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产品研发部
从2015年的行业繁荣到如今的寒冬,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互联网大潮中个体的挣扎与适应,以及产品研发团队如何在趋势的洪流中寻求生存与发展。这不仅是一个部门的消失史,也是一代互联网人的成长史。
以身入局,平心而论。
01
2015年初入社会。
离开学校这个大温室,凭借着对各种面试题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历经3论现场表演的面试后,成功的入职了某大厂在二线城市的研发中心。
成了正儿八经的打工人。
好景很长,至少从当下的行业环境来看可以这样说。2017年中,职场的第一家公司开始重组被并购,作为一个边角料部门,大部分都是选择拿着赔偿走人,另谋高就。
那时互联网的现状是:跳槽薪资翻倍。
这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份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行的,从二线城市的朝九晚五,心高气傲的跑到了杭州。薪资实打实翻了不止一倍,没想到的是,工作时长也差点翻倍了。
幸好,每周的工作日只有6天。
杭州到底有多卷,有个段子这样嘲讽:上班可以带四顿饭,早中晚和夜宵。
如果卷可以有相应的回报,那么卷一卷也是可以的,至少当下是这种心态。然而真实的经历是,如果你做不了卷王,也当不了卷饼,那八成就得卷铺盖。
02
互联网行业,都知道卷。
但特别卷似乎是从16和17年之后开始的,那时候虽然看似一片繁荣,比如当时最火的P2P和数据公司,其实就是那什么和那什么,再之后又是三年那什么。
如此一来,行业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趋势这个词,在互联网公司里头,三天两头能从各种人和会议中蹦出来,想要仔细深入的理解,又不是三五个人,三言两语能说明白,但趋势的方向大部分人应该感同身受。
老板很喜欢说:顺势而为。
这句话个人极其认可,用职场的实践经验来总结就是:顺风的时候招兵买马,加速占领市场;逆势的时候降本增效,加速远离风险。
求职的体验: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可以约个2-3面试的机会,现在招聘的体验,产品研发的一个岗位放出去,一天可以收到2-300个打招呼的求职者。
趋势的影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比较明显的变化,2020年以前离职或跳槽,都是问去哪个公司薪资涨了多少,还有大把写个幻灯片创业去了;2020年之后被裁员,滴滴外卖送快递铁人三项,还有大把回老家归隐田园。
在内卷的因果里,破防是理所当然。
03
有句老话这样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学校进入职场已然10年,虽然不能称作历史,但是可以从过往中反观互联网的变化趋势。
特别是:浸泡了10年的产品研发部门。
2015年入职的第一家公司,组织中70%都是产品研发团队,将近30人为一个产品部门推动业务,这样的部门在内部有5个。
招聘员工的手段也比较暴力,合适的就多留下几个,后续试用期再视具体情况安排去留或者转岗,说面试造火箭入职打螺丝,到也不算夸张。
几个人,盯着一块业务,能优化一年。
在那个行情还算火热的年头里,公司拿着大把的融资,自然要招牛买马,随时喊打喊杀准备大干一场,等到后续并购重组的时候,最先下手的也是产品研发部。
原因也很简单,工资高人多。
抛开什么产品业务技术栈这些不谈,在完成大部分产品团队的优化之后,公司的财务报表会很漂亮,降本增效之后带来的直观感觉就是:业务效益高自然价值就高。
04
2018年入职的某家公司,至今为止依然认为,能被选中是自己的福报,恰好只有一个坑位,又正好刚推送简历就被公司的HR看到,前后四次面试才最终敲定。
在这家公司4年,完整经历了行业冷暖的反转。
在行业的起伏变化中,公司都有预见性的提前应对,并且手段合情合理合适,努力做到稳中有进,即使到了这两年,业务还是在有条不紊的运营。
在业务处于上升阶段的前3年,公司的确在发展和扩张,但是在产品研发团队的人员上非常克制,始终在控制人员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因为业务发展的快,去追求产品的飞速迭代,坚持把研发重心放在主线业务上,在其它业务使用第三方软件平台。
明确的战略,追求业务的数字化管理。
在业务进入瓶颈期,行业的趋势转头向下时,这种模式的优点愈发明显,没有在内部开展多个业务研发项目,所以裁员降本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在下行周期中不断的把业务流程迁移到第三方软件平台,持续压缩产品研发部门的成本。
最终内部产品没有逃掉关停结局,但是整个过程中对于人和事的处理都平稳且体面。
说到最近两年,简直一言难尽。
互联网公司迫于趋势的压力,随地大小裁员,有时候招聘的流程还没走完,连负责招聘的人员都被裁掉,在赔偿问题上更是极尽拉扯,直到对簿公堂才不情不愿的了结。
处在存量竞争的因果里,成本投入非常克制。
特别是产品研发部门,在2016年职场的起步阶段,业务还行的公司,研发部门的人数常规在20到30人左右,几乎不存在单人单岗走钢丝的情况,团队该有的角色都有,并且做到互相备份降低人员忽然离职的风险。
现在2到3人左右,单人多岗。
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只出现在产品研发部门,虽然在企业内部的其它部门也有单人多岗的现象,但就影响来说,产品研发部门是最明显的。
05
抛开行业趋势职场冷暖先不谈,互联网从步入巅峰到逐渐降温,其中有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企业职位和人才数量错配,尤其是最近两年,这种差距断崖式扩大。
供大于需,就得降价。
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有个鲜明的特征,不管你是大学正儿八经学了两年,又或是外行人员进行三个月的突击培训,大部分公司和岗位,对于人才的出身并不在意,在每年行业薪酬报告的诱惑下,有大量人员涌进这个赛道。
入行卷上一年,就会具备多年的实战经验。
随着这几年大环境的降温,互联网公司的裁员和岗位需求中断,大量涌进的人员就会陷入被动的内卷之中,招聘市场的寒意确实传递给了每一个人,企业内部的单人多岗又特别烫手。
会的很多,做的很多,拿的很少。
卷多少是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业务是核心的驱动力,自然也会要求产品研发团队必须要懂业务,围绕业务去讨论产品、技术、运营、项目管理,这种环境下泡久了会给人一种错觉。
都是产品经理,都可以成为项目经理。
这种说法在极个别卷王的身上,确实有成立的可能性,长期热衷学习各种领域的技能,在工作中反复思考和实践,最后形成全面的技能栈,以一己之力胜任多个岗位。
然而技能只是工具,业务才是目标。
普通技能,入门后多看多练,很难评价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几何,主要是看业务需求和产生的价值。
产品研发的全栈技能,大概卷成三类,以开发测试和运维成一类,以产品运营项目管理成一类,以写报告和团队管理的领导成一类,有时候缺谁都行,有时候缺谁都不行。
那些三五个人的小团伙,个个都堪称卷王级别的顶梁柱。
06
不要以为只有人会内卷,产品化的进程也同样疯狂,行业下行周期虽然降本的动作持续不断,然而对增效的追求也从未停止过。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信息化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传统纸质存储和流转的改造,提升信息处理的准确度和效率;数字化更侧重对于核心业务流程和模式的改造,实现大量业务场景的在线化和自动化,让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智能化就是近两年最热门的话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各种场景的自动优化和决策。
互联网的上半场、中场、下半场。
这个过程很残酷,如同零和游戏那般赢家通吃,在职场初期阶段,开会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型,中场开始冷不丁的讨论智能化产品,而当下就是人工智能的狂奔阶段。
有个持续关注的概念:低代码平台。
所谓低代码,就是指通过少量的代码编写,达到构建产品功能的效果,这个概念在2015年还是只是零星的听到,在2018年左右才正式的成为焦点,好评声和骂声都很激烈,而当下已经成了企业的主流工具。
在一片骂骂咧咧声中,疯狂生长。
现在去体验各种低代码产品,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更加的好用和高效,并且通过各种开放API还可以实现不同平台的信息交互,提高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在2018年入职的那家公司,正好对这种模式极其青睐,后来成为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当下作为人工智能的起步阶段,使用AI手段完成对过往数据的总结分析,这无疑会加速互联网的内卷趋势,通过AI的加持即便只是一个行业新人,也可以轻松获得很优秀的经验和策略。
下个周期,应该也会惊人的相似。
07
职场十年,回过头看看产品研发团队在互联网行业的变迁,其实也是大多数个人的写照。
2024年初的时候,和某个小作坊的负责人聊过几句,虽然是杭州头部大厂输送给社会的人才,但是他自己也经常感觉到迷茫,即便是公司的负责人,也依旧感觉不稳定。
他也不确定:产品、技术、业务管理到底哪个才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偶尔和公司一位年轻人闲聊,经常听到他用羡慕的口气说:你们这些资深的牛马,至少经历过互联网行业的尾巴,而他们作为新人入场,就和互联网寒冬贴脸相撞,站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只能安慰新人一句:十字路口至少还有前后左右。
对于2015年的牛马来说,轻微经历过行业的繁荣发展期,重度参与了行业的动荡瓶颈期,还没逃掉行业的断崖式寒冬期,产品研发部也从最初的部门,变成现在的产品和研发各一个,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释然。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好像都在变,又似乎都没变。
作者:半问 ,公众号:半问
本文由 @半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在行业趋于稳定需求趋于饱和的时候,这个时候做什么岗位不重要,你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是你吃饱饭的本事
想法对,这样想的人很多,故而卷。
现在实在太卷了,工作不好找,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在公司就只有我一个产品,前端开发4个,前端3个 ,2个测试。难搞啊!有没有人能带我脱离苦海的,在佛山
辛苦了朋友,2025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