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金三银四,如何更好地匹配工作

2 评论 10018 浏览 61 收藏 13 分钟

本文作者将以产品思维来与大家分享换工作的攻略,enjoy~

金三银四,机会多多,money多多!我想很多同学在年后,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想法,当前公司薪资太低、当前岗位不符合期望、公司发展前景堪忧等等,总之就是一句话:我想去个更好的地方,拿更多的钱,以次来配得上我的能力。

最近也有3、5个小伙伴问我,怎么才能更好的换份工作;是不是只有换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换工作最注重的是什么……诸如类似的问题。说实话,一时间我也不好回答这些问题。不过既然都是找工作,那肯定是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朴老师结合自己最近换工作的前前后后经验,和大家分析一下,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今天我们用产品思维来过一遍,换工作的攻略!

阶段一:提出需求、需求分析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最先明确一点,那就是“我想要什么”。包含做什么类型的产品、做什么种类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职责范围、去什么类型以及大小的公司、薪资待遇如何等等。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来,越全面越好。提的越多,代表着你对自己的岗位有明确的认知,那么在接下来的执行阶段,你可以游刃有余的实现。

其次,我们要分析每个问题的重要优先级,给问题结果设置权重,比如说:我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大小、其次是薪资、最后是做什么产品,然后我们需要对这个权重进行解释,为什么我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大小,最不关心的是做什么产品。

这样做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心里有个谱,以防在面试中别人问道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这样类型的问题。当我们对某些问题有了足够的认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入的时候,我们便不会惧怕提问,因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答案是什么,如果对方对你的答案持有相左的意见,那么你能进行讨论,甚至反驳。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能获取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

阶段二:明确需求、制定计划

当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或是工作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将这些我们想要的实质化、匹配化。

首先说一说关于“匹配”,曾经我写过一句话:

一家公司不会拒绝一个有共同目标的人才;其次,换工作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我在前面写了很多,多是想突出这个道理,如果想要换工作,那么去找一个合适自己,自己对其工作职责非常清楚的,那么必然是顺风顺水的,因为你很合适。

所以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对方的工作要求,来微调自己的简历,给出一份对方想要看到的简历,一般从3个方向来改动:

(1)相关经验

专业性的包括;岗位经验、行业经验、数据分析经验等

通用性的包括:沟通经验、管理经验、谈判经验、协同经验、专业分析方法等

我们可以从上面这些去考虑如何完善一份简历,写出对方希望看到的内容。这里如果可以写好,那么前期75%的工作已经完成,简历投出去后,就静静等待吧。

(2)个人能力

这块内容很说起来很虚,但是可以让人感觉的到,更多考量的是你如何处理问题,应对风险和冲突,主要是突出个人的优点,每个人的特色都不一样,应去尽量找符合自己本心的工作,即使你应聘成功一家薪资很高的公司,但是干一段时间很难受,那真的是得不偿失。这个地方我不深入讨论,之后会重点在面试方法上写篇文章,多聊聊这些。

(3)加分项目

每个公司可能需要一些特殊技能的人才,比如英语6级、PMP证书、海外留学经验、某某大公司工作经验,这些可遇而不可求,有了更好,没有也不会降低多少。至于他们为什么需要,更多的是寻求心理安慰吧,感觉有这方面技能的人更靠谱一点。

随后我们清楚了自己如何匹配某个岗位,对自己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么我们万里长征已经走了一半了,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已经完成了知己。

那么,我们就开始制定计划,我们需要管理自己的期望,然后根据期望去寻找目标。

比如说:我对自己的预期是找一家中大型公司(至少50人以上企业),做XXX类型的产品,产品经理岗位即可,高级产品可以试试,薪资待遇在12K~20K之间,15K为预期,18K为能力上限,其余无特别需求,满足条件即可考虑。

上面就是一份自己所需要的既定目标,我们要在找工作之初,确定自己的大致条件,当然越是精确的越好,但切记不要太离谱,因为制定的条件都是经过分析、拆解、论证得出来的;然后设置一个控制上限、一个控制下限,来进行浮动。

阶段三:执行计划、修改变更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实操了!!!

(1)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

比如,朋友内推、资源自荐、朋友圈撒网等等,这是最快的方式,也是成功率相对最高的方式,因为有人愿意推荐你,可以节省初步接触这个环节,对方本能的会觉得你更靠谱一点。只要你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正常的把对应岗位职责了解清楚,一般上没有啥问题。

今年回家和一个做HR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在招聘的过程中,更看重的一个人的稳定性,对于内推和自己招聘的,他们会更优先查看并匹配这部分人,因为有关系资源的因素,招聘后短时间内不会离职(前提是能力及格)。

(2)招聘网站

作为互联网人,其他传统类型的我就不举例了。这里主要说两个BOSS直聘、拉勾,从速度上以及质量上更优一些。相比较而言,在一二线城市中,boss直聘的接触效率更高一些,如果想要快速匹配,并进入面试,boss更好一些;如果想要精细化找工作,建议在拉勾上,多搜索,然后去对方招聘网站,或是在其他招聘网站汇总搜索,发送简历,因为拉勾的简历处理效率实在是太低,而且不合适概率特别大。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我非常不建议海投,一般对于有工作经验的来说,2-3个领域,10-20家公司,怎么也能成个1、2个(我说的是面试机会),因此,定向的去匹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专聘网站

这里指的是,专门对特定人群开发的网站,比如说秒聘网,就是主要针对产品经理、运营找工作的网站,有这些方面技能的人才来这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又专人对接,成功率以及匹配率相对较高。

通过以上三种渠道,我们要优先筛选符合自身条件的那些公司,然后选择2-3家差不多的单位试试水,将简历和介绍发给对方,等待面试机会。然后我们根据面试的结果,对自身的期望进行略微的调整(框架不能改变),找到自身不足,并补充至话术、简历当中。

然后,我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对自己心仪的公司下手,带着全新的简历、作品、话术,全方位沟通,一定要表现的真诚、且不能急躁,把你想说的都按照你的思维逻辑讲清楚,你的目的就达成了,至于对方问了一些不相关的事情,那么就看日常的积累了,运气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但可能有人说,还是成功率很低,没有我想要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说明你对自身能力还不够了解,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是很清楚,即使你有幸入职,那么做起事来也会很难受。建议重新审阅步骤2,修正自己的目标。

最后,我们就是重复步骤3,直到自己能够成功匹配目标工作。

阶段四:验收成果、择优而入

首先,这里要有一个时间概念,找工作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区间,找的时间、拿到offer的时间、入职的时间,中间是一个过程,你可能一周之内拿到3个offer,然后还想在观察观察;也可能一个月内只有1个offer,3个正在等待之中,最后你不想在等了,不得已去了那家。

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必须要权衡的,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同学来说,很艰难。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个方法。

实际应用就是:当你拿到第一个offer的时候,预留1周的缓冲时间,在这期间,你要继续匹配工作,再继续面试,争取拿到第二个offer,然后进行对比,确定一个自己心中所希望去的工作,当没有出现第三份工作的时候,可以择优而入;如果都不喜欢,则全部舍弃,再找工作,直到有自己满意的。

最主要的是,合适即可,在自己限定的时间内,出现了满足自己需求的公司发给的offer,那么就要第一时间保留,在没有比之更好的前提下,那么请尽快入职,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合适的越少。

对于有面试慌的同学,这里提供一篇文章《产品经理面试习题大汇总》,大家可以自行参考!

#专栏作家#

朴老师,项目型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主做ToB移动办公软件,爱思考、爱学习,爱交流,欢迎各位留言建议。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将公司比作消费者,员工比作生产者,求职招聘的匹配过程就是双方觅价的过程。
    求职者接受了一个offer,代表认为这份offer存在生产者剩余(其实我原因再少拿一点点);一家公司给了求职者offer,代表认为这份offer有消费者剩余(其实我还可以多给一点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间的差距越小,意味着员工综合能力和薪酬越匹配。当然作为一个有追求的90后,我希望薪酬多给点,意味着这个岗位越重要,对个人能力的锻炼意义越强。 ➡
    另外大家的求职需求往深了挖,都是为了赚钱吗。。

    来自广东 回复
  2. 朴老师对自己的预期只15K吗? 😈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