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洗剪吹组合

2015/6/7 PM12:30-18:00 晴hot 科兴科学园B4 14楼 @SZ
作为一名资深宅女,其实很少能有什么活动吸引我在大周末的早上离开幸福卧着的沙发里。然而,有缘千里来相会,就在1个多礼拜之前我受好友推荐关注了WoshiPM和他组织的线下活动,于是也加入了这个QQ群、微信Group,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觉说,哇,这里是有多么活跃多么好玩的一群人啊~
就这样我这么一个经常爱喊我想静静,不要问我静静是谁的人,来到了这个很嗨很逼格的woshiPM训练营现场。嘿嘿,很巧很好运,一进来房间坐在我旁边的就是一位潮味儿十足的帅哥,发型酷帅至极,很符合我组今日的主题啊~
活动还没开始,我们自觉互报姓名,聊得不亦乐乎。我们是第四组,因为题目的关系,我们起了一个比较切题的队名,叫做“洗剪吹组合”,我们有稳重老店长、火辣嫩妹子、帅酷设计师、萌萌小学徒……就这样开启了一个值得期待的下午。
活动过程回放……
题目
头发长了,到哪里剪。
问题分析
想要解决头发长了到哪里剪的问题,先从筛选理发店、发型师、发型,还是从附近、品牌、折扣、时间、方式、增值服务、社交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脑洞大开。
目标人群:需要剪头发的人;18-40岁使用智能手机,在乎形象,向往高富帅,追求白富美。
面对用户:App用户包括理发者(普通用户)、发型师、理发店。
需求分解:
- 能够方便用户找到喜欢的发型、牛掰的发型师、交通便捷的店面;
- 能够进行预约,实现提前时间、方式、内容安排;
- 满足深一层次的需求,把这里变成展示、讨论、优惠活动等产品和服务聚集的地方,智能推荐,为用户找到最合适的发型、发型师、洗护用品等;
- 维护普通用户、发型师、理发店、其他产品供应商形成的关系。
头脑风暴——发散
头脑风暴环节,大家把自己拆解的问题写在便利贴上,每三分钟一轮,传给下一位同学;然后每位同学思索别人提出的问题,并且阅读其他同学回复的答案,再写出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极尽各种可能性
归纳汇总——收拢
经过上一轮头脑风暴,思维充分发散,现在就到了需要集中收拢的时候,这个过程归纳总结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分门别类,快速筛选整理纸片,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解决方案分为:推荐、预约、分享等几项。
方案设计
产品定位:能够帮助普通用户方便快捷预约理发的平台。
App:剪约
主题:幸福从头开始,想剪就约——洗剪吹组合
产品战略:吸引普通用户与理发师、理发店入驻平台,形成围绕普通用户、理发师、理发店的线上线下产品、服务平台。
核心竞争力:有大量数据做支撑,为用户推荐流行的发型、优秀的发型师和美发店;用户使用完全免费;提供全系列产品和服务,拓展相关增值服务与体验。
设计方案:从三个核心点出发考虑产品功能,包括选店、造型、分享/反馈。
- 造型(推荐发型、发型师):推荐流行的发型,不同季节的对应不同款式,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脸型、身材也同样是会有不同需求的;另外,选造型师,造型师之间水准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些通过各种评分,真实客照,专业评级等等可以看出,提供在线上与专业人士交流的入口。
- 选址(推荐美发店):考虑便捷,搜索附近的或者下班路上沿线的;重视服务质量,选择综合排名高的;注重发型师的,重点去搜索发型师了;考虑性价比,可以选择优惠促销的店;这个过程的基础是美发店发布消息,系统后台进行审核,然后发布上来,需要前期的资产整合的过程。用户浏览足迹会在后台数据中进行记忆,下一次会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以提高实际下单成功率。
- 分享: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好的体验晒出来,show发型,谈感受;不好的方面,及时反馈,要吐槽,给差评。专业的美发店、发型师,也可以在平台上针对性(季节、年龄、职业等)地推送展示创新的作品、先进的护理经验、美发打理技巧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聚集人气后,再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咨询、培训、金融等系列服务。
- 总结:通过“剪约”平台,能够在线上快速方便选取合适的发型、美发店,确保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性价比享受到美发理发服务,真正解决用户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剪(打理)头发的问题。
方案展示
短暂又激烈的方案设计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前面3个组也已经讲解完毕,到了我们组上场了,前面几个小组表现优秀,我们深感压力山大……管不了那么多,Kevin顶住压力冲到台前开始了演讲,展示我们的设计与大家分享交流
首先,打开“剪约”APP看到我们的口号“幸福从头开始,想剪就约”,这也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用户的幸福生活从好好打理头发开始,想剪就来我们这里约发型师、约理发店、约发型、约好朋友……(此处应有掌声~~)

进入主功能页,看到四个主功能菜单,包括“推荐”“预约”“发现”“我的”,首先看到的就是“推荐”,这里考虑方便性、美观性提供多维度的理发推荐,从地理位置、发型师、发型等多维度展示推荐列表,星级、评分等一目了然;
进入推荐理发师,还可以根据“颜值”筛选、预约理发师,嚯嚯,这可是我等宅女之福啊!(捂嘴偷笑ing)
进入发现,可以show我的发型,诚邀各路兄弟姐妹前来点赞;可以发表护发理发心得,可以倒卖理发护发产品,扩展社区、专业领域掌上商城……
“我的”是对所有个人信息的管理,我是用户也有可能是商家/发型师,后续会扩展商家/发型师页面。
几点经验几点教训:
一、思维不设限,追创新求突破。
- 客户、发型师双向互动,为广大追求生活品质追求美的;
- 发型顾问上门服务,提供最切合用户需求的服务;
- 综合职业、季节、脸型等各要素,构建强大设计库,针对性推出如夏季清爽美搭风、学生文艺清新风、产品狗洗护套餐、小脸美女最爱等等一系列有趣味有故事(能让用户对号入座,我就是产品狗,产品狗洗护套餐就是专门为我而准备的,那我去尝试一下吧)的产品和服务,强势营销,快速聚集人气;
- 以美发为基点,配套提供相关系列产品和服务,上至生活穿搭,下至各类洗护用品,逐步形成完善生态体系。
二、快速决策,超强执行力。
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精神,追的就是速度。短短1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方案梳理整合、APP构思、原型设计,产生“剪约”APP原型Demo1.0版本,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大家精诚合作、倾力打造,自然就有不错的成果,当然,大家平时积累的一些工作方法也起了很大作用。
三、做好产品重要,讲好故事更重要。
因为这里是游戏屋,也是竞技场,产品展示讲解环节我们组失利了,最终没能获得较高的投资。现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做好老百姓吃喝玩乐那些事儿,包括打理头发洗剪吹,那么我们的产品刚好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就会是很成功的一个。
五个组里,除了停车问题属于比较偏刚性的需求以外,其他的如职场约心理辅导、职场环境中午约饭等都是一般人认为的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五个组中,我们小组的成果展示是最完整最先进的,其他组基本都是停留在手绘草图阶段,可以说凭实践凭动手能力我们是最强的。然而,我们弱势就是弱势在不擅长讲故事,我们的时间基本都花在考虑用途、设计功能、界面这些问题上,没有去花时间花精力来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这一个故事该怎么讲,或者说我们的思路其实应该是先理清一个故事,再去做具体的设计。
而在这一点上,第五组就做得非常好,他们是停车主题(APP就叫做爱停),讲解人在表演开始时,以采访者身份问组员,你们有车一族平时的困难,组员打好配合描述痛点讲述场景;过程中,讲解人引用古人曾经说过“停车坐爱枫林晚”,车都没地方停怎么坐(zuo)爱枫林晚啊?此句一出引得大家欢笑爆棚,迅速提起了兴趣;最后用一系列简短、精炼、顺口的词语总结了产品特点,现场又一次high起来,大家纷纷点赞,最终第五组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技巧和方法是我们往后可以借鉴学习的。
当然,我们“剪约”团队不论输赢,只论认真。做产品的每一天,我都在感悟,人生处处充满挑战,每一位产品人都是在挑战中不断成长,提升自我;人生处处充满机遇,只看你是否怀揣理想,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一场活动不仅仅是活动本身,更在于在参与的过程中去锤炼一种产品经理精神、意志和方法。
感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woshiPM训练营的活动,一下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有紧张有轻松,有得意有失意,能有机会和一群有趣的人相聚在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交一帮有趣的朋友,非常开心。感谢我们第四组的每位同学,大家都非常的优秀,我们的产品是大家思维碰撞的结果,充分交流的火花,也非常棒
附本次woshiPM训练营其他小组干货总结:
本文由woshiPM训练营洗剪吹组合@zhangyingjs原创整理,并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大师兄编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哈哈,碰到了一个有意思的项目,刚刚看到这个课题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自己也想了下,既然这是一个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打开率不是很高的,一般来说剪头发的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的频率,这样应用的开启率就不是很高,所以不妨用娱乐的精神来做这个项目,加上我来设计我的发型,发到圈子,求评价推荐的功能(评价推荐发型或者理发师都ok),这样这个产品应该会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