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产品简史1:媒体与内容
编辑导语: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过去的几十年,无数个产品出现,又有无数个产品倒下,最后留下来的是真的勇士。本文作者为我们梳理了中国互联网的产品简史,看看曾经都有哪些优秀的产品出现,它们又是如何存活/倒下的。
1. 史前及网络媒体的1.0时代
彼时,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那还是一个瀛海威和亚信们翻云覆雨的年代。
那时国内的互联网圈子基本上只做两件事情:一个是硬件方面的建设,拉专线、建设数据网络等等;另一个就是一些先驱们对互联网这种东西的初步探索。其中面对公众的,可以称得上是「产品(雏形)」的业务,大多集中在「信息展现」层面。
这个现象,或许有如下原因:
- 史前时代的环境制约,大家只能想到这个;
- 中国最初探索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服务的人或机构,很多都带着媒体背景——例如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就是记者出身。
总体上来看,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就像是一片荒漠。从业者的首要任务,第一个是让大家能看到这片荒漠;第二个,就是想办法让荒漠上长满植物。
后来,大洋彼岸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中,有一个「怪物」诞生了,它就是“Yahoo!”。
“Yahoo!”1994年创立,仅仅2年之后的1996年即IPO,上市当天市值就达到了5亿美金。即便是在天才扎堆的硅谷,这也是爆炸性的新闻,足以影响各种各样的人和资本扎到这个行业里面来。
上图:1996年的Yahoo!
1.1 史前时期的默哀名单
1.1.1 瀛海威
这是一个现在的大多数网民都从没听过的公司名字,但是在任何一本写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书里面,它都绝对会占有一席之地。彼时,互联网这个概念还带着很浓重的科研色彩,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民,出入机房还需要戴鞋套。
瀛海威是第一个提出互联网应该为普通民众服务的公司,它的名字——其实是infoHighWay的谐音。
当年,它曾经在ISP和ICP之间摇摆——即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还是提供互联网应用(当时能想到的「应用」基本上只是信息展示)服务。后来,它决定两个都做(但主要是ISP)。
当然,两个都没做好——没有竞争,谈不上模式,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它,仅仅就是没做好而已。
上图:这也是一张几乎会在所有写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书上出现的图片。
当年瀛海威的广告牌,据说在北京中关村附近。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东西能挂到外面去。但在当时,这玩意儿,就像是现在的AI一样先进且难以捉摸。
现在回头看,ISP业务整体上基本被电信运营商垄断;而ICP业务,当年瀛海威想到的,也仅仅是把一些在现在看来,不疼不痒的「信息」放在网上而已。例如:他们当年重拳推出的《网上延安大型主题信息》项目。
据一些公众号文章讲述,由于当年国内互联网的接入速率问题,《网上延安》的图片载入速度,需要以小时计算。
瀛海威的问题,更多的或许还是因为那个时代本身的迷茫。但是,瀛海威们所承担的历史开拓者的角色,是任何后来的大佬们都难以企及的——更不要说我们这样的普通从业者。
只不过,有时候走得太早,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1.1.2 亚信
这家公司,就值得分析和讨论一下了。
其实,亚信这家公司现在还在,并且已经上市(01675.hk),目前的市值为68亿港元。整体上,其实表现并不算差。特别是对于有过创业经历的我来说,我可以想象,把一家公司一步一步做上市,做到10亿美金市值是多么的不容易。
那么,为什么默哀?
原因是,亚信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一批(活到现在的)公司,拥有现在看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机会和先发优势。而且,从一开始,它的业务就做得很好。
但是,它并没有抓住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脉络,没有很好的跟随这个脉络去尝试创新和突破。以至于错失了成为巨头的机会,令人惋惜。
具体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路径依赖的问题。
亚信最早的业务,就是帮助运营商建设互联网——物理的互联网。相比于瀛海威,相比于早期不知道如何盈利的门户网站来说,亚信一开始的盈利模式就非常清晰——项目外包。
没错,这家公司实实在在的,忽略了当时巨大的先发优势,或许也没能预见互联网应用层的巨大市场价值,而是把自己做成了商业价值链底层的外包公司——当然,现在的说法叫做「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我作为后辈,很难去评说前辈开拓者的是非对错。同时,从商业层面,外包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拥有非常健康的现金流,但是缺乏想象空间。
然而,我会用这些案例提醒自己,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往往是危机的开始。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过,一开始就比较赚钱的,发展顺顺利利的公司,往往缺乏创新和危机意识,最终被那些「濒临破产」、「背水一战」的公司超越。
我并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事实上,我很讨厌这句话。但是,「居安思危」,或许是每一个互联网人——特别是中年互联网人应该拥有的品质。
2. 门户网站扎堆兴起
雅虎可以看做是门户网站的鼻祖。所以,从我的视角来看,门户网站应该是面向公众的互联网上面,形成的第一个「业务模式」。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总体上,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放在一个统一的网站上面,供用户阅读——门户网站的特点是以单向的信息展现为主,其实本质上,跟报纸和杂志没有区别。
中国的故事,在这个阶段跟美国是差不多的。门户鼎盛时期,中国有四大门户网站,分别是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网(也有说三大的,不算腾讯网)。
从下面这张图来看,四大门户基本上就是一大堆信息的集合。如果你尝试把每个网站首页左上角的logo换一换,可能用户都不会发现。
上图:2000年时的四大门户
门户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具体形式大多是banner和文字链。
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盈利模式。基本上依然认为,是延续了传统媒体的玩法,单纯的流量盲转,未能够发挥出互联网真正的优势。
2.1 门户网站时期的默哀名单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上面这四个网站了。但是当年,很大程度上它们和四大门户一同,代表着「互联网」。
2.1.1 叫做中华网
最初由一家香港公司创立,很早就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就叫CHINA,可以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概念」在世界上的第一次亮相。
但同时,中华网也基本上是香港公司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唯一的辉煌。在此之后,除tom.com外(整体表现很一般),香港公司在互联网行业几乎毫无建树,香港就这样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个网站在2013年卖给了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官方机构,目前已经从纳斯达克退市。当下,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力。
2.1.2 tom.com
至今为止,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tom究竟是什么含义。
但是这个网站来头很大,背后是李嘉诚集团的资本在运作。然而,它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国大陆应该也只算是二流门户。
在门户时代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推出过什么有影响力的产品。tom.com的失败和当年从腾讯的资本退出,也被业界认为是李氏集团错失互联网行业的标志性事件,甚至有不少人试图以此来说明李氏集团的短视。
2.1.3 联想调频
域名是fm365.com,是当年联想集团进军互联网的重要产品。当年的联想可谓如日中天,但是与tom.com类似,fm365最鼎盛的时期,在大陆也最多算是个二流门户网站。
并且从联想的行为来看,它并没有下定决心做互联网(实际上,参考联想当年的「贸工技」战略,也能推出这个结论)。
前期对fm365的资金投入花光之后,据说,就没有继续的投入了。一定程度上,这也被业界看做是联想的短视。
2.1.4 所有网
是当年国内一家叫做「实达电脑」的公司推出的网站。
实达这个品牌,今天应该已经消失了,当年它以便宜的品牌机切入中国市场,着实抢了联想、方正等品牌不少生意。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司更多的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想做个网站,并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战略层面的意义。
如果回头看,我们会发现,「所有网」这个名字,基本上已经注定了它的失败。后来的实践者显然已经总结出了一个基本规律,即——产品必须有明确的用户群体定位,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3. 网络媒体1.5:UGC的出现
门户网站,显然是互联网这个多彩世界中的初级作品。沿着「媒体」和「内容」这条线往下走,很快,UGC出现了。
UGC的意思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创造内容」。这个时期,网民的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互联网这个平台的特性决定了,普通人也可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把「BBS」这种形态排除在外的话(它缺少媒体属性,将在以后的SNS分类中讨论),基于UGC的第一个重量级业务模式,应该是博客。
1999年8月,San Francisco 一家名为 Pyra Labs 的小型公司创立了blogger.com,这个服务在2003年被Google收购,同时于2009年在中国被墙。
在blogger上,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创建一个自己专属的「空间」来写文章。同时,它也具备一些基础的社交交互功能,例如评论等。
在国内,这类服务被翻译成「博客」,在台湾地区,则被翻译成「部落格」。
在中国,博客网、新浪博客为首的博客大军开始兴起,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紧跟其后。
由于博客基于「个人」的定位,且带有浓重的媒体和内容属性,所以其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网上的「意见领袖」(之前也有芙蓉姐姐之类的网红,但非意见领袖)。
韩寒等人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始于这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博客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C2C(Copy to China)模式。
上图:韩寒的新浪博客
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新浪发现了在基于UGC的世界中,「名人效应」的重要性。后来一度成为了新浪的战略,在之后的微博时代,新浪用同样的方式抢占了市场先机。
从业务模式来看,博客更好、更直接的加深了网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互联网产品的梅特卡夫效应(网络效应)。
一定程度上,我认为博客才是「新媒体」的起点。之前的门户网站,只是形式上看起来「新」,实际的内部逻辑,依然是「旧媒体」的玩法。
而从盈利模式角度来看,对于平台来说,博客的主要盈利方式依然是广告。但不同的是,从博客开始,中国互联网上面开始有成规模的b端用户产生——注意,我写的是小写的b。
即很多个人及小型组织,开始有可能在互联网上直接获取收入。数量众多的他们,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一起,推动着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1 网媒1.5时期的默哀名单
3.1.1 MSN Spaces
这是微软当年推出的一个类博客产品——事实上,它又有点儿像SNS。因为拥有相对丰富的个人信息展示模块,以至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ID」的脸谱化;同时,它也有相册等服务。
但整体上,依然认为它是一个类博客产品——因为这个产品也就博客部分勉强能用用,其他模块的体验简直一言难尽。
但是,由于微软的「品牌效应」,其在中国大陆还是获得了一批用户——大多是偏商务范儿的,偏外企style的,或者互联网技术人员。
另外,虽然一般认为,在中文互联网上,港台地区是个小市场,但可能是由于其缺乏其他类似服务的原因,MSN Spaces在这两个地区也拥有不少的忠实用户。
这个产品其实直到最终关闭,在中国的业务都是在一个反复摇摆的状态上——当然,这与微软当年对中国市场的定位有关。
然而,MSN Spaces和MSN Messager这两个产品,构造了微软这辈子最像互联网公司的时刻。
4. 网络媒体2.0:微博以及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时间继续流逝。
显然,博客这种业务模式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其对于用户的创作门槛是比较高的。
写一篇「文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是觉得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或许也需要灵感和思考。绝大多数时候,文章都是思想的载体——你总是要写点儿什么剧情,或者表达一些观点的。
如果你在你的文章里面天天写自己吃喝拉撒,大概率大家也不喜欢看。
第二个:博客平台本身缺少传播能力,上面的内容并不易于流畅的、低门槛的传播。
虽然当时已经有类似RSS等订阅技术,但是这种东西其架构本身过于工程化,并未能够流行起来。所以从传播角度看,其实博客更多依然停留在web1.0时期——你需要主动去「访问」。
在这样的剧情推动下,2006年Blogger创始人Evan Williams和他的伙伴们创立了twitter。
twitter是一种看起来跟博客逻辑完全相反的产品,首先它限制用户,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其次,twitter上面提供非常高效、低门槛的内容传播和交互方式,你可以使用@来关联内容与人;同时你也可以很容易的把别人的内容转发到自己的twitter上(并加上评论),继而产生二次传播。
另外,twitter还有一个隐藏在上述「功能」之下的变化——改变了用户使用类似产品的场景。
twitter更多的以记录自己琐碎的感想为核心,而不是长篇大论自己的某种观点或者故事,互联网作为媒体和传播的整体「调性」由此改变。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
很大程度上,我认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互联网与很多传统行业,特别是工业和制造业,开始产生了思维方式上的分裂。
在这之前,互联网带有很重的「工程属性」,大多数时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在思考的是「实现」层面的问题。主要在关注的是,这个「功能」我能否做出来,我能否实现跟某某网站同样的功能。
而从网媒2.0时期开始,一部分从业者开始关注所谓的「场景」,即开始更加关注作为主体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要用这些「功能」。
显然,从「功能」角度来看,twitter就只是一个博客的精简版而已。但是使用场景完全变了。
同样,在中国模仿者迅速跟进。
新浪微博成为这其中的佼佼者,并且持续拉动新浪股价至今——甚至可以说,微博是新浪最后的辉煌,而腾讯微博也紧追不舍。
微博与那个时代的其他一些产品,例如SNS、休闲游戏等一同,真正的把互联网变成了全民的水和电。从那个时期,互联网开始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构架了今天强大的、世界领先的互联网行业。
而如果你读过一些我之前的文章和观点,也大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互联网行业将在之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以其高速发展、高工资、高收益、开放性等因素,吸纳中国大批最优秀的年轻人。
从而定义了今天的「互联网」,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回到业务模式。
微博类的产品,以及同时期流行的SNS等产品形态,产生内容的门槛极低,同时其使用场景决定了,更加适合去分享一些更加个人化的内容。
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梅特卡夫效应。促使网民、平台、机构,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张更加错综复杂的网络,也成倍的增加了网络节点之间的互动。
而盈利模式方面,从这个形态开始,广告的业务模式被细化。由于社交关系和用户行为的存在,使得「效果广告」、「精准投放」等概念,成为继搜索引擎之后的另一种可能。
4.1 网络媒体2.0时期的默哀名单
4.1.1 饭否
当今,美团创始人王兴的大名已经被众多业内外人士所熟知。
然而,如果将时间倒回十几年前,王兴团队除了创办「校内网」(后卖给千橡,改名人人网)外;另外一个崭露头角的产品,就是「饭否」。
其实,饭否才是第一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模仿twitter的产品——新浪微博之类,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并且,很大程度上,王兴可以看做是像素级C2C(Copy to China)模式的开创者。他copy过的三个产品,twitter(饭否)、facebook(校内网)和GroupOn(美团),在中国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后面两者甚至成功上市。
但是,饭否或许也是第一个由于言论管制问题,被关闭的知名互联网产品。
至今,饭否这个产品依旧存在,只是已经停止新用户注册,然而旧的用户依然可以登录并使用——它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产品(饭否必须登录才能看到别人发的内容,跟新浪微博不一样)。
至今,王兴等大佬们依然会将其对互联网的一些思考,以及一些「闲言碎语」,写在其饭否上面;另外一位互联网大佬,微信的张小龙,也曾是饭否的重度用户。
所以,当今的饭否,不但是一个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它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当今的互联网大佬进行(单向的)灵魂沟通——就像是你可以看到这些大佬的朋友圈一样。
以至于,一些人会在某些地方售卖之前注册的饭否账号,价格一度被炒到上千元。
5. 视频网站:旧媒体的轮回
所有行业底层发展的路径都有某些相似性,随着基础技术越来越强大,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变成可能,从而冒出各种创新。
互联也不例外。随着网络接入的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视频网站出现了。这里说的视频网站,主要是类似YouTube这类的平台,而非类似于Netflix之类的形态。
我认为,YouTube区别以往产品最明显的特征,还是在于「视频」这种内容形式本身。其他的模式层面,它最初并没有特别显性的创新。但是客观上,它引起了一个变化——一定程度上,将「媒体平台」和「内容产生」两者做了切割。
传统的方式大概率这两者是合并的——中央电视台,既是媒体渠道平台,又要自行创作内容;新浪等门户网站也是如此,有众多的编辑负责内容;而YouTube,以及之后的抖音等平台,却是自身不生产内容,只做平台。
YouTube的基础形态跟博客和微博又不一样,后者的核心更多还是基于「关注」这样的半开放关系链的;而前者,虽然内容主要由UGC产生,但整体的业务更多是以「广场流量分发」为主——也即中心化的媒体属性更强。
后来,国内的模仿者也随之产生,优酷、土豆等等国内最早的视频网站,基础的业务模式都是类似于YouTube一样,内容基于UGC,同时流量中心化分发。
再后来,视频网站的业务模式开始「拐弯」。
这一段故事,我不太熟悉国外是怎样的情况。国内的情况是:用户整体上貌似并不太喜欢去看这些基于UGC的视频——可能是因为制作水平太低,也可能是因为清晰度不够,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
总之,国内的视频网站最终从媒体平台,走向了重度的内容制作和运营的方向。
总体上,内容和流量都在由UGC向PGC转变和倾斜——它们的业务模式貌似变回了「旧媒体」(例如电视台)的模式。但是显然,互联网赋予的其他能力,旧媒体是无法企及的。
这个模式的转变,以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最为典型。
最初,它们开始试图去购买很多电影、电视剧的网络版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后来,这两个网站又开始「不约而同」的制作各类网络综艺内容——并且整体上,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很高。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甚至有颠覆老牌综艺内容平台湖南卫视的趋势。
上图:《奇葩说》第六季
另外,在我看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类似《奇葩说》和《脱口秀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在「娱乐」和「(客观的)价值观影响」之间找到了一点点平衡——它们既不像快乐大本营那样的无脑娱乐,也不会像央视的很多综艺节目一样狂上价值。
显然,这样的内容,更加会得到现在年轻人的喜爱。
5.1 视频网站的默哀名单
视频网站这一节所要默哀的两个产品,都带着些许的妖气。说实话,我分析不明白。
乐视:我实在是不知道它怎么就连着那么多个涨停,实在不知道它究竟做对了什么;也实在不知道,公司出事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出来帮贾老板说话。真心求教,懂得的同学欢迎留言指点。
酷6:这一家,则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卖给谁很关键。关系到你以后能走多远。
6. PGC的延伸:IP大行其道
沿着以自制综艺为代表的,PGC越来越被重视的这条路再往前走,互联网上的PGC进入了IP为王的年代。
IP是一个中国人赋予其新含义的名词,百度百科上直译为「知识产权」。显然,这种解释方法,完全没有体现出它的含义。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我认为IP其实是一种「跨平台和跨形式的内容」。
首先,它一定是内容——不论是鬼吹灯,还是盗墓笔记;其次,它一定是跨平台的,并且在不同的平台上,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可能会非常不同。但同时,又区别于「品牌」这样的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游记就是一个中国最古老的IP之一。
这IP可以在小说、电影中出现,也可以在漫画中出现;或者在庙会、广告上出现;甚至可以做成衍生品,例如孙悟空形状储蓄罐。
但是,它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时候,都会保持其「内容属性」——即便是孙悟空形状的储蓄罐,其「孙悟空」概念给人的感受,依然是「内容」,你能想起的是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给人留下的形象,甚至是一些桥段,而不是储蓄罐的功能。
一般情况也不会是孙悟空所代表的所谓自由、抗争的精神——类似品牌属性。
在IP这个领域里面,最成体系化的,可能是腾讯了。
腾讯有能力把很多IP,从小说开始,经由漫画、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环节,一路「榨干」它们的价值。
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全职高手》这部IP。它首先在起点中文网(腾讯阅文集团平台)上面以小说形式连载,后改编为漫画和动漫,2019又被拍成了电视剧,在腾讯视频上播出。
上图:《全职高手》漫画形象
这背后,是资本对于IP价值的反复炒作。
每变换一次形式,每跨一次平台,都能够榨取出更多的价值——当然,我个人并不喜欢这部作品。
我认为它价值观稍微有点儿问题,不应该怂恿青少年去崇拜电竞明星——毕竟,这个行业想要做好,甚至想要养活自己,太难了,甚至需要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
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请你们老老实实读大学去吧。
6.1 IP默哀名单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读者里面,有多少人知道上面这两个「产品」。当然,这两个跟互联网其实没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
创新、进取、突破常规、阳光下的财富。
而在那个互联网还没能改变世界的年代,对于年轻人来说,上面那几个标签,或许可以贴在《萌芽》这本杂志上面。
如果以现在的逻辑,从「业务」的角度看,《萌芽》杂志,就是那个年代的起点中文网;而《新概念作文大赛》则是诸多当年的IP创作高手练兵的竞技场。
有一次,我在上海出差。晚上吃得有点儿多,于是深夜骑上一辆共享单车,沿着街道打算逛逛,顺便消化一下食物。
然后,我看到了「愚园路」的牌子。
当我还是一个文艺青年的时候,在某一期或许是《萌芽》,或许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选》上面读过一篇上海背景的怀旧散文,写的就是愚园路——那篇文章叫做《她是一条河》。
作者或许是个同样文艺的小姑娘,她文中提到大片大片的梧桐树叶,有着唯美名字的弄堂、参天的老槐树、破落的秋千和只剩下篮板的篮球架,以及有如透过梧桐树叶缝隙照到地面斑驳光影一般的人情、岁月和历史。
那是我对于上海文艺一面的最初印象。
于是,我骑车左转,打算看看当年文艺青年笔下的愚园路。
可是,现在的愚园路已经变成了按摩酒吧一条街,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那个味道——印在纸上,字里行间,带着淡淡墨香的味道。或许只有路边的静安寺,在四面沿街的整个一层都已经被改成商铺的情况下,依然笑看着这城市的变迁。
如今,愚园路上的男男女女们或许并不知道,这条路曾经孕育了一个文艺青年,她写了一篇文章,同时给另一个远在黑龙江的文艺青年以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岁月啊,你丫倒是慢点儿走啊。
这段读不懂,证明你还年轻。
7. 垂直化:媒体的变异,后来者的机会
IP已经把时间线推到当下了,然而按照业务分类的玩法,我们还是要把时间线倒回几年前。
显然,早在2000年前后,门户网站的辉煌时期就已经过去了,普世化的门户网站及媒体,其内容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但是,类似门户的产品形态,在垂直化的领域中依然是有机会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汽车之家」:这家公司2005年成立,2013年在纽交所上市。如果仅从外观上来看,它就是一个专门做汽车行业的门户网站而已,长得也是一副传统门户的样子。
事实上,汽车之家这类垂直门户的确会以该垂直行业内的信息展现为主。只是,从编排、设计等方面,会更加适应该行业的需求。
例如:很细致的汽车分类,高清的汽车图片,详细的汽车评测,专设的车型对比等等。
另一方面,汽车之家们在对待「内容」的思维方式上面,其实更接近于现在的「产品思维」,而非旧有的「媒体思维」——更多思考的是,让用户能够看懂,让信息能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不是所谓的「权威」或者「规范」。
比如说:在其他汽车类网站还在使用车厂官方素材的时候,汽车之家就会花大力气去实地拍摄,并且会从外观、内饰、容量等等方面来对车型进行解说。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为了能够表达清楚一个车型的内部空间,汽车之家的编辑第一个发明了用「拳头」来计量剩余空间的方法。一般操作是,让一个特定身高的人(例如1米8)坐进车里,然后去展示,头顶、双腿距离车顶、前座的空间,看还能剩下几个拳头大小。
显然,这样的内容展现形式,可以让用户更好的理解车型的细节和配置。
从盈利模式方面来看:一方面,与传统门户一样,通过banner广告等流量变现方式盈利;而另一方面,这类垂直行业门户网站,还广泛的通过电商和销售提成盈利——事实上,这才是核心盈利模式。
也就是,网站通过为你提供专业、详尽的内容,来引导你从它的渠道购买商品,以便于更好盈利。
这种盈利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垂直类服务的经典盈利模式,除汽车之家外,宝宝树、大姨妈、美柚这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看起来并不像「门户网站」形态的垂直类产品,同样会使用这类方式盈利。
从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显然其对于垂直类内容平台的盈利能力预期,比传统门户更加看好。比如说:今天汽车之家的市值是101亿美金,而传统门户搜狐,市值只剩7亿美金了。
7.1 垂直化默哀名单
7.1.1 房地产门户网站
这是一个类别,不是某个产品。
这意味着,该类别里面几乎所有的产品,知名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默哀名单中。
其实这个类别中的具体产品,从商业角度看有好有坏。有的已经在海外上市——虽然市值不怎么样,并且股价持续下跌;有的还在大肆做广告;有的已经销声匿迹。
而在此处,我所默哀的,不是它们的业务,而是互联网精神——虽然业务也不怎么样。
什么叫「互联网精神」?
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能想到的那些表扬互联网行业的好词。什么开放、包容、进取、平等、信息对称、效率提升、创新等等。
总之,以上这些在这个细分领域里面一概没有;或者是基本上没有;又或者是有一些,但引发更大的恶。你看,我为了可以有理有据的骂他们,这句子的逻辑多严谨。
这个话题,已经涉及到一些「互联网+」的概念,而互联网+是很后期的概念了,并且是我的重点关注领域,后面文章应该还会有更大篇幅的讨论。所以,我们此处只简单聊聊。
如果我们把所有行业分成两类,分别是:「互联网重点渗透的」,以及「互联网没太关注的」。那么,房地产算前者。很多年前,就有不少公司试图做房地产与互联网结合的业务——当然,大多数止步于信息展现阶段。
而如果我们再去深入梳理「互联网重点渗透的」领域的话,会发现房地产这个领域,是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公司不但「完败」、并且丢掉了基本的「互联网精神」的领域——互联网基本上未能改变这个行业里面的任何乱象,基本上未能够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优化与改进,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让这个行业更加混乱和邪恶。
从媒体与内容这条线来看,如果我们把业务分成三个阶段的话:
- 阶段一:能够清晰、真实、完整的传递信息(如门户网站);
- 阶段二:能够有效的优化用户对信息的理解,并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如汽车之家);
- 阶段三:能够对用户的决策、思维,甚至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文学经典)。
房地产门户网站中绝大多数连「阶段1」都做不到,就更不要说,一些此类网站为了自身利益,忽悠、欺骗客户的行为;纵容虚假信息满天飞的行为;骚扰用户的行为等等。甚至一度比传统房地产中介更为恶劣。
当然,另一个视角是:这类网站真正的用户是其B端的客户。
但是:一方面,作为一个双边服务,没有健康的C端池子,B端能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呢?另一方面,它们能够给到B端的价值也很有限,基本上只是个一锤子买卖的渠道价值。
当年,链家仅凭「100%真实房源」,就从黑暗的二手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后来,从商业模式层面也变得更加完善,就连具体服务和经纪人的个人素质都有所进步。
但是,这些「房地产门户网站」,似乎直到今天,还停留在当年它们刚创立的状态上——不论是业务、商业模式,还是道德。
互联网这个领域所积聚的财富,被一些财经作家称之为「阳光下的财富」,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行业中能够做大的业务,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更好的为用户创造价值」来赚更多钱,而不是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很多公司是没办法长远发展的。
所以,下面这张股价趋势图,我想,也就不难解释了。
8. 微博大战终结:微信公众平台诞生
基于UGC的这条线,也同样在延续。
最初,腾讯砸重金运营腾讯微博——像新浪一样,请名人,做活动。甚至据说连小马哥都亲自出面拉「亲朋友好」们在腾讯微博上开设账号。
腾讯强大的流量机器也随之开动,很快腾讯微博从数据层面上,就像是一个被充气的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
然而,其并没有能够撼动新浪微博的地位。
这时,微信推出了「公众号」服务。公众号应验了那句古老的谚语:「干掉xxx的,一定不会是另外一个xxx」——干掉微博的,也一定不会是另外一个微博。
公众号是一个跟微信体系可以紧密结合的产品:
一方面,它基于用户主动关注来「推送」消息,在上游解决了博客等产品的信息流通问题,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更容易被获取;
另一方面,公众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广场流量」的入口,即便是「看一看」,也是基于关系链行为的推荐。所以也就很大程度上不会产生类似于门户网站那样的信息过载问题。
最重要的,当然是公众号内容可以在微信体系内流畅、便捷、低成本的进行二次及n次传播。同时,微信团队在这个看起来更适合「玩流量」的产品上面,对「流量」保持了高度的克制。
例如:订阅号每天最多只能主动推送一次消息,文章一旦被推送则无法大规模修改等。
这些「克制」的行为,客观上构建了一个非常严格的内容生产环境,最终的结果就是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品质,远高于博客和门户网站,同时甩搜索引擎好几条街。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利好。
在那个年代,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快速发展,很多即便是一般的「信息展示」层面的需求(特别是B端),在移动互联网上面也是没有一个特别方便的途径来实现的。
而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一个非常低成本,高效率的承载服务,接住了这部分庞大的需求,这使得在PC时代大行其道的「企业建站」之类的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上几乎是直接消失了。
而对于微信来说,公众号也在微信体系内部,第一次引入了类似B端的用户形态。这为微信体系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一粒种子。
8.1 公众号时期默哀名单
公众号的出现,标志着微博大战的提前结束。
所以很大程度上,腾讯微博要接受的不是默哀,而是完成了历史使命,可以歇歇了——虽然,它即便是在最鼎盛的时期,跟新浪微博的差距也很远;貌似从业务甚至功能层面,也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创新。
9. 算法推荐:重新定义媒体
媒体与内容这条线的最后一个话题,就是基于算法推荐的内容平台。最典型的产品,当然是今日头条和抖音。
那句古话「干掉xxx的,一定不会是另外一个xxx」又一次应验了。
多年来,阿里一直有一个社交梦。先是在支付宝上面不断的折腾,后来又推出「来往」,每次都雄心壮志想要从腾讯手里分一杯社交的「羹」;然后每次的结局都一样,还没等腾讯反应过来,它就先失败了。
干掉腾讯的,不可能是另一个腾讯。反而,从来没有发力做过社交的字节跳动,打了腾讯一个措手不及。
最初,今日头条和抖音把类似于当年YouTube的底层模式——基于UGC的内容+中心化流量分发做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平台使用的武器叫做AI,这对于门户网站们,是一次升维打击——后者毫无还手之力。
同时,为了同步解决「视频网站」年代的UGC制作问题,抖音提供了很多「模板」级别的制作工具。具体可以做:转场、音效、贴纸等等,甚至可以按照一定的「套路」和「剧本」创作内容。
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可以轻松做出60分的内容,总体上非常好的支撑了整个抖音上面的内容生态。当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我现在只要一听到什么一瞬间有多少种可能那句歌,就觉得无比恶心,马上会把这条视频滑过去不看。
所以呢,虽然字节跳动没做社交,但是客观上抢占了腾讯用户用于社交、内容消费和玩游戏的时间。
后来,抖音上面发生的故事,基本上是把上面从「视频网站」那个节点的故事重新走了一遍。
同样是从UGC慢慢的向PGC(或者说「类PGC」,抖音上的优质内容制作正在变得越来越重,但还远远没重到类似电影或者IP的程度)过度,流量越来越多的分给相对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团队。
但与视频网站时期不同的,有两点:
- 背后的AI很多倍的放大了内容对用户的黏性;
- 只要内容靠谱,草根及小团队依旧有机会,甚至是永远有机会获得流量。
我觉得,第二点才是真正的威胁。
由于AI的存在,内容世界的「阶层固化」可能会被打破。就像是互联网曾经打破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的权威一样,新的一轮革命,貌似又要开始了。
然而,短视频+推荐算法这一波内容革命,貌似还远远未到高潮。腾讯在这个领域,先是反应迟钝;后推出「快报」,并复活了「微视」来追赶;终于,最后张小龙出手了,微信推出了「视频号」。
当前,我实在是看不出视频号在产品层面有什么特别牛x之处,在与整个微信体系结合的方面,当然可圈可点,但感觉不够「爆」。
然而,它的逻辑迭代之快,依然让我感到惊讶。并且很多大佬都自愿站出来为它站台,一时间,就像是地方台半夜的电视购物一样——所有大佬都在劝人赶快开视频号。
在这样的热情推动下,前段时间看到有人发朋友圈,据说视频号DAU已经突破2亿——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而且内测灰度还占了大部分。
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视频号的内容调性,貌似正在或有意或无意的与抖音进行区分。张小龙或许在下一盘大棋,日后,也许真的可以跟字节系形成错位竞争,也说不定。
10. 国际化的TikTok(8月3日临时补充)
TikTok是抖音的海外版,这是中国互联网产品中,几乎唯一的一款在海外全面成功的产品。不是单一国家、不是华人圈,是全面的进入了海外多国网民的日常生活,它是一款在我的分类中「媒体与内容」线的产品。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在Facebook的推波助澜下,它可能会被卖给微软。事实上,TikTok不仅仅是一个成功国际化的中国互联网产品,在我看来,其代表的意义更加深远。
那就是,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的泛互联网公司——包括不限于AT、小米、OV、华为、大疆,以及一些你我没听过的科技公司,共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领先于全世界这个事实,并且获得了同行及各强国ZF的「认证」。
这对于中国,以及我们1980年前后这两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在几乎所有的产业上追赶欧美。
但是,除了一些国家力量主导的产业之外,大多数情况都是「产量」、「规模」追上了,甚至超越了,但很难讲「世界领先」——不论是技术、模式、创新,还是影响力。
又或者,在很多产业内,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便宜」才畅销全世界。便宜当然是巨大的竞争力,它反映了背后供应链的强大。
但是在互联网这个领域里面,中国公司拥有又「好」又「强」的领先地位——并且更重要的是,把互联网从0做到世界领先的,正是改革开放之后正值壮年的70,80后这两代人,仿佛我们亲眼见证了我们亲手创造的历史。
总之,祝福字节跳动、TikTok,以及所有优秀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人。可以与你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并肩开拓,实乃吾辈之荣耀。
总结:媒体与内容线的演进路径
#专栏作家#
刘涵宇,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刘涵宇(ID:uxcafe)。连续创业者,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前腾讯学院讲师,《解构产品经理》作者。关注并积极投身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历史进程,思考产品与商业,并写一些琐碎的感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