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总结:我是怎么从0到1做后台业务系统的?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从0-1的项目,在面对这类项目时,需要产品经理全程进行执行和落地,所以团队的协作以及整个流程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怎么从0-1做后台业务系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0到1设计一套系统,是一个产品经理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过去几年中,我积累了很多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从0-1的经验,本文重点将其进行抽象总结,并总结那些掉进去的坑和是如何解决的。
一、概述
企业内部系统如果需要从0-1设计,一般是如下场景:
- 创业公司业务不完善或者公司有新业务需要支持时;
- 原有的业务模式基本都为线下手工操作;
- 公司原有系统已经不能支持业务发展,且迭代成本已经比较高时;
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在于:
- 公司内部人效的问题;
- 支持公司业务快速的发展。
而想要做到以上两点,其实和用户侧从0-1的本质没有区别。但是在各个环节还是有所差异,接下来进行细节的介绍。
二、需求调研
在现实中,一般都是领导层决定战略层,决定做还是不做,而由资深的产品经理来落地执行。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要做的是找到最优路径,也就是系统设计;而在找到最优路径之前,有时候需要完成先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A在哪里),以便产品方案不是空中楼阁。
无论是起点还是最优路径,重点在于要了解业务流程。我们有两个途径:
- 跟企业内部用户进行了解;
- 外部调研;
而这两个途径都有其困难点:
- 系统使用方多的时候,内部调研很容易出现多方说法不一致的情况,此时一定要多方汲取意见,多总结思考找到正确的道路;
- 外部调研的时候,其实不在于系统本身和竞品对标,而在于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与其它人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服务商公开的软件服务,吸收其设计精髓。
完成以上调研后,关键需要产出业务流程图。如果比较复杂,可以用泳道图,如果流程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用ppt表达即可。
坑与爬坑:
1)业务方口径不一致:多听多想多总结,并且与多方说清楚;
2)全新系统完全没想法:拆解其它家系统理解其设计思路并找到优缺点。
3)业务方前后说法不一致:注意产出业务流程图,并且一定要与实际操作人确认一下。
通常如果是战略项目,一般可能是与业务领导先沟通,然后指派其它同事进行细节沟通。而这个指派人,很可能并不是实际操作人,而是实际操作人的领导;这个时候,注意要和实际操作人的交流和确认(细节会决定成败)。
三、方案设计
找到了A点,知道了B点在哪里,接下来就是要设计最优路径,这个环节,考验的是产品经理的设计能力,这其中最终需要产出的就是原型和prd交付开发。
为了我们的设想更好的被理解,其实可以借助这些以下这些内容:
1. 功能架构图
功能架构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理解系统都包含哪些功能模块,和哪些系统可能有交互;如果是一个工具型项目,可以采用我之前我画过的发票系统的案例。
如果是一个页面功能很少,基本都是很多后台交互,可以用我之前下图的形式来表达。
此图和流程图的区别在于省略了很多细节,重点表达哪些系统之间有交互,方便更清晰的了解哪些系统间有交互(此处案例是我之前做项目的时候画的,人工将系统名称和交互说明打了码。)
坑与爬坑:
功能架构图最好是一个完整的构想,然后将本次做和不做的内容通过颜色区分,方便以后迭代。
2. 流程图
流程图常见的就是泳道图。但是有时候用泳道图表达感觉比较重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用时序图来表达;此处在网上随便找了个时序图,感兴趣同事可以自行去查看。
坑与爬坑:
- 如果是与外部系统交互时,外部系统已经有现成的接口,可在流程图里说明说的是哪个接口,否则很可能会用错接口,或者与最初设想有所偏差。
- 流程图要足够细!异常情况要考虑清楚,否则就会在异常里了。
3. 功能点列表
如果系统细节太多,一定要有功能点列表,此处不止方便下游同事理解,也方便自己查看设计疏漏。
系统模块功能功能点功能点说明优先级
4. 原型
原型要把重点内容进行标注,交互要画出来,不要都是静态页面。
坑与爬坑:
有时候后台的开发人员不太会写太复杂的页面交互,大多是用现成的控件。所以非必要的复杂交互可以删除。
5. prd
有些观点认为在原型上的标注能够代替prd,但我认为还是值得花时间去认真写;此处将帮助自己再次检验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的方案还有没有疏漏,而且是交付下游的重要凭证。
以上都是工具和表现形式,而通过以上工具和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传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全部的设计细节。
在从0-1的设计中,由于细节太多很可能会有一些细节遗漏,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份产品走查表,用于审阅自己的设计有没有缺失,此处大家也可以自己做一份属于自己的走查表。
四、项目落地
从0-1的系统设计,找到了最优路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落地过程才是一脑门官司。前面的设计做的越完善,在落地过程中就会越少问题。
此环节如果想要更顺利,我的经验是需要和开发负责人配合紧密,更大的去促使开发负责人的发挥能动性。而为了我们的设想能更好的落地,产品经理最好不要当甩手掌柜,越深的参与越能让系统的实现和自己的设想偏差越小。
相信大家在这个环节都被遇到过很多坑,不一一言表,此处说几个重要的地方怎么避免:
1)开发评估时间过长
在方案设计环节一定要完成好功能点的拆解,这样在这个环节会更快的完成功能的省略。
2)在开发过程中加人
此项是项目管理中应该避免的,但是有些时候为了赶工期确实会存在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产品经理最好主动给新进入人员讲解背景和需求,不然此处会是一个出现问题的点。
3)开发过程中发现产品细节疏漏:挺起胸膛,这是产品争取但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所以发现记得加,在修改的地方标注上改动和日期。如果影响了工期,记得要评估好为什么会影响,看是不是确定一定要影响。
4)验收环节发现系统实现与设计偏差过大:这个环节再发现就搞不赢了,一定要在前期开发设计的时候参与开发方案的评审,以及在测试初期看一下开发实现,避免出现这个情况。
五、结语
业务系统的设计最重要的是符合并引导公司内部运营需要,能节省业务操作,并且能支持业务扩展;所以系统设计更多的需要我们理解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依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找到属于我们的最优路径。
本文由 @举个栗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事实上能不能写PRD完全取决于工期。常常项目工期紧张,好几个项目并行,加班也只够弄出来图了。就这能在原型上写标注了。 很遗憾的是开发也不愿意看PRD,常常会说,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啊,我没注意到(其实压根就是没看)。
1.确实也不愿意看的开发,但是也有会看的开发。不是说不写就是错的,只是个人觉得写比不写好处更多。
2.而工期不足以出prd,会先出原型标注,跟开发评审完成,开发出技术方案的同时写prd,然后再进行一次prd评审,然后正式定工期。不过,如果工作节奏一直连写prd的时间都没有,那并不是正常的节奏。
如果公司是做产品的,那肯定有时间写。一个周期出来的新需求其实也就那么一些些。 如果是做项目的,那大部分是没有时间写的,工期要压,要不然项目拿不下来,控不住成本。 这么说吧,没有多少个项目制的是有正常节奏的。
写的真好,请问可以转载你的文章吗?会注明来源和出处
请问是要转载到哪里呢?
公众号可以吗?作为这篇文章作为行业知识分享,让更多的人学习一下
好的,麻烦注明出处。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