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吐槽大会:真被客户气笑了
在服务行业中,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常常成为推动服务提供者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然而,有时候客户的一些“独特”要求和行为,却能让服务提供者哭笑不得。
服务业成了国家的经济支柱,而服务提供者也被”客户是上帝“所绑架,成了”忍者神龟“、”乙里乙气“的代言人。
他们面对客户“咄咄逼人”时,期望“智慧化解”;
他们面对客户的“质疑”,被迫“忍气吞声”;
他们面对客户的“无知”,只能“敢怒不敢言”。
我所在的SaaS行业也不例外。
今天咱们就”组织召开“一次”客户吐槽大会“,看看”各路神仙“如何”各显神通“,就像《吐槽大会》一样,用一种玩笑、诙谐、调侃的方式,抚慰一下你那层面被客户“五毒棉花黯然销魂掌”所伤透了的小心脏,权当给你做一个心灵“马杀鸡”。
第一弹:“无知”的自我思维闭环
老农在集市上卖葱,一位年轻小伙问:“葱,怎么卖?”
“1块1斤。”老农答道。
小伙又问:“行,麻烦把葱帮我切成两半,一半是葱叶,一半是葱白,葱叶给你5毛/斤,葱白给你5毛/斤,正好1块1斤,可以吗?”
“你要多少斤?”老农说。
“全部。”小伙回复道。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是一个段子,一个让你猛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类似事情在最近一年,我反复经历了三回。
客户问:“你们的日报里的加班时长不对,加班时间19:08-18:00=1.08分,系统怎么算成1.133呢?”
“是的,加班时长单位是小时。”我回复道。
“1小时08分和1小时13分还是有区别的,会多算工资。”客户说。
“1.133小时不等于1小时13分钟,1小时是60分钟。”我回复道。
“加班费是18元/小时,系统计算加班费是1.13318元,我们用的是1.0818元,你们这个不对。”客户说。
我察觉到了她话语中的情绪,有一种系统竟然会犯如此低级错误的情绪。
我只能“耐心”的回复道:“1小时=60分钟,1小时08分钟不等于1.08小时,而是等于1.133小时。”
担心她还是不相信,我又让AI给她说了一遍答案。
“我们是直接18:00和19:08相减后,取1.08算加班费。”她依然非常淡然的回复道。
至此我知道了,她陷入了自己的逻辑怪圈,就像那个卖葱被人忽悠的老农一样,我相信她不是故意的,只是替她们的员工感伤,辛苦加班后的加班费,可能之前一直被企业所“克扣”。比如加班1小时59分钟,最终被计为1.59小时的加班费。
第二弹:我相信人,而不是你的系统
客户宁愿相信人性的光辉,却不相信系统的客观。
“你们尽快给我查下,为什么员工打卡记录又丢失了?”客户生气地质问道。
“麻烦提供一下员工手机号,以及打卡日期,我们查下。”我们回复道。
过了一会儿,我们确认员工当天并无打卡记录,甚至连打卡页面都没进入。于是,我们就回复说:“我们从系统记录中,确实未查看员工打卡记录,且并未进入打卡页面,咱们确定员工确实打卡了吗?”
“打卡成功的截图都有,这是员工的截图,你们这系统总出这种问题。”客户满腹牢骚地边说边发过来一张图片。
上面确实有打卡成功、打卡日期、打卡时间字样,与系统打卡成功提示页面一致。我们当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又重新去查了一遍打卡记录与请求日志,还是没收获。
前端同学就开始研究客户所提供的截图,把它进行拉伸、放大,终于看出了端倪,员工采取PS方式,将截图里的打卡日期10月05日修改成了10月06日。
我们再去查10月05日的打卡日志,确实跟客户所提供的打卡成功截图,时间、行为轨迹完全一致,除了日期是10月06日,至此确定:这是一起员工精心准备、有预谋的打卡作弊行为。
吃一堑,长一智。
我们后续把H5打卡成功页面,全屏打上了日期水印,以防再次发生这类“离奇事件”。
第三弹:我的数据,我说了算
“你们系统能不能把员工的打卡数据删了?”客户说。
“咱们为什么需要删除呢?”我们问道。
“我们跟员工在仲裁,他的打卡数据都是作弊的,不算数,所以我们要求你们把它从系统里删除。”客户回复说。
“员工打卡数据属于客观数据,也是属于你们的私有数据,我们是无权随意删除的。如果员工有打卡作弊行为,我们是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帮忙确认作弊行为的。”我们说。
“我们已经确认了,就是打卡作弊,你们就把它删了就行。”客户有点不耐烦的说到。
“抱歉,我们确实没办法删除这种数据。如果是仲裁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打卡作弊相关的技术支持。”我们说。
“算了,算了,我们自己的数据,让你们删除就这么费劲,真是的。”客户生气的回复说。
最终我们也没做妥协,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从企业价值观而言,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不能真成了客户的“帮凶”。
第四弹:TA的数据,我想看看
“你们的薪酬分析,行业分析,数据源,都是外部企业的,能不能加入咱们合作客户的薪酬数据源,这样更真实,可以不做报告对外公布 但是数据库的参考可以调用。”客户问。
“不能,薪酬数据属于客户的私有、隐私数据,我们是不会拿它们去做分析、使用的。”我回复道。
“为什么不能?”客户反复道。
“我们是提供平台跟软件服务,每家客户的数据(尤其是薪酬数据)属于完全私有化数据,不能随意进行分析与使用。”我回复道。
“好吧。”客户无奈的回复道。
我无从判断客户当初提这个问题时,是否曾经想过:“如果别的客户想要她们的数薪酬数据,她们是否愿意授权?”
这个问题的本质,也是属于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我们真有可能进行真实数据的分析(如果客户愿意授权的话),不确定她们是否还愿意使用我们的SaaS服务?
第五弹:“天马行空”的方案
客户属于意向客户,在测试系统需求满足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现有的批量调薪功能(即通过文件上传调薪金额),与其需求有差异(即期望直接在线编辑调薪金额),在我们按定制开发报价40人日后,觉得太贵,所以就自主去寻求“解决方案”。
“你们可以把奖金包功能,给我简单改个名字,弄成“调薪”,保证一线部门审批人在使用批量调薪时,可以用你们现在的奖金包功能。”客户问道。
“咱们为什么需要把奖金包改成调薪?”我问。
“你们这是什么态度?你们不给我想办法,我自己寻求各种方案,感觉还被你们阻挠?”客户质问道。
“是这样,因为上次沟通后,时间有点长,过程中,可能你跟我们销售伙伴沟通过,但我不确定现在最新的信息,所以需要了解下背景。”我回复道。
“我们也没有沟通啊,你就看看能不能把奖金包改一个名字,我们用来当做批量调薪功能,保证一线使用流程正常,最后可以不自动调薪,他们在线上编辑后,提交审批到我这里,我再手动调薪就行。”客户说。
“嗯,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站在技术实现角度是做不到,把奖金包改个名字就可以当做调薪使用的。”我说。
“我都已经同意付费,还做不到吗?”客户继续追问道。
“是的,这就像你盖了一栋十层的高楼大厦,觉得其中一个卧室不错,说我还需要一个独立书房,让工人把其中一个卧室单独复制,改一改,就可以当做独立的一个书房一样。”我说。
客户视角下,只要表面相似的功能或产品,是可以快速复制的,却不曾会想到软件产品跟实体建筑一样,也是讲解基础架构和依存关系的。
写在最后
客户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和产生情绪,而你作为提供产品服务的人,也一样。
TA们的情绪可以直接向你表达,就像你可以直接向快递、外卖员,直接表达你作为消费者的情绪一样;
而你的情绪可能却无从表达,就是快递员、外卖员一样。
但情绪表达既是人性诉求,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如果你无从对客户表达,却也需要有别的表达方式。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当作你的一种情绪表达(就像一个情绪树洞一般)。如果你遇到“更奇葩”、“更气愤”的客户(相信肯定有),欢迎你留言、评论。
专栏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众号:产品方法论集散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在线教育的产品,关注互联网教育,喜欢研究用户心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还好吧,不怎么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