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选拔”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0 评论 1135 浏览 1 收藏 19 分钟

如何管理好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都认为自己的管理方式是好的。事实是否如此?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分享的管理经验。

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管理方式”可以说至关重要。

新的时代会出现新的经济制度(比如“消费资本+社群制”,见文章《从“全民发钱”发现私有制的本质与解法》),而新的经济制度也需要“新的管理方式”来运作,才能打开新局面,而不是走回老路。

再好的经济制度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运作、监督很多人的执行”关键就是看“管理方式”如何,“管理方式”的好坏决定了到底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良币驱逐劣币”,其结果也就决定了一个新制度的生或死。

尤其是像“消费资本+社群制”这样“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消费者”的制度,企业所管理的资产如此庞大、企业的所有权又如此“分散”,怎么才能保证企业的管理团队不犯错或者少犯错,保证企业真正的属于“全体消费者”、为“全体消费者的利益”而服务,而不被管理团队窃取果实,最重要的就是看“管理方式”有没有用。

一、共识

在讨论具体的“管理方式”之前,我们需要先在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那就是,你觉得什么是“好的管理方式”?

一个“好的管理方式”,一定是紧紧围绕着“好的领导人”这个关键要素来展开的。

因为,在具体事务的执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做,那么选出“对的人”就变得无比重要。

在任何一个组织架构里,都有着一级一级的管理员,这些管理员就是不同层级的“领导人”,虽然处于不同层级,但他们都担负着各自层级的“管理者”角色——可以说每一个“领导人”都是组织架构里的控制性节点。

如上图所示,总经理是领导人,经理是领导人,组长也是领导人,他们都是“领导人”角色,只是各自所处的层级不同。

在一个组织架构里,如果每个层级的“领导人”都是“好的领导人”,那这个组织就稳如泰山。如果在不同层级,出现了“不好的领导人”,那这个组织就不那么稳固,就会产生动摇,出现“不好的领导人”的节点越多、层级越高,对组织架构的危害也就越大。

围绕一个“好的领导人”,可以从非常多的角度来分析,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选拔和限制

“如何选出一个好的领导人”“如何限制一个好的领导人”,解决了这两个关键点,就找到了“打造一个好的管理方式”的钥匙。

二、技术

在“领导人选拔”这个问题上,目前人类社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上往下选”,二是“从下往上选”:

“从上往下选”,指的是高层领导人直接任命、提拔中下层领导人;

“从下往上选”,指的是普通人通过投票选举出一级一级的领导人。

这两种方式,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即,“领导人”都是由“人”选出来的。

高层领导人直接任命,是“人”在选;普通人投票选举,也是“人”在选。而我们都知道,“人”是最难以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由“人”来参与,并且是占主导地位的参与到“选拔”中,一开始也许还能保持初心,“选出好的领导人”,但时间长了,就一定会变质。

那么,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拔”方式吗?

以前的确没有,但现在有了。

以前没有,是因为这种新的选拔方式需要技术的辅助,而这种技术,直到近些年才逐渐成熟,并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区块链,就是一项可以辅助人类社会打造出第三种选拔方式的技术。

区块链的七大特征: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可追溯性、透明性、不可篡改性、多方共识,可以辅助我们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系统”(下文简称“Q系统”)。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选拔领导人”最看重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能力、资历、品性”。

这三者中,“能力”毫无疑问的排在第一。

而“资历”,说实话,它并非不重要,但它在我们潜意识中占有如此高的地位,有时甚至远超出对“能力”的考量而排在第一,实际是由“人”参与的“选拔方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品性”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它属于道德伦理层面的体现,只能由“人”来进行判断、监督。

在新时代下用新技术打造的“Q系统”,“资历”的权重可以降低,“品性”仍然只能由“人”来做,因此,“Q系统”实际是一个基于“能力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系统。

“能力”是可以被量化的。

“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决断的能力,而这几项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被记录下来,并且开放、可追溯、透明、不可篡改。

你可以把“Q系统”理解为一个“办公软件”,在这个软件里:

每个部门的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想到的解决方案、执行的动作、执行过程中接触的其他单位或个体、其他单位或个体的反馈、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投入的费用、短期内(一年内)产生的实际结果、长期内(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产生的实际结果等等,全都被系统如实地记录,并且不可篡改。

谁做出了成绩,谁的决策带来了巨大损失,谁在采购环节选择了哪一家供应商……都会被“Q系统”忠实地记录下来,并且不可篡改。随后根据每个层级“领导人”的不同表现,奖励、追责、提拔、降级,请注意,是每个层级,管理团队中最高的那个层级“领导人”也不例外。

设置一个开发、优化、管理、监督“Q系统”的由“人”组成的“专委会”,然后由“Q系统”着重根据“能力”来“选拔领导人”——逐渐让“选拔领导人”这件事脱离“人”的直接参与和主导,而改由一个“不可被篡改的系统”直接主导,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旧时代的窠臼,迎来新时代的曙光。

三、限制

为什么要限制一个“好的领导人”?

因为在“社群制企业”这样一个涉及所有消费者股东利益的“社会化组织”里,“领导人”的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决定着无数人的生活、生存,甚至是生命。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限制也一定要足够大。

怎么限制一个“好的领导人”?

组织赋予了“领导人”如此重要、如此巨大的权力,就必须要给他套上一副枷锁,让“权力的使用”变得可控。

这副枷锁是什么?

它实际上是一个共识,我们需要对“领导人的权力”达成这样一个(此前未曾觉醒地)共识:

不管哪个层级的“领导人”,在他当前职位的任期中,都只应该拥有一次犯错机会,如果犯了两次错误,就必须“降级、去位、让贤”。

允许一次犯错机会,是因为犯错在所难免,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不允许犯两次错误,是因为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领导人”犯的错都将导致不良结果,越高层级的“领导人”犯了错,导致的不良结果就越严重,绝不能让所有消费者股东承担“领导人”多次犯错带来的损失。

有了这副枷锁,“领导人”在做每一次决策时,才会如履薄冰,分毫不敢懈怠。而“领导人”如果因为过于畏惧犯错,导致决策保守,那他的“能力值”也一定会被后来者所赶上、超过,而被动“降级、去位、让贤”。

这副枷锁,是偏激者、投机者、畏怯者的枷锁,但却是正直者、坚毅者、勇敢者的武器。

这副枷锁同样不能由“人”来掌握,而仍然应该由“Q系统”来主导。

四、推论

前三节的内容,实际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你是否认同下面的几级推论,如果不是全部都认同,那么你认同到哪一级。

第一级:实质

“好的管理方式”其实就是“好的选拔领导人的方式”(为表述方便,这里的“选拔”包括“选拔+限制”)。

第二级:弊端

目前我们只有“从上往下选”“从下往上选”这两种“选拔领导人”的方式,而因为这两种“选拔”方式都是“人”选,所以会带来许多弊端。

第三级:寻找

因此,要寻找在“人”选之外的“第三种选拔方式”,这种方式,要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级:技术

“第三种选拔方式”,需要技术的辅助才能做到,这种技术(至少)要具备开放、可追溯、不可篡改这样几个基本特性才符合需求。

第五级:出现

这种技术在当前已经出现,就是“区块链”。

这几级推论,如果你全都认同,那我们就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

如果你连“第一级推论”都不认同,那我们就基本没法达成任何一项共识,完全没有讨论的基础和价值。

如果你认同到“第三级推论”,即,你认同需要在“从上往下选”“从下往上选”之外寻找“第三种选拔方式”,但不认同“第四级推论”——也就是不认为技术可以很好的辅助人类“选拔领导人”,这其实也已经达到了这篇文章的目的。你可以自己去发现、挖掘“第三种选拔方式”,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总能找到合适的“第三种选拔方式”。

认同到“第三级推论”,意味着你也认同“应该减少‘人’选,让‘选拔规则’尽可能地向‘非人’选倾斜,这样才能实现‘选拔方式’的公开、公平、公正”。

“非人选拔”,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把钥匙。

五、产品

假如把Q系统看作一个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要解决的核心痛点是:

如何“公开、公平、公正”的通过衡量组织中每个人的“能力值”,从而选拔出各个层级的“领导人”。

它的解决方案是:

采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可追溯、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开发出一个面向全体消费者股东都能公开查询的“能力值量化系统”。

这个“产品”,有许多的“产品细节问题”需要解决,比如:

  • “领导人”有无任期要求?
  • 对“领导人”的激励、惩罚等细则如何设计?
  • 有一些不便对外完全公开的部门、职能,比如为了顺应当地政策而不得不为之的“灰色操作”,导致该部门的一些行为不便被记录、被查询、被公开,那么该部门的“领导人”是否应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选拔?
  • 犯两次错就“降级、去位、让贤”是否过于苛刻,是否可以通过累积“功劳值/能力值”的方式增加“可犯错的次数”?
  • 如果“可犯错的次数”可以增加,那么是否需要设置一个最大值,比如不能超过四次?
  • ……

类似的“产品细节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但都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如果确定Q系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那么就必然需要一个专业的“产品团队”来进行设计、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还会不断地更新、迭代、升级,让Q系统的BUG越来越少,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符合用户对它的期待——“选出好的领导人”“打造一个更好的管理方式”。

对于Q系统,我相信在技术实现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难点,关键在于,谁愿意主动来用这样一个削弱和限制“领导人”的“非人选拔工具”。

六、日月

如果你拥有一个公司,你会在你的公司里使用Q系统来选拔各层级的“领导人”吗?

恕我直言,你使用不了。

如果你只是想使用Q系统来帮助你“选拔”在你(CEO)之下的其他各层级管理者,那么这样的Q系统始终都只是一个“阉割版的Q系统”,因为,它没法“选拔、限制”你(CEO)。

你愿意把你的每一次判断、决断都公开出去,并且无法篡改,然后让其他人审视吗?

你愿意放弃原本拥有的可以随意“提拔人、开除人”的权力吗?

你愿意让公众看到你所有的供应商是谁,价格是多少吗?

你在连续多次犯错后,愿意退位让贤吗?

你会打压能力值成长快的下级吗?

……

Q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

任何带有“私有制”属性的组织,都不可能正常地使用Q系统,即使“强行”使用,也注定是一个只能“御下”不能“治上”的“阉割版Q系统”。

换个角度看,能够真正毫无芥蒂并且主动积极拥抱Q系统的组织,一定是带有真正“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属性的组织。

泾渭如此分明,Q系统称得上是一块“试金石”了。

好的经济制度需要好的管理方式选出对的人,这样才能有好的结果,反过来也一样,好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属性相匹配的经济制度,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消费资本+社群制”是“所有消费者股东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经济制度,这种制度无比渴望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方式”,来助其打造出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服务于“全体消费者股东”,而只有Q系统(第三种选拔方式)这种“非人选拔方式”才能完美地契合这种需求,“从上往下选”“从下往上选”这两种“人选方式”注定是落后于时代的,也必将有一天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里,任人凭吊。

“消费资本+社群制”与“非人选拔方式”,二者堪称天造一对,也缺一不可。

日月同辉,明见万里。

你有没有听到,时代的脚步声,越发清晰。

如果你听到了,那么,请站起来,跟上他。

专栏作家

五陆,公众号:鹅的花花世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创业者。

本文由 @五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