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刷屏课程,但依然没什么进步?
我们总是学不好某样技能,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勤奋和没天赋,而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搞错了。
下面的情况,看看你有遇到过不?
看到很多营销运营类的群和朋友圈都在刷屏报名网易运营课程,一开始是抵触的,但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参加,而且流传着“网易出品,必属精品”的说法,你终于也购买了该课程。想着“就算学不了什么,加入一些社群也有好处”。这时,再看到其他人在继续分享刷屏,心里就没那么焦虑不安了。
接着又看到XX文案课程刷屏了,感觉自己的文案方面好像不是特别好,也需要加强一下。碎片化学习嘛。犹豫了一下,于是又报名了该课程
后来又看到很多群和朋友圈都在刷屏报名新世相课程,一开始也是抵触的,但看到“每满1万人涨5块”的紧迫感和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加入,你终于也购买了该课程。因为毕竟是新世相创始人张伟亲自授课嘛,就算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
再过一段时间,又看到XX刷屏……
你不但都报名了,还认真学习了(假设是这样)。学完了后,心里感觉到“满满的收获”。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给你下了一个任务——
“小林啊,你负责一下这次的事件营销策划,希望做得比上次好点。”
“好的!”
营销策划做完给老板看了后,老板摇了摇头,很不解地问你:“你不是学了很多社会化营销课程吗?怎么这个策划和你学之前没什么变化啊!”
这个时候,你才想起自己上周刚学过XX刷屏课程的社会化营销课程啊,怎么都没用上呢?于是打开微信的几个付费平台看看了自己的报名课程,发现里面4个老师和58节的课程全都听完了呀……
上面这么长的故事,看完了且中招的请举手。
更让人不解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又看到了XX课程,是XX营销大神亲自授课呀!又赶快报名听课,心里分析道:“量变导致质变,可能是上次学得课程不够多……”于是,你又开始新一轮的勤奋学习。
“报名——听课——报名——再听课”,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学越多,但效果反而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还变得更差了(把自己原来仅存的知识都搞乱了)。
一、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种学习方式让人的大脑得到了虚幻的满足感——自我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很充实”的感觉,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到什么。
比如有些勤奋学习的人觉得去玩就是浪费时间,只要拿了一本书来看,哪怕随便一本书,就会抵消了心里对“浪费时间”的愧疚感。而实际上,除了抵消愧疚感和让大脑得到虚幻的满足感之外,这种学习方式并不会给我们能力的带来真正的提升。
像文章前面所说的不断跟风参加各种刷屏课程,也是同样的原因——报名参加了很多课程,先不理最终效果如何,但大脑会有一种“老子在努力地学习呢”的虚幻满足感。
但是这种方式真正能学到手的知识并不多。根据美国一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两周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这也是很多人经常说的“为什么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依然没怎么改变自己”的原因。
这种学习方式符合人的本能规律,但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反而是真正浪费时间的做法。
二、怎样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好的学习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前面的学习方式称为被动式学习——学完很有满足感,但很快就忘或根本不会用,而真正让你得到实质性进步的是主动式学习法。
主动式学习法就是在利用讨论、马上实践或传授分享他人的方式,把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二次吸收。比如你看了书里或学完某营销课的“锚定效应”知识,第二步不是继续再报名下一个XX大咖的课程,而应该把该知识进行运用或分享。
如,运用到产品文案或品牌营销中。有次我为一款健康类的快消品写销售文案,如何让用户更容易接受68元的定价?可以把68元与用户觉得不贵且合理的参照物进行对比——“每月仅68元,不到吃一次火锅的钱”。这就是锚定效应的知识二次吸收,这样就会增大该知识在我脑中的留存率。
三、高效的主动式学习法,具体怎样做呢?
有以下三点可参照:
1. 从问题导向出发
假设你要从零开始学文案,你会怎么开始?
相信大部分第一步是到处去找书单。
“文案必看200本书”,
“营销人必看500本书”,
“大学期间必读100本书”
“30岁前必读的50本书
“……”
在这个信息产出量爆炸的时代里,你是不可能看完某个领域的所有知识或书籍。就算从几百万亿的书中给你限定了100本必读书单,认真地看完所有也至少过去了好几个月时间。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花长时间看完一堆书再来解决某个问题的做法是极其低效的。
试想,你的boss要求你在今天之内就要写出一篇有关区块链的文章,你真的能在一天内读完100本“必读书单”且还有时间完成一篇文章吗? 显然不能。
那怎么办?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互联网时代里,记忆性知识越来越容易获取。比如世界有多少个国家?百度/Google可以在几秒内给出答案。而越来越重要且更加有效的是提出问题,尤其是好的问题。因为问题会调动和帮助整理你大脑已有的知识,进行再深化和达到真正掌握。还可以促使你有更多动力去快速了解更多的知识。
比如你用同样的时间,去看100本书或提出某个问题然后解决,哪个方式的更有效率?相信你也猜到了,提出某个问题后再去利用现有的工具解决问题(针对性地看书或利用搜索引擎等方式),更有效。
如前面说你的boss要你写区块链有关的文章,你首先需要的不是去看“区块链必读100本”的书单,而应该去明确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假如是说“区块链技术会给未来5年的营销带来怎样的影响”的问题,那你就根据这个问题去各种途径(网络、针对性看书、请教专业人土等)获取或学习你想要的答案。这种方式显然会比盲目地看完“必读100本书单”的方式更高效。
注意的是,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大多实用性的领域问题(如,怎么提高文案的转化率),其他领域需要视情况而定。
当然,你有充足的时间,认真系统地看完推荐的书然后再运用,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快地帮助你把零碎的知识进行串联,且还能激发你更多的想法和学习欲望。
2. 多感官学习
真正会学习的人,永远会调动各种感官(听说读写等等)来吸取知识,这就是多感官学习法。
假如你听完某文案课,这个时候只是利用了你的耳朵与眼睛的感官,你还可以把刚才的所学知识复述给他人(嘴巴),或用笔总结写成笔记的形式等来加强你对该知识的吸收率。
为什么这种方式这么有效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脑接收外界信息是需要经过层层的传输,而同一个信息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会更好地促进大脑形成较长久的存储记忆,在需要用到该知识时可以快速地提取出来而不容易忘记。
我还记得在我高中一年级时,我的英语并不理想,出现不及格是常有的事。但是一年过后,我英语成绩可以提升到120分(150分制)。这并不是我变得不正常了,而是我用了正确的方法加上适当的努力而得来的结果——我不只是死记硬背某个单词或某个语法,还会把该单词或语法放在文章里时进行朗读、而且还会用笔写和用转述给他人听等多感官的学习方式。
(当然,现在英语少用,可能没有当时的水平了)
所以,利用多感官的学习效率显然比单一感官的学习方式更佳。
3. 不断反馈与迭代
大部分人都会有一种自我认知偏差的现象。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你写完了一篇文案,自我感觉非常好,边写边感动地流泪。但是写完投入后,用户看了根本没被打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我认知偏差的作用,无法看到自己写出来的文案到底有哪些不对。这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
这个时候,寻找外界的反馈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只要智力正常的人在玩了一段时间,基本都能得到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游戏设置了一个十分明确的反馈机制——你完成了某个任务会有对应多少分,通过了几关又可以升多少级等,这些都是很明确的反馈机制,可以有效地把你的游戏能力进行迭代升级。
同样,学习也需要不断的反馈,才能得到更好的迭代进步。
比如检查你写的文案是否能打动大部分用户,并不能只是你自己看了感动就行,需要给部分目标用户看,让他们给你反馈。或者自己列一个问题清单来检查自己的文案是否避免了一些错误和遵守该类文案的要点——如,有没有说人话,有没有考虑投放渠道特点等问题。
再如,我建立营销交流群,对我和群里的读者来说,也是提供了一个反馈迭代的作用。你一个人想的东西,是有局限性。当你把自己的想法或文案等作品分享到群里,其他人对你分享的信息进行反馈。虽然每个人提供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对你就是一种反馈,一种他人带给你的启发与参考。
总结
以上三种主动式的学习方法,其实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问题导向出发—多感官学习—不断反馈迭代。
我们在使用主动式学习法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会比我们大部分人用“报名–听课—再报名—再听课”的被动学习方式更高效率。
但是为什么这种有效的方式这么少人用?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吗?
其实这种主动式学习方法早在1946年就被提出,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而之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用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就是因为这种主动式的学习方法用起来并不轻松,很反人性(需要你真正动脑思考,真正克服大脑的懒惰性等)。但是,只要你真的认真这样行动了,将会得到比过去几倍以上的学习效果。
本文部分参照资料:《跃迁》(古典)、《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学习金字塔》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
#专栏作家#
怪兽先森,微信公众号:怪兽先森(ID:Mister-sho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互联网营销,擅长写产品文案和品牌营销咨询。以人为本,剖析问题本质,致力于让营销更简单和实用的营销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章已在第三方维权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版权归属“怪兽先森”,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或联系原作者授权。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首先我要把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分享给周围的人,并且自己不断的使用文章中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
其实很多时候,感觉到自己有很多地方不足,但是真的要有计划的去提升自己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导致什么书都看,提速速度却不明显。
其实学员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虚荣心作梗,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当然,所谓的讲师…也只有少部分…是讲师。
确实如此,与其浪费时间的泛泛而看,不如静下心来真正学习。
很不错!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