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表单筛选功能的思考
编辑导语:B端产品中经常会遇到表格的形式,筛选的存在对于整个表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用户,在表单茫茫多的数据当中进行快速的定位;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表单筛选功能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背景
在B端产品中,表格是最常出现的内容形式,在个人最近跟的一款交通客流数据的分析系统中,表格也被大量运用到系统中,这是一款汇聚了市级的交通刷卡数据、每天的数据增量达到千万级别的平台。
在我跟进的这款产品中,前人因为缺乏相关设计经验,不了解用户的业务场景,同时忽视了刷卡数据量庞大及表单字段类型繁多的客观情况,并未提供表单筛选功能,导致用户在查找诸如“2019年3月15日14点至15点,在A站的103闸机刷卡标识为刷出的所有数据”等具有相同特征的块状信息时,都需要用户在平台一条一条地人工筛选。
忽视业务场景的结果,就是粗暴地完成了用户的初步需求后,让用户产生了新的问题:用户需要从海量的表格中人工查找块状数据,明知需要的结果就在这里,却只能一条一条地将它们找出来,付出大量人力和时间,耽误业务进度,影响办事效率,这是作为B端产品设计者的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当用户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查找具有相同特征的信息时,他会希望能够尽快地找完数据,此时为其提供有效的数据筛选手段,替代原本费时费力的人工处理方式,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定位数据以完成查找任务,从而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实现产品服务用户的价值。
二、什么是筛选
讨论功能前,需要先明确功能的定义。
筛选,也叫过滤器,是将数据中符合用户需求条件的范围内的数据快速地查找并显示出来,将范围外的数据暂时对用户不可见,是针对一个模糊的范围,通过对数据特性设置两种或以上的条件进行操作的功能。
经常有人混淆了筛选和搜索的区别,实际上他们背后的差异是被动与主动的差别。
数据项中,某些数据项的内容是高度一致且不轻易变动的,如状态、性别等,此类数据内容具备一致性,可以供用户对内容进行局部提取。
筛选就是系统结合此类数据的特征,主动将此类数据项预置给用户,提供展示局部数据的渠道,把内容打碎成多个局部内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规则性的提取,更快捷地查找出特定内容,精确缩小数据的展示范围,从而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需要的结果,此时用户是被动的。
而搜索,则是用户带有明确目标的寻找,系统提供可精确寻找的数据项,帮助用户快速精确地找到想要的结果,此时用户是主动的。
例如,手机品牌、机身颜色、通讯频段等字段是手机属性中内容高度一致的数据项,此类数据项可以作为筛选项提供给用户,实现平台海量数据内容的局部展示。
当用户想买一部华为的5G手机时,他可以在电商平台增加品牌是华为,通讯频段是5G的筛选条件,对平台售卖的手机商品数据进行规则性的提取,这样用户就只能看到平台所有在售的华为手机中支持5G的手机了,缩小了用户的查找范围,这是筛选。
对于平台而言,手机型号也是的常用属性之一,但因为手机型号种类繁多且更新频率快,所以这个字段一般不是平台人员定义,而是交由商家自定义录入;又因为手机型号没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商家填写的内容五花八门,往往导致同一个手机型号,会有多种录入结果。
基于这个现状,如果把手机型号作为筛选项提供给用户,一是会让用户为了同一个信息进行大量的勾选操作;二是会因勾选不全面导致信息筛选不全面,导致漏筛、错筛的情况,所以手机型号并不适合作为筛选项。
因此,对上述这类数据项系统可以提供搜索框,让系统对关键字做语义理解分析处理,当用户很明确的想买某一型号的手机,如mate 40,那么用户只需要在平台搜索框中输入mate 40,即可以查询出平台上所以在售的mate 40。
那么,筛选功能会在什么场景下会起作用呢?
三、筛选的使用场景
B端产品解决的是业务场景需求,满足用户的职能要求即可,而我跟进的这款产品,筛选的场景,主要是协助用户查找块状数据:
业务部门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查找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明细,例如:“2019年3月15日14点至15点”,在“A站”的“103闸机”刷卡标识为“刷出”的所有刷卡数据明细。
这时时间、站点、设备、刷卡标识等数据项就可以作为筛选项帮助用户快速找出数据,但是系统没有筛选功能,用户就只能人工地在海量的数据中一条一条排查出符合特征要求的刷卡数据。
同时我们可以预见到用户接下来的行动:因为平台没有筛选的功能,人工筛选费时费力,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只好从平台导出全量数据到execl文件中,使用筛选功能,以达到查找目标数据的目的。
所以,用户的痛点在哪里?
1. 问题分析
从场景中提炼问题,我们能够发现,核心的问题就一个:用户在平台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块状数据,筛选效率低下,如果任务时间紧急,将迫使用户寻求其他手段完成目标。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影响业务办理。系统无法快速定向展示局部数据,需要用户凭肉眼寻找目标数据,对比系统筛选,注定效率低下,而且为避免人工筛选过程中出现遗漏的情况,经常会安排人员进行二次检查确认,耗时加倍。
数据筛选效率低下必然影响需要这些数据进行业务处理的工作,特别是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可能会导致错过业务办理的最佳时间,例如,处理客服工作缓慢可能会使市民更加不满而直接投诉,协助有关部门侦查案件可能会贻误战机导致嫌疑人漏网。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平台能够提供表单的筛选功能,能有效提高数据筛选效率,协助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那筛选功能要如何设计呢?
2. 筛选功能设计
完整的筛选功能分为筛选项选择、优先级排序、筛选项设计和筛选项间关系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将逐个讨论。
1)筛选项选择
作为功能设计者,我们需要先梳理数据中符合成为筛选项条件的数据项,只有先摸清可以提供的数据项,后续才好结合数据特征设计筛选项的提供方式。
个人总结的适合成为筛选的信息有以下三个特征:
数据在系统中是独立的字段,而不是由多个字段拼凑而成的。
有时候我们会将一些独立字段拼凑成一个字段展示给用户,比如手机商城的“商品名称:华为mate40pro 5G手机 亮黑色 8+256G全网通”,但用户是不知道的,会认为这是一个字段,就算技术上可以对拼凑的字段内容同时进行多个原始字段的组合筛选,可在用户的认知中,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筛选的是字段A,查看结果的字段是内容B,这将是无效的筛选,所以筛选项建议是独立的字段;
数据内容高度一致,数量较少。
作为功能的提供者,我们需要考虑用户在使用时的使用场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筛选项中的内容过多,那么用户将很难在大量的内容中快速地找到目标内容,也就无法选择,所以建议筛选项的内容的数量要少。
数据更新频率低,易于平台维护。
由于筛选项是系统提供的功能,我们需要考虑平台的运营人员的场景出发,高频地更新内容,对平台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都是极大的挑战,提供错误的信息会降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因此更新频率低的字段更适合作为筛选项。
比如,手机品牌符合筛选项的条件,首先它在系统中是一个独立的字段,然后手机市场的知名品牌已经形成且更新频率低,所以手机品牌这个字段适合成为手机商城的筛选项。
而商品名称这个字段就不适合作为筛选项,分析后我们知道,它是由商品多个属性内容拼凑而成的,包括品牌、内存、电池容量、摄像头数量等等,且各属性内容由商家填写,五花八门,可随意修改,就不适合做筛选项了。
2)筛选项优先级排序
筛选项优先级排序指的是评估已有可成为筛选项字段的优先级,评估出需要实现哪些筛选项,哪些不实现,哪些优先实现,哪些靠后实现等。
因为,不是所有的筛选字段都是用户需要的,不同的字段在业务中的重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掌握可以成为筛选项的数据字段后,我们需要结合各字段在业务中的重要程度,对所有可成为筛选项的字段做优先级排序,甚至是排除一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用到的筛选字段,这也是为后一步筛选功能设计做设计依据。
如果不对筛选项进行优先级排序,而是在界面中一股脑地、一视同仁地随机排序提供筛选项,对于从来不需要的字段我们提供了无效的功能,对于高频的字段我们增加了用户的查找时间,得不偿失。
还是以手机商城为例,手机品牌、CPU型号、是否曲面屏、操作系统、机身颜色、上市时间等信息均可以作为筛选项,但品牌、CPU型号、是否曲面屏等筛选项是高频的筛选字段;而对另外三项筛选频率较低,所以我们可以将品牌、CPU型号等信息的筛选项放在明显的位置,且提供易选择的交互方式;而将其他字段靠后放置,甚至折叠起来。
3)筛选项设计
整理完系统将要提供的筛选项字段后,需要根据数据内容的特征,对筛选项进行分类并设计。
B端产品数据表单的筛选功能不能太复杂,同时不能占用页面过多的有效面积,所以基于个人经验,可以将可成为筛选项的数据字段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日期:
日期是表格中常见的字段类型,而场景事件的触发离不开时间选择,比如站时间、出站时间等,所以日期选择是最常见的筛选项之一。
日期选择器是让用户在应用中选择日期或时间段的一类控件,用于查询过往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定义默认时间,如最近7天,也可以根据场景特征增加快捷选项,如最近一个月/三个月等设计。
字典类:
字典类是对表格字段中,用户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信息录入的、系统可以预先配置筛选项内容的字段的统称,如状态类字段:已进站/已安检/已出站,标签类字段:性别男/女,组织架构类字段:省-市-区等等,是表单筛选项中常客。
字典类字段的内容更新频率低、涵盖范围广,通过让用户选择范围而不是自定义的形式进行筛选,可降低学习成本,给用户以确定性内容,能提高筛选命中率,从而提升业务效率。
文本/数值:
文本类和数值类的字段内容,是表单中常见的字段类型,但想要筛选这一类字段的内容,往往无法精确定位,需要提供含有运算符的筛选操作,常见的筛选操作有:大于、小于、是、否、包含、不包含、为空、不为空等等。
此类筛选操作可以满足更多的用户场景,为用户多条件多字段筛选提供有利保障。
4)筛选项间关系
上面我们讨论了针对常见的不同字段类型的筛选项设计,这一部分简单沟通下不同筛选项间关系的设计,毕竟多数情况下的表单筛选都是多维度的,需要考虑不同筛选项间的关系,很少见到一个表单只有一个筛选项的情况。
“或”关系:
对于同一表格下的相同字段的筛选项,一般使用“或”关系进行筛选,常见的是对字典类多选内容的处理。
如:查询2021年3月28日在草埔站、布吉站或木棉湾站存在刷卡记录的票卡卡号,这样我们就能对同一数据项的多个站点数据进行筛选。
“且”关系:
对于同一表格下的不同字段筛选项,一般使用“且”关系处理,如:2021年3月28日存在刷卡记录,且在草埔站进站的票卡卡号。
简单总结一下,采用何种筛选形式,取决于业务逻辑/场景和表单内容本身,本质都是希望能协助用户对数据内容进行快速定位,找到用户想要的内容。
以上就是个人对筛选功能的一些思考,个人也是希望通过对用户场景的深化分析,加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作者:伯安,公众号:伯安郡。
本文由 @伯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能说你将前台的筛选和管理后台的筛选混在一起讨论了吗?
你前面提到的问题分析是基于管理后台的筛选,而下面谈论的内容包含管理后台和前端用户的筛选。他们是有区别的。
前端用户所展示的筛选更多是为了达成搜索目标,通过筛选减少干扰项
管理后台的筛选更多是为了分析。
虽然看着都是B端,但是实际不一样,对用户的筛选还是叫C端比较好。
emmm因为工作原因,后面举例确实用的是前端的产品,但是不妨碍结论的一致性吧?
对于管理后台而言,确实分析工作经常有,但分析不是筛选功能的目的,只是筛选后的下一步操作流程,表单是不可能仅通过筛选就能起到复杂的分析功能的。所以,是为了能准确的分析,可以通过筛选,去达成减少干扰项的第一步操作。
那么,对于管理后台来说,表单的筛选功能也是达成搜索目标,减少干扰项,与前台是一样的
这么说也没啥毛病,其实我并没有说通过筛选可以达成分析的目标
管理后台对于筛选项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
1、进入页面,先给条件,通过查询给出数据页面
2、直接进入数据页面,可以通过条件二次选择,当然第二种方式里面又可以:先给数据,或者先不给数据。
管理后台可以根据场景使用1或者2,而C端不可能两个混着来,必须先给数据,然后再让用户筛选,再精准定位。
那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B端大多场景下针对的业务类型不广,比如只是记录一个客户公司(100-200人)的一次考试成绩,也是以表单形式呈现,要做这张表单的筛选,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呢
像文中3.2所说的,应该先去看成绩表里有哪些字段符合条件可以成为筛选项,比如部门、分数段、考试时间、地点等,可以基于考试主题、考试人姓名搭配上模糊搜索,当然还是以业务诉求为准,仅供参考