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2017年终总结(成长篇):找到属于自己的“套路”
最近又被网易云音乐、支付宝、云之家等个人年终报告刷爆了朋友圈,预示着一年又将过去。匆匆的走过了2017,即将踏入新“的旅程”。过去的一年里,用知识磨亮了“长矛”,用踩过的坑坚固了“盔甲”。缓口气,放空自己,写一写总结,沉淀下自己。
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工作“套路”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有一套做事风格。当然在工作中这一点更是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在云之家裕哥和我说的最多的一件事情。“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要找到并整理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是很容易,需要一定时间和努力。
了解自己,敢于尝试
首先了解自己,这一点很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对自己的性格了解吗?
- 在职业工作中,我的优势在哪里?
- 做好这个职位我还需要哪些专业技能?
- 我有哪些缺点我需要去攻克?
- 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你可以问“我要成为像XXXXX一样的人”)
- 我要超越身边的哪位同事?
-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想让你认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并有一个谦虚去学习的心。交互设计中我们也都知道“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就是如此。了解自己的目标,为自己设计一套系统。最终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思考、行动、总结,对自己进行查缺补漏提升自己。注意在这里尽可能使用自己的可用资源,勇敢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或犯错,错误后的总结会让你大步提升。
“抄”不可耻,“抄”出自己
作为设计师,我们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别人说:“你这个和哪里哪里的一样,你抄的那个吧?”。在这篇文章里,“抄”在这里是指看周围的朋友、同事、领导都是怎么再做事情(也可以多和同事请教、交流,互相交换推荐资源等)。去分析做这件事情他用这种方式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学会“抄”别人的核心方法,结合场景抛出其背后的缘由(横向分析,纵向钻研),而且大多数你可以很快的进行实践。一旦你决定要“抄”这个方法了,那么说明在你的工作中肯定有相关的需要。然后通过实践后,根据你自己的经验和个人需求进行变更,最后总结这个方式给你带来了什么?是不是真正的改变为自己需要、想要的?当你用心了解和分析后,我相信你一定会慢慢的、一点点的找到你所需,最后创造(拼造)出一套属于你的“套路”。
(扎克伯格:“别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不屑于去抄袭。”大家都懂得)
好事多磨,追求完美
将自己整理出来的“套路”在工作中不断的运用,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还是会有问题的,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进行总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了解问题,我相信这个比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了解用户要容易的多吧?做好总结,对你的“套路”进行迭代升级。让你的“矛”更亮、更锐。
其实我以前很少在笔头上做总结,都是默默的在心里。然而我发现很多同事都会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自己每一周的工作或一个需求迭代,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在写一些个人的观点及心得。这笔财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且具有可追溯性。当你回首看过的时候,不仅可以快速回顾堆积起来的知识,一定还会获得额外的收获。
没有什么“干货”,只有自己的收获
在软件交互设计领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需要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积累。然而在互联网这个变化莫测的行业下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新知识、行情,在千变万化中不断的努力学习。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内容,并不断升级强大自己。
广撒网,收集信息咨询
这也是我的第一个阶段,不断的寻找资讯和内容,大量收集内容。第一阶段我是用微信或云之家的收藏功能,在查看一些公众号或其他信息类app中收藏对自己现阶段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大量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收获一些内容,帮助你在与其他设计师或朋友之间有天可聊,在沟通的时候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收获也会更多。
还有就是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各大产品、设计等相关的信息类网站,抽空看一些设计师写的内容和文章,提升知识量。其实在这里提一个点,就是看完每篇文章多去看看下面的评论,看看其他人写下来的见解和收获,再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这样慢慢会打开你的脑洞,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最后,坚持每天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或专业上的书籍,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把不明白的当时弄清楚,并养成整理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慢慢的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才会有方法可寻。
整理沉淀,归纳知识点
有一次看有几位同事在使用Evernote,刚好我对自己使用的“有道云”笔记有点小脾气,然后我就去了解下Evernote这款软件,我发现Evernote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浏览器插件,可以直接将网页以笔记的形式存储起来。我果断去尝试了一番(大家也知道,将原来的笔记内容转移到新的笔记软件上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儿!但是我还是做了)。然后我抛弃了收藏文章的形式,将收藏的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进行整理,归类到笔记下进行管理方便回顾和学习。
在知识点整理和总结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哪些内容是对我现阶段是有价值的,哪些已经不再不需要浪费时间进行归纳了。让自己慢慢的挑剔,但不是高傲。有时候一些行为看似无用,只要你肯留心,绝对有额外收获。整理自己的“方法库”,时不时的去回顾一下,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获得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某些知识和技能。
知识转化“占为己有”
有了以上的知识积累,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在金蝶的“致良知”企业文化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阳明先生的那句“知行合一”。把所知道的付诸行动,产生的价值和你之后总结所收获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尝试着去写一些文章分享给大家)。因此将你所知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并在实践中进行改良,最终转化为你自己所有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让自己稳步前进。
我曾经有一个痛点(我相信很多设计师也会有),面对复杂的系统进行交互设计工作时,总会有些问题遗漏,总是需要开发提出来然后进行补充。虽然每个人也许都不能考虑的十全十美,但是在这期间所遗漏的越多,那么后续的沟通成本就会越高,最终导致很多问题甚至上线时间推移。
然而庆幸的是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来自腾讯CDC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叫“Work Box”。是一篇走查设计文档中是否遗漏的方法,然后我加以整理并实践:(如下图)
这套工具的核心方法就是为你自己的设计进行“查缺补漏”,根据工作所需整理属于你自己的“Work Box”,避免在主流程设计后,需要考虑的各种情况遗漏所导致的沟通成本。前期可能会让你很苦恼、很耗时,在完成设计后需要根据你自己的“Work Box”进行检查设计文档,并补充相应的内容。但是随着工作的积累,慢慢的这些内容你会熟记于心。在人的思维里,自己用心做过的事情,按照逻辑推动下去,你会很容易的理解并记忆。最后,也许你可以抛开“Work Box”文档,甚至在设计时就已经在你的思考范围内了。
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对于提高团队效率与协作上非常有价值。对于设计师自身而言,减少遗漏和开发时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团队信任,提升设计师自身的价值。对于后续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对于团队来讲,减少了后续研发同学遇到的设计内容“边角”缺乏导致的沟通成本和补充环节,为团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结语
总体对于2017年来看,无论从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收获颇多。虽然有些小波折,也走了些弯路,但是还是准确的走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自己的目标激励自己。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一起进军2018,找到符合自己的“套路”活出自己的样子!
在这里感谢与我一起分享和激励、鼓励我的小伙伴!
作者:AllenZhang,金蝶云之家-交互设计师
本文由 @AllenZha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000
作者是张小龙吗?仰望一下。
000
000646
设计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框架到流程到界面一步一步解构重组。
把链接分享出来呗?谢谢!
链接在下方,这个显示我也是醉了,还好可以点击 😀
收藏了workbox,感谢分享
😆
谢谢分享,请问腾讯CDC的work box原文链接有吗?
有的 我找一下,怎么发给你呢?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1NzEwMA==&mid=2651005116&idx=1&sn=a74bdb47e34e67acaec2f348a2239d27&chksm=bd1899df8a6f10c978e22e56b583a23407b9171d36edea7312635f415e5ef6dc6058a04dff89&mpshare=1&scene=1&srcid=12189eaumxiLh6KroI0aFlZt&key=44b46647b1773bae60406240a9c8933a5933f9b03888ace016ec5a3bc650f63a11cd2b210895a8666af807475d81f9b0e6373ed561f58fc0c5b8f5f6de9a089be0f893db8a6c9088537f52d666ce9da5&ascene=0&uin=OTQ0MTM2OTgw&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4+OSX+OSX+10.12.1+build(16B2657)&version=12020710&nettype=WIFI&lang=zh_CN&fontScale=100&pass_ticket=KVuppDcjbkpEnYvRlUrtj6Tmo39dQ3xt7JDsiAwsDEih5xY2UuiZgbczn4sWmmcB
谢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