了?回来干哈!”,妈妈当年在华晨宝马,只是最底层的工人,在去华晨之前,在一家国企,光荣下岗之后,辗转了几个小厂子,才进了宝马。妈妈以为从此就有了保障,但“资本家”哪有良心,分分钟又让妈妈下了岗。

好在儿子有本事,每年寄回来钱物无数,又有退休工资,生活不愁。妈妈直感叹当年和男人离婚时孩子归自己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想谈让他们来上海谈吧!”,这是吴穷的坚持,其实也是委婉地拒绝。吴穷侧面了解了一下对方的情况,这企业还不在长春和吉林,吴穷更加认定这是个笑话。

这事没了下文,吴穷跟老婆说了这事,老婆是江苏人,最怕老公跑回东北,听到这事非常高兴。

一个月后,吴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人自称是公司人事总监,目前人在上海,想约吴穷见上一面。电话里,那吴穷感觉对方也是个人物,谈吐颇有江湖气。于是吴穷在陆家嘴八佰伴附近找了个咖啡馆,商定了时间。

吴穷去的时候穿得很随意,并没有西服革履正装出席,那人事总监比他先到,居然也穿着休闲,面前放着一台苹果笔记本,和城市里那些咖啡厅气氛组一模一样。

人事总监自称姓陈,和吴穷相谈甚欢,陈总没有过多了解吴穷的工作,更多的问题围绕他的家庭和生活。“还愿意回东北工作吗?”陈总的问题总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

“若是工作有前景,薪资也合适,不是不可以考虑”,吴穷将皮球踢给陈总。

“你之前的工作年薪大约多少?”

“年薪百万左右,最低一年也有90万。”

吴穷感觉陈总暗地里抽了一口凉气,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你知道的,东北的薪资没有上海高,你如果回吉林,有没有一个心理预期?”

“我也知道东北现在的环境,薪资适当下降点我也能接受,毕竟离我妈能近点。但具体多少数额,能不能等老板看上我之后再谈”。吴穷是老手,知道自己这个级别,跟面前这个陈总谈也是无益。

陈总连连称是,马上又把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陈总也是走南闯北之人,仿佛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下的事全知,和吴穷半斤八两,两个人一番交道下来,已经称兄道弟仿佛一对老友了。

“管他工作什么情况,这个陈总倒是可交”,吴穷很高兴结识一个朋友,临到晚饭时分,吴穷主动张罗和陈总吃了一顿,双方都是好酒量,杯觥交错下来,陈总略有些醉意。

“吴总,我其实不看好你”。陈总说了句让吴穷很吃惊的话。

“兄弟,你别多心,我不看好你,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太优秀”。陈总解释着自己的论调。

“哥,冲你说这真心话,咱哥俩干一杯”。吴穷端起酒和陈总一干而尽。

“兄弟,听哥一句话,东北别回去,哥是没本事,在老家混口饭吃,你们这些跑出来了的,再回去不傻吗?”陈总说得古道热肠。

吴穷知道江湖险恶,陈总说这番话,到底用意如何,尚且要再看看,吴穷岔开了话题,两人又喝了几杯,尽兴而别。结账的时候,陈总早趁机结了账,让吴穷很是不好意思。

“兄弟,我能报销,公司的钱,别替我心疼”,陈总看出吴穷是个红脸汉子,拿着餐饮发票跟吴穷解释。

第二天下午,陈总给吴穷打电话,公司董事长正在上海,跟吴穷约了一个时间,地点在某五星级酒店房间。

吴穷衣着规整,如约来到酒店,陈总早在楼下等着,领着吴穷到了老板的房间。陈总站在门口,按响门铃,吴穷发现,陈总按门铃的时候双脚并拢,微微弓着腰,一副恭敬形象。

房门打开,陈总脸上已经堆了笑脸,引领着吴穷走进房间。

“于总,这是吴穷,吴穷,这是咱公司董事长于总”。吴穷给两人介绍,语气完全不是昨天与吴穷见面时的放松状态。

于总很客气,跟吴穷握了握手,两人在酒店套房的客厅落座,陈总站在一旁,于总看了陈总一眼,陈总会意,说了声:那你们慢慢谈。然后倒退着走到门口,这才转身开门出去,双手轻轻带上房门。

“奴颜媚骨”,吴穷脑海里闪过一个词。

于总也是典型的东北大汉,五六十岁年纪,四方大脸,面色红润,头发明显焗过,梳着和伟人一样的发型,最让吴穷印象深刻的是于总的眼睛,一双鹰眼,双目如电。

好在吴穷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于总面前不卑不亢。

“小吴,你谈谈吧”,于总只说了一句话,静静地看着吴穷。

吴穷早准备了一大套说辞,将自己的情况向于总做了汇报,这番说辞,吴穷经过认真雕琢过,以真实情况为基础,但也“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将自己的特长优点进行了适当夸张。

吴穷发挥了一个销售总监的口才,洋洋洒洒讲了一刻钟。于总频频点头。吴穷讲完之后,于总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吴穷对答如流。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前天陈总问过的问题,无非是家庭还有谁,有什么爱好之类的口水问题。

“小吴,你的薪资要求多少?”,于总又问了这个问题。

“就这?”吴穷有些恍惚,在吴穷的印象里,大约还要问许多专业的问题,再让他到公司去看一看之后,才谈得到这个问题。

“我之前的年薪是100万,回家乡工作,我也知道东北的经济环境,我想薪资不得低于80万一年”。吴穷知道这个价格,如果在上海,就是自己委曲求全;如果在东北,就是让人知难而退。

于总倒是显出了一个企业家的气度,只笑着点点头。然后于总开始了自己的高谈阔论,对企业的情况和未来的蓝图做了完整的描述,吴穷微笑着倾听,心里大约也知道,这蓝图里水分其实不小。于总半个小时的布道之后,结束了这场面试。

吴穷客气地告辞,打开房门,陈总正站在房门外几米的地方等待。这个距离很有分寸,太近了容易让人觉得他在偷听,太远了又不能及时赶到。

“高手,这是个高手”,吴穷叹道。

陈总陪着吴穷走到电梯口,和吴穷握手告别。这一别,就是半个月,没了消息。吴穷心想:这事大约没戏了。

半个月之后是国庆假期,吴穷赋闲在家,妻子身体不好刚做了一个小手术,吴穷决定陪伴妻子回到浙江杭州岳父家呆上一段时间。

国庆节前,吴穷接到了陈总的电话,陈总提出了一个在吴穷看来匪夷所思的要求,陈总想来跟他的妻子聊一聊。

“陈总,我爱人刚刚做了一个小手术,现在我们在杭州,和我岳父岳母在一起”。

“哈哈,那正好,连叔叔阿姨一起见见。”陈总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大过猴子。

吴穷只得同意,好在陈总给吴穷的感觉还不错,和陈总约了国庆节假日后的第一天,陈总到杭州去见他一家。

陈总如约而至,还不忘礼节给吴穷的岳父母带了点礼物,吴穷的岳父母也是生意场的人物,经营着一家托盘厂,一年也有几百万收入,两夫妇对陈总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正值八月蟹肥时节,吴穷一家人与陈总围桌而坐,大快朵颐。陈总在席间展现了一个人事总监的风采,谈吐风趣,见识广博,旁征博引,逗得吴穷岳父母十分高兴,又是一场宾主尽欢。

晚上吴穷和陈总相约在酒吧,吴穷想从陈总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但吴穷失望了,陈总貌似大大咧咧实则小心谨慎,只说这次见面是于总安排的,可见于总对吴穷的重视。

至于其他问题,陈总一概没有正面回应。

第二天吴穷先陪着陈总去了一趟杭州的名胜西湖,陈总玩得饶有兴趣。然后吴穷送陈总去高铁站,陈总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近期希望吴穷回沈阳,陈总想去拜访一下吴穷妈妈;二是拜访完吴穷妈妈,陈总希望吴穷到企业去参观参观。

吴穷回去跟妻子和岳父母聊了这个事,岳父母想,大约这企业真有些实力,吴穷提出的薪资要求企业一定能够承受,所以才会如此重视。

妻子的脸色就有些不高兴,暗地里埋冤吴穷为什么不要个高价,吓退了这企业,就不用回东北工作生活。

吴穷现在骑虎难下,只能赶回沈阳,与陈总相约在沈阳和妈妈一起喝了会茶。吴穷妈妈患有眩晕症,说不得过多的话,陈总跟伯母简单聊了几句,就领着吴穷往公司走。

沈阳到公司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是公司的车配有专职的司机,陈总和吴穷在车上没有过多的交谈,陈总只简单跟吴穷介绍了公司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

吴穷到了公司,才知道陈总是个小角色,挂着人事总监的名,其实是给董事长拎包伺候局的小人物。于董事长不在公司,真正的实权派人物权总接见了他。

权总年纪不小了,在这座他土生土长的城市里耕耘了三十多年,能言善辩,掌握着丰富的政治资源,从省里到市里,同学故交遍地,权总往来于其间,闪转腾挪,颇为自得。每每遇到难事,权总出马,必然成功解决。

权总知道这是董事长已经看好的人物,所以很是客气,亲自领着吴穷参观了工厂和企业在市里占据的几块地皮,权总挥斥方遒,将各块地皮未来的发展给吴穷介绍了一遍,在权总的口里,未来一座新兴的产业城和几个朝阳产业集群将屹立于此。

吴穷想起当年万科的广告“万科在造一座城”,吴穷看着权总,不由觉得权总在造几座城。

权总并没有让吴穷再自我介绍一遍,两人相处时,多是权总说话吴穷倾听。最后吴穷实在忍不住了,问了权总几个问题。

“权总,我来公司什么职位?”

“不急”,权总慢条斯理。

“权总,我负责哪一个模块?”

“来了再看”,权总不疾不徐。

“权总,我的薪资待遇?”

“来吧,没问题”。权总一锤定音。

吴穷哑口无言,和权总交换了手机号码之后,礼貌告别。权总亲自送到大门口,两人握手之时,权总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来报到?

吴穷有点懵,感觉这事应该由公司和猎头商量过后,正式发一个offer,但权总问到,薪资又没有问题,吴穷也不是矫情的人,当下说了一个周以后来报到。

权总热情用力地又握了握吴穷的手,吩咐陈总将吴穷送到高铁站。陈总点头哈腰,对权总如同对董事长一样恭敬谄媚,吴穷甚至从司机的眼中都看到了对陈总的鄙视。但陈总和吴穷一上车,那司机对陈总的态度也谄媚起来。

吴穷回到上海,跟妻子说了面试的事情,妻子尽管不乐意,但见老公在家待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到了东北离婆婆近些,贤惠的妻子不能阻了丈夫尽孝,只得同意。

两人洒泪而别,吴穷拎着一只硕大的箱子到公司报到。陈总依然很客气,先在市里的酒店安排了一天,晚上还安排了欢迎酒宴。第二天又亲自开车带着吴穷报到,将吴穷安排到公司的干部宿舍。又领着吴穷拜访了权总和于董事长。

吴穷和权总以及于董事长又客套了一阵,陈总安排他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外没有名牌,办公室里一应俱全,陈总亲自给吴穷倒了一杯茶水,简单介绍了用餐和住宿的注意事项后,告辞离开。

吴穷坐在办公室里,正式成了吴总监,但这吴总监管什么部门,手底下有那些人,吴总监一概不知,心里不禁七上八下起来。

办公室的卫生间在走廊最靠里,吴穷在去卫生间的路上,经过几个办公室的门,其中有两个办公室的门开着,里面都坐着一个看上去正襟危坐却无所事事的男人。吴穷看办公室门上,和他的一样,没有名牌。

吴穷回到办公室又呆了半个小时,实在是憋得气闷,决定到隔壁办公室串串门。吴穷是销售出身,陌拜自然不在话下。隔壁的男人也很惊喜会有人来拜访,这人一看就不是普通职员,简单几句交流,吴穷知道对方姓方,也是新晋招来的总监。

吴总监和方总监初次见面,又听闻对方也是总监,不由得动了小心思,生怕同行相见分外眼红。好在稍一聊天,吴总监得知方总监是某公司人事总监,方总监得知吴总监是某公司销售总监,两个总监不是同一个总监,两个总监心这才放下来。

两个总监相谈甚欢,惹来了方总监隔壁的冯总监,方总监介绍冯总监是某公司的设计总监,三个总监都不是同一个总监,三个总监心都放了下来。

比一比来公司的时间,冯总监来了一个礼拜,方总监来了三天。方总监是本地人,住在市里,冯总监是南方人,住在公司宿舍吴总监的隔壁。

吴总监问两位先来的总监,都有什么工作安排,冯总监和方总监面面相觑。还好方总监是本地人,大约消息灵通一些,方总监说过两天还要来一个什么总监,据说是某公司的生产总监,等四大总监聚齐,想必公司会有安排。

三个总监都是精明透顶的人物,马上同时在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这公司要这么多总监干嘛?但三人都是有城府之人,这问题只能自己问自己,却没有人开口。

无所事事三天后,那位方总监嘴里的生产总监在陈总的带领之下,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吴、方、冯三位已经熟络的总监齐齐到他的办公室里,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生产总监姓尚,尚总监长期在制造业担任生产厂长,是东北另外一个省份的人,个子比吴穷还高着一头,一看也是见过世面的“总监级”人物。

四大总监聚齐,吴穷想,总会安排工作了吧。果然,又等了两天之后,权总将四名总监叫到会议室开会,权总都没有给四位总监分别进行介绍,就单刀直入主题,权总高瞻远瞩地描述了当代社会是网络经济社会,网上销售必须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发展渠道,公司高度重视网上销售即将给公司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吴穷听着权总的高谈阔论,脑海里闪出三个问题:

  1. 什么年代了,现在才提网络销售?
  2. 这公司难道还没有网络销售?
  3. 这事我销售总监知道就行,那三个总监来做什么?

好在权总并没有说太多,然后就分配了工作任务,任务很简单,四个总监各自拟一个出差计划,必须出差前往调研,调研时间一个月。

散会。权总干净利落。

一天后,四份出差计划摆在权总桌面,权总是抓大事的人,粗粗看过,大手一挥:出发。

于是这四大总监,各自拎上行李,从财务借支了差旅费,各奔了东西。

吴穷当然选择回上海及周边调研,大约只花了三天时间,约谈了几个互联网知名卖网的朋友,聊了个大概,又去上海临近的杭州转了一圈,一份调研报告已在心头。剩下的时间,吴穷不好回去,索性安心在家陪了妻子。

吴穷写调研报告时,苦笑连连,对自己企业的产品都不了解,对老板的营销策略也不知悉,甚至对于公司的毛利要求也完全不知,吴穷只得全凭过往的经验,写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虚头八脑”,是吴穷对自己调研报告的基本评价。

吴穷更奇怪的是,这一个月,公司就好像消失了一样,董事长、权总都没有要求他们定期汇报,陈总偶尔打个电话,电话里不谈业务,就是闲聊些家常,吴穷猜测陈总电话的意义就是证明了他还活着,他还在出差。

四大总监彼此倒有微信联系,四人建了个群,但四人都默契地不在群里讨论工作,大家偶尔在群里插科打诨,大约也是告知另外三人自己还活着,还在出差。

一个月后,四大总监都准时回公司汇报,这次董事长亲自挨个听取了四个人的报告,吴穷后来得知,自己跟董事长谈了一个半小时时间最长,另外三个总监分别谈了半个小时。

吴穷心里多少有些得意,毕竟还是自己的专业。

陈总在四个人汇报之后,单独请了吴穷吃饭,陈总是个眼观六路耳观八方的主儿,这董事长谈话的时间长短证明了一切,陈总决定把宝押在吴穷身上,陈总感觉吴穷会得到重用,在公司未来不可限量。

两人酒酣耳热之际,吴穷问了陈总一个问题,这问题萦绕在吴穷心头已经一个来月,这次趁着酒兴,深一句浅一句的,想必陈总也能担待。

“哥,咱公司招这么多总监干嘛?以前的高层干部呢?”

陈总好像知道吴穷今天晚上会提出这个问题,独自抿了一口酒,又故作了一阵深沉,这才叹一口气,对着吴穷说道:“吴总,其实你们四位来,代表着公司又将有四位老总离开,你们 出差的这一个月,公司里早就传开了?”

“怎么会?我们四个对公司都不了解,怎么可能来了就上手?”

陈总又抿了一口酒,苦笑一句:“兄弟,你看哥哥我,哥哥我挂着人事总监,但我其实是采购专业出身,来公司六七年,采购一天没干,仗着你哥哥我笔头上的功夫还算有点,机灵劲也不缺,这才混了个人事总监”。

吴穷觉得匪夷所思,陈总又道:“兄弟,记得当年刘罗锅电视剧那幅对联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咱这儿,行政口的管设计,生产厂长管采购,销售老总管制造,这都是常有的事”。

吴穷长大了嘴,听陈总继续又道:“兄弟,不瞒你说,哥哥也是朝不保夕,方总监不是以前干人事的吗?公司不少传言,这是接我的位置”。

吴穷:哥,你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替掉你。

陈总:公司年年业绩下滑,总要有人背锅,难道你觉得董事长会亲自背锅吗?难道会让门口的保安来背锅?

吴穷:哥,可这不合逻辑啊,熟悉公司情况的高层解决不了,换我们来就行了?

陈总:兄弟,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这就是公司的打法。

陈总大约喝多了,开始自怨自艾起来,说了许多丧气的话,吴穷的心思也想着别的,心里多少有些后悔。两人各怀心事,酒很快就喝不下去,各自回去休息。

吴穷到底没有等到陈总被方总监顶掉的那一天,因为吴穷第二天就离开了公司。

第二天是开工资的日子,吴穷了解公司的薪资发放政策,知道这一次自己大约能拿到半个月的工资,不会太多,但当看到短信发过来的收款消息时,吴穷还是被上面的数字震惊了。那数字,是一个四位数,而且首位还低于5。

吴穷去找了陈总,陈总推脱说关于他这个级别的工资是由权总定的,自己完全不了解。吴穷又找到了权总。

“权总,我的工资是不是算错了?您帮我查查。”

“是吗?我看看,你才来,这个月应该只发半个月工资”。

“这个我知道,可半个月的工资也不应该四千多啊。”

“小吴,咱们公司有制度的,总监级别的工资就是这个数啊。”

“权总,可是我跟于董事长说的是年薪八十万啊,您当初不也说这个数没问题吗?”

“啊,这个事情我不清楚啊,我说过八十万吗?”

“这……”,吴穷这才想起,当初权总并没有说数,只是说了一句“没问题”,吴穷这又才想起,至今也没有收到公司发过来的任何offer,无法证明他的年薪要求是八十万。

“权总,您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不就是那个意思嘛,不要将这点意思弄得没意思了”

“权总,这个工资,我接受不了”,吴穷心里发苦,语气也有些不快。

“小吴,你刚来公司,还处在磨合期,总有个适应的过程,等你试用期过了,走上领导岗位,关于你的工资,我想老板不会亏待你”,权总继续画着饼。

吴穷知道自己遇上了老奸巨猾,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再也不愿跟权总多说话,只说了句“我再考虑考虑”,起身离去。吴穷走出权总办公室,发现那生产的尚总监在门口等着,不知何事想见权总。

吴穷一肚子气,又不想打电话给妻子诉苦,路过陈总的办公室,想着这个哥哥总算有些交情,于是推门进去。

陈总察言观色是一把好手,一看吴穷脸色,就知道吴穷心里有气,赶紧站起来,招呼吴穷在沙发上坐好。

“怎么了,吴总?”

“别提了,工资不对,我去找权总了”

“兄弟,让我猜猜,是不是发少了?”

吴穷点头。

陈总继续说道:我继续猜,当初你跟权总谈薪资待遇的时候,权总是不是说来吧,没问题?

吴穷又点头。

陈总看了一眼吴穷,低声地说道:兄弟,哥哥当年也是受害者。

吴穷恍然大悟,这是tmd的套路。

吴穷从陈总办公室出来,没有犹豫,直接去人资办了离职手续,陈总仿佛知道会有这事,帮着吴穷把手续办了,一个小时后,吴穷就办完了手续,在宿舍里收拾了东西,又拎着那大箱子,打了一台车离去。

那高瞻远瞩的董事长和挥斥方遒的权总,一直没有见他,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

四千块钱,刚够吴穷往返两趟东北和上海,算一算,吴穷这一个月算白干。吴穷知道,大约后面那半个月工资也没了指望。

吴穷回到上海,妻子热情似火,吴穷不久找了一个年薪不菲的工作,一切又走上正轨。回想起那段经历,恍若一场梦。从此吴穷落下一个毛病,凡是和在上海的东北老乡在一起,都力劝对方,打死也别回东北。

(后话)

吴穷走的当天,尚总监也办理了离职手续,原因不明。

吴穷后来找了猎头,猎头表示全然不知双方接了头吴穷还去上了班,吴穷知道,这猎头也被算计了。

陈总一个月后被权总谈走,办理了辞退手续,和权总进行了一番不算愉快的谈话,陈总最后得到的辞退原因是:“你怎么回事儿你不知道吗?你自己合计合计”。

取代陈总的,不是人事总监方总,方总因为表现出色,被任命为销售总监,取代陈总的,是后来又新招的一位总监,这总监,原来是某公司的品保部部长。

原为某公司设计总监的冯总监被任命为电子商务总监,工作不到四个月,因绩效未达公司目的,被权总谈走。

公司老一批总监都被谈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几批新招的总监里剩下来的优秀人才。

这公司的业绩还在下滑,但董事长看着新的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年轻高层,觉得希望就在前方。权总在一旁频频点头。

一个总监倒下了,千万个总监站起来!!!

谨以此文,献给人艰不拆的东北总监们。

特约嘉宾 欠考虑的藤井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互联网怪盗团】,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太好了,这就是经常会遇到的事!

    来自中国 回复
  2. 有意思

    来自上海 回复
  3. 有故事会的那个味道了,文笔倒是挺不错的。

    来自上海 回复
  4. 这吴穷都是销售总监级别的人了,怎么可能没拿到offer,没确定薪资就这么敢接这份工作

    来自北京 回复
  5. 好有趣的故事,点赞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1670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产品运营。
专题
1301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要想判断一个行业的趋势,就要做好行业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撰写行业分析报告。
专题
1450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价格是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产品定价是非常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定价和产品定价的策略。
专题
1292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异常数据,是数据分析常见的工作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异常分析。
专题
156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638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