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做事思路:类比性原理VS第一性原理

2 评论 9027 浏览 43 收藏 14 分钟

类比性原理和第一性原理各有利弊,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哪种思路就成了一门严谨的学问。选的好,飞黄腾达;选的不好,耗时耗力,还没有结果。

我们无论是开公司或是做项目或是做一个小小的活动,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把事情做成。

能够把事情做成是一个公司存活下来的关键。对比了多家互联网公司,发现能持久运营的公司都是犯错比较少的,犯错意味着付出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没有了时间和金钱,一个公司基本上就垮了。

能否把事情做成除了对人的经验、团队的实力要求以外,采用哪种思路,也是至关重要的。类比性原理和第一性原理是两种不同的做事思路,其所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对公司的要求也是各有差异。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或者状况下适合用类比性原理,又或者第一性原理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模块来为大家剖析下,希望大家在看完后,心中能够有点(bi)数。

  1. 两者的概念
  2. 思路的差异
  3. 优缺点对比
  4. 适用的范围
  5. 思路的培养
  6. 小结

详细分析如下。

1. 两者的概念

类比性原理:以具有同样性质、功能或特性的事物为参照,进行参照,模仿学习。核心是有参照物,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模仿或创新的过程,比如“像素级模仿”很好的诠释了类比性原理,是各大厂最常使用的手段。

第一性原理:在无任何经验参数条件下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核心是无任何经验参数借鉴,凭空创造,从0到1,从无到有的案子运用的就是第一性原理。

2. 思路的差异

2.1 逻辑上的差异

  • 类比性原理在面对问题时,遵循的思路是:竞品选样-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输出可行性方案;
  • 第一性原理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路是:寻找项目本质-测算出项目数据-寻找可行性方案-进行验证.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参照物,类比性原理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而第一性原理是想打造出一个巨人。

2.2 认知上的差异

类比性原理是大多数人采用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在懂事后就被灌输类比性原理的思想,长年累月的积累,导致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找参照物。比如满分100分的考题,考了99分,说明不了好与差,但是100个考生里面,考了第99名,那一定是很差了。

类比性原理可以将参照物作为我们做事结果的一个评判标准。比如我做“老虎讲运营”公众号也是采用类比性原理,分析同类型的公众号发文频次等。

第一性原理对人的脑力要求较高。能够以第一性原理思考的人相对较少,第一性原理要求人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而能认识到事物本质,是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的。比如同样一个现象,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知识结构,对该现象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大道至简,悟自天成,对事物本质的认知,除了知识的积累,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天生的。

3. 优缺点对比

3.1 优点

(1)类比性原理

  • 认知门槛要求不高。类比性原理是建立在成功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思路,因为有了现成案例,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甚至挖角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信息的收集对人的能力要求不高,即便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对所获得信息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后,就会对即将要做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需要的时间便会一目了然,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 成功率高。一个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踩到大大小小的坑,采用类比性原理的的优势就是可以做到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避免踩到前一个项目的坑,就可以增加活下去的几率。比如游戏内的拉充值活动,第一个做充值活动的公司,可能要尝试4~5种活动形式,才能确定1种效果最好的长期使用。而后来的公司,采用类比性思维,直接照搬对手最好的活动形式,一蹴而就,100%的成功率。

(2)第一性原理

  • 成长空间巨大。采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一旦验证可行,红利通吃。第一性原理的公司往往有核心竞争力,外部公司很难快速的切入进来。比如最早采用精准推送技术的新闻客户端,最早做粉丝经济的某品牌手机,甚至公众号最早做新年便签的,在当时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绩。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待其他玩家关注到的时候,红利已所剩无几。
  • 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才能。每个人都希望能被彪炳史册,而新事物的发明人是很容易做到这点的。就像每个产品经理心里都有一个张小龙梦,都希望能创造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耗尽所能去创造一个新的事物。

3.2 缺点

(1)类比性原理

  • 成长空间较低。在别人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是大部分公司采用的策略。小公司为了提高存活率,完全照搬大公司验证可行的方案,抓市场尾部的流量,带来的结果就是只能赚到小部分钱,饿不死,但也做不大。不过反过来,在资源严重不平衡时,是可以打破这个限定的。比如企鹅,是可以越抄越大的。
  • 易误判,策略制定失误。在做类比性分析时,也会存在个别人认知偏差或者对信息理解有误,导致制定的策略南辕北辙,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看别人很容易做成的事情,自己学了半天却做死了。

(2)第一性原理

失败率大。最容易挂掉的公司就是那些做创新业务的公司,因为没有人做过,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第一性原理做出的事情,盈利方式不明,发展方向不清晰,没有足够资金做后盾,垮掉是分分钟的事情,可以参考那些倒了的共享单车公司。还有一些做AR和VR的公司,行业前景乐观,公司前景未必乐观。

4. 适用的范围

4.1 类比性原理

适用于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司。一个公司只有两种角色,老板和员工。老板负责发工资,员工负责创造价值。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司,只根据有效产出进行奖惩。采用类比性原理的思路,可以提高有效产出的概率,从而提高获得奖励的概率。社会上的公司千千万,打工者千千万,能够确保大部分人,公司分得利润,首选类比性思维,即采用类比性原理。比如隔壁家的孩子就是一类比对象,隔壁老王嘛,我就不知道了。

适用于初创的小型公司。初创型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发展壮大了才有资格去谈情怀。采用类比性原理,同样的业务、同样的玩法,大公司一个月赚千万利润,小公司赚十几万已经算是大成功。在保证工资正常发放的情况下,进行微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许还有做大的机会。

4.2 第一性原理

适用于有充足资金的公司。有钱才可以任性,有钱才能玩的起创新。企鹅可以设置两个部门去角逐移动端的社交王者,也可以用两个项目组去PK,选出移动端的MOBA游戏。这不是一般公司可以玩的起的。比如当下最火的共享单车,号称中国新四大发明,尽管还没有人可以准确的说出他的未来盈利方向,但是当下钱照烧,车照投,因为有钱!

适用于偏执狂创业者。不一定是所有的偏执狂都适用,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比如想干翻腾讯的。这里的偏执狂指的是对某个行业有独到见解,发现别人未察觉到或者理解不到的需求。这样的创业者只需要说服投资人,拉帮结伙的开干就可以超过同类型公司,比如贝索斯的亚马逊,连续亏损了20年,一旦盈利,就登顶世界首富,虽然很短暂。

5. 思路的培养

5.1 实际的现状

两种思路各有优劣,能够熟练运用任何一种思路,都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赚到钱)。据我工作这么多年发现,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做事根本没有思路,无章法,无套路,想到什么做什么,运气好的,胡乱挥棒还能打到球,运气差的,只能整天唉声叹气,说命不好。下面就简单列出下两种思路的要点,勤加练习,也是可以掌握的。

5.2 类比性原理要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既然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就要对巨人的脾气秉性十分熟悉。这个熟悉的过程,就叫竞品分析。在面对一个新的项目时,首先从竞品分析入手,这个过程可能会耗费1~2周时间,切记不能省。等项目结束,评估结果的时候,就知道当初竞品分析的价值所在了。竞品分析要事无巨细,条例清晰。有些看似不重要的信息,有时却是关键所在。

5.3 第一性原理要点

放空自我。我们做的事情绝大部分别人都已经做过了,做游戏研发的、渠道推广的、广告变现的、移动APP的等等,大部分行业都是有先例了。在这个里面做事,要把既定的观念摘除掉,比如手游ARPPU值在150左右,我们做的话是否要遵从这个数据呢?或者干脆忘掉,而定一个250的数字,以250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就要求的就是个人要有很大的承受能力了。

6. 小结

六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类比性原理和第一性原理各有利弊,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哪种思路就成了一门严谨的学问。选的好,飞黄腾达;选的不好,耗时耗力,还没有结果。

其实还有一种最优解,就是对比性第一原理,揉合了两者的优点。但是,要求能在两种思路间来回切换自如,对人的要求略高,很难达到。

作为普通人,玩好对比性原理即可,想进阶一下,可以尝试用第一性原理去做些小项目,就会有种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

#专栏作家#

老虎讲运营,微信公众号:老虎讲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运营一百年,做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第一性原则虽为思考本质,但是不代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所以三、四、五点是不是有点不成立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两种思维方式!总结的不错!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