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资格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任职评审的核心要素,包括定义职级、决定薪酬、引导发展与发现差距等方面,帮助读者全面装备自己,迎接年度任职评审的挑战。通过这篇文章,您将学会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任职资格,并在职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引言
稍微体量大一些的公司,为了将员工进行分层,哪些是工程师,哪些是专家,哪些是架构师。
为了区别能力与职责,所以会制定公司的“任职体系”。
已经8月初,不少公司也要准备启动每年的任职资格评审了。
过去几年,我担任过不少同事的评委,发现很多有才华的人,专业能力很突出,但压根不懂什么是“任职评审”,出现了晋升失败的情况。
这篇文章,我将分享一下怎么玩转“任职资格”,让自己在企业里能更好发展。
二、什么是任职评审?
以前我也梳理过一版本的材料,附在最后。
任职,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企业去引导员工、发展员工、发现员工的一种手段。
任职,这里有四件事情需要你知道的。
第一件事,叫“定义级别”
刚加入公司的时候,企业会基于面试结果,进行定级。
但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动态的。
有的小伙伴面试时可能状态差了,没发挥出来,因此定级定低了;
也有的小伙伴,一开始能力比较薄弱,但韧性和学习能力比较好,干了好几年,能力就提升上来了。
能力强了,或者是业务出成果了,那也需要一个机会去调整你的职级,所以这就是任职的第一件事,定义级别。
- 对当前的能力做评价,使得能力与职级能匹配
- 不同职级做不同的事情,避免新人“造火箭”,专家“拧螺丝”
- 对能力和身份的认可
第二件事,叫“决定薪酬”
好的企业里,任职还有很关键的作用,是用于决定薪酬。
一方面是决定薪酬的上限与下限;另一方面是决定薪资涨幅的上限与下限。
这个道理显然也很好理解,一个专家和一个校招新人,假设都是A绩效,你觉得两者的薪酬涨幅应该一样么?
而薪酬下限也是很关键的部分,有了下限,才会让更多的人有动力去拼事业、去晋升。
毕竟很多校招的新人,起薪是比较低的,如果发展过快,就很容易倒挂,而晋升后的下限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第三件事,叫“引导发展”
任职资格评审,提供了一个让员工发展的通道,不然很多员工没办法、没途径晋升。
同时,因为有了任职资格,企业必须得设计出任职体系,像阿里的P系。
有了任职体系,也是在引导员工,往公司希望的人才画像做发展。
举个例子,这两年人工智能爆火之后,有的企业就在任职资格的体系里,增加了人工智能的一些考核,员工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知识。
第四件事,叫“发现差距”
每次做任职评审,是不是都要按照模版做一份PPT?
而每次做PPT是不是总感觉这块的内容好像没太多材料,那块内容又有一些缺乏。像项目经理,需要有项目启动会的材料、项目沙盘的材料。
所以,每次制作材料,也是自我复盘的一个过程。
同时,任职评审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评委都是不了解你的业务,所以能从第三方的视角给予一些反馈,“旁观者清”有时候能给予一些更客观的输入。
过去我带团队时,就会倾向于让一些潜力不错,但能力还达不到下一个层级的苗子去试试。
通过了,那就赚麻了;没通过,那也没损失,明年再来!而且通过实战,去做了,才能知道差距在哪,才能有针对性地做改进。
三、怎么提升任职?
那怎么提升任职?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一些干货呢?
别急,肯定是有的。
提升任职的方法,有三件事要了解和准备的。
第一件事,叫“了解行政规则”
什么意思?我抛出几个问题,你就懂了。
你们公司每年什么时候会启动任职资格评审?
参加任职资格评审有什么必要条件吗?
比如:连续绩效多少次达到良好标准、两次晋升间隔不少于两年、是不是要通过某些认证(项目管理岗位要通过PMP、研发岗位要学习AI等等)。
这是一个门槛的问题,决定你是否拥有“入场券”,很多人没搞清楚制度、规则就吃了大亏。
像去年我带的一个小伙子,绩效符合,但是没完成AI考试,错过了入场卷;到了今年,又因为绩效不达标,再次错失机会。
错失多次机会,在一个企业要提升任职就变得会比较困难了。
第二件事,叫“了解任职规则”
还是抛出几个问题,方便大家理解。
- 你所要晋升的下一个职级是几级?
- 这个职级会考核哪些维度的内容?
- 这些维度分别权重是多少?
- 不同考核的维度之间有逻辑关系吗?
不同职级的任职考核维度和权重,恰恰证明了企业希望这个职级的员工重点能胜任哪些事情。所有,我会建议有空可以揣摩一下这后面的底层逻辑,尝试从“标准制定者”这里去思考,他们想要的这个职级的员工是什么样的。
以一个软件开发的专家举例,除了编码外,可能会逐渐增加架构类和规划类的考核。
第三件事,叫“做好日常准备”
这件事就很好理解了,要将准备融入日常。
很多同事,每次到了任职资格评审前,就非常痛苦。不是这个材料缺,就是那个材料缺。
或者是,很多过程动作做的不完善,搞得在任职评审前,修正和美化过去已经完成的一些事情。
结合任职要求,要求里会有各阶段应有的输出物,比如像,开发设计文档、转测评级材料等等,这些功夫应该在日常贯彻好,减少在评审前才做准备。
四、怎么答辩?
那怎么答辩?
首先要搞明白,答辩的目的是什么?
答辩的目的是,在限定的时间内,你能给评委讲清楚你过去的相关业绩,能证明你具备所答辩职级的能力,使得评委能给你通过。
这里是有几个限定词的,很多人是忽略了。
第一,时间是有限的。一场评审的时候平均在40分钟,包含了你讲述材料的时间以及答疑时间,所以正儿八经讲材料只有20-30分钟。
第二,大部份评委不了解你。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避险,另一方面是能力栈相同,但业务不相同。
90%以上的人,都忽略了这两点。
所以在评审时,会发现时间拉得很长,自己做的所有工作,都恨不得写到材料讲出来,导致自己没有时间去讲最重要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部分内容。
另一方面是,评委不了解你的业务,没有做业务的简单介绍,会让评委听的云里雾里,时间一长也不好意思做过多提问,导致给出来的结果与真实能力有偏差。
那答辩应该讲什么?也不难,大概讲清楚这几点:
- 我是做什么业务的?这是一个大概怎么样的业务
- 为什么我会去做这件事情?
- 这里面的难点是什么?
- 我是怎么去分析和应对的?
- 在整个项目里,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 最后结果如何?
能讲清楚上述这几点,并且能和对应职级的能力模型匹配上,评委也听得懂,那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五、写在最后
内容有点干,觉得有帮助的话,收藏起来慢慢品味吧!
马上到来的任职评审,期望你能用上,并且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鹏鹏的工作日记;微信公众号:「鹏鹏的工作日记」
本文由 @鹏鹏的工作日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